EN
https://www.gov.cn/

寧德脫貧:久久為功 滴水穿石

2018-10-16 17:1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福州10月16日電(記者 董建國)福建寧德,過去因貧困落後,被稱作中國東南沿海“黃金斷裂帶”。數十年來,寧德始終抓住扶貧不放鬆,以“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精神久久為功,書寫了脫貧致富生動樣本。

告別“海漂”“山居” 活出新天地

寧德福安市下岐村是閩東面積最大的“連家船民”集中安置點。如今,3000多名曾經長年“海上漂”的連家船民,實現岸上安居樂業。住上了面海而建的樓房的船民們,撬牡蠣、送漁貨,日子過得紅火。

船民江成坤回憶,當年的“連家船”寬不足兩米,一家人擠在一起,睡覺時連翻個身都難,船上還要養雞養鴨。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寧德市在福建率先將長期散居偏遠山村或偏僻海島的村民,整體搬遷到生産生活條件較好的地方。連家船民上岸成為這一工程的重中之重,政府先後投入資金700多萬元,對下岐村船民實行“分期分批、全面搬遷”。如今,船民全部上岸。“各級部門年年幫扶,送魚苗、送技術、送資金。現在,我們村人均年收入兩萬元。”

身居大山的村民也陸續下山。霞浦縣三沙鎮東山村是個畬族村,世居山上,許多人住在沒水、沒電、沒路、沒窗的茅草屋中,十分艱苦。從1997年開始,在當地政府持續幫扶下,大山上的村民陸續下山。

“挪了窮窩天地寬。”東山村黨支部書記鐘祖欽説,如今的東山村主村人口達到1500多人。依託農業合作社,引導村民大力推廣紫菜養殖新品種、新技術和紫菜加工業。目前,全村養殖紫菜2000多畝,年加工紫菜1000多噸,産值約5000萬元。

唱好“山海經” 財源滾滾來

閩東脫貧、增收靠什麼?寧德市歷屆黨委政府厘清發展思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十一長假期間,不少市民駕車來到壽寧縣清源鄉陽尾村的高山生態農業園,現場採摘剛成熟的獼猴桃,一斤可賣到20元。

“果園是複合型經營,一地多用,一年多熟。”壽寧縣天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張恒茂指著新栽的獼猴桃園説,樹下土地可以種三季,第一季是馬鈴薯,第二季是西瓜和花生,第三季種蔬菜,大大增加了土地産出。

在寧德,幾大特色農漁産業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加速器”。行走在當地,處處可聞清雅茶香。目前寧德市茶園有100多萬畝,種植面積在全國名列前茅,紅、綠、白各種茶類兼有。

閩東海産豐富,大黃魚、海帶、紫菜等水産品産量居全國前列,為當地群眾帶來了滾滾財源。記者在霞浦縣鹽田鄉水升村看到大片灘塗,灘塗上插滿用於養殖紫菜的竹竿。

水升村全村近千人是曾經漂泊的連家船民,近年來,村民靠灘塗資源養殖大螃蟹、海蠣、海帶等水産品,年産值達千萬元以上,年人均收入超過萬元,如今全村大半的人都住進了小樓房。

黨建引領 成效彰顯

“擺脫貧困,一個都不能少。”多年來,寧德以黨建引領脫貧,增強廣大群眾致富的內生動力。

福鼎市硤門畬族鄉柏洋村,一排排白墻黑瓦新房煞是顯眼,道旁公園綠意盎然,村民悠閒地散步、打太極拳。在上世紀90年代,這是一個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被稱為“無項目、無資金、無資源”的“三無村”。

1994年,在外經商的能人、黨員王周齊回到村裏當“班長”。王周齊帶領群眾創辦經濟實體,20多年過去,柏洋村收入達550萬元,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

在壽寧下黨鄉、霞浦東山村、福鼎赤溪村等曾經的“赤貧村”,如今變化天翻地覆。近年來,為了加強脫貧第一線核心力量,寧德市從經濟能人、返鄉大學生當中推選8000余名村“兩委”班子成員,選派了眾多機關黨員幹部,或駐村任第一書記,或駐村蹲點,或包戶扶貧,真正實現每個貧困村、貧困戶“有人挂”“有人幫”。

近年來,寧德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緊盯扶貧領域突出問題,成立扶貧領域專項巡察組,在巡察中緊盯扶貧救助、低保五保和惠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等問題,與基層群眾“無縫對接”,做到線索處置“零積壓”。

數據顯示,近5年來,寧德市15.5萬貧困人口脫貧,24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摘帽”,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萬餘元。2017年底,全市貧困發生率降到0.028%。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