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建成魚類增殖放流站 首次放流12萬尾魚苗

2018-10-26 15:5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10月26日電(記者 黃艷)丹江口水庫羊山林場碼頭,人工繁育的鰱、鳙、中華倒刺鲃、團頭魴、三角魴等品種累計12萬尾,在公證人員的見證下,26日放歸一碧萬頃的丹江口水庫。這意味著2015年國家在丹江口水庫啟動的魚類增殖放流站項目正式建成,並成功完成首次增殖放流。

來自水利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湖北、陜西、河南等部門和地區的有關領導共同參與了增殖放流活動。長江委總工程師金興平在活動儀式上表示,開展庫區魚類增殖放流是加強丹江口庫區及南水北調中線水生態環境修復,強化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的重要舉措。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水庫,具有巨大的水資源配置綜合效益。但是,丹江口大壩加高後,正常蓄水位提升至170米,對庫區湖北十堰鄖陽區以上至陜西安康大壩漢江江段,産漂流性卵的魚類産卵場有較大影響;另外,陶岔取水口每年也有大量魚卵流失。2015年12月,國家批復南水北調中線一期丹江口水庫魚類增殖放流站項目,打造丹江口水庫“魚類種質庫”,通過人工繁育技術減少工程對生態的影響。

此次放流的魚苗全部為丹江口水庫魚類增殖放流站人工培育,苗種規格為4至15厘米,且全部通過了檢疫檢測。負責這一生態補償項目建設的長江委中線水源公司、漢江集團的專家介紹,丹江口水庫魚類增殖放流站主要承擔放流魚類的馴養、催産、受精孵化、苗種培育等整套生産任務,放流規模每年不小于325萬尾。

據介紹,丹江口水庫魚類增殖放流站採用了全循環水養殖系統,即所有的培育養殖用水都是“零排放”,並與庫區林場、綠地、城市管網聯通,實現人工繁育魚苗和水質保護的雙重目標,為下一步加大放流規模打下很好的基礎。

近年來,作為長江流域管理機構,長江委加快推進生態大保護工作。2011年至今,運用三峽水庫共進行11次生態調度試驗以促進四大家魚自然繁殖;2018年4月,首次在金沙江中游開展圓口銅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人工繁育圓口銅魚幼魚1萬多尾;2018年5月,首次在漢江中下游探索專門針對魚類産卵的梯級生態調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