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增進互信,中日關係再現溫煦

2018-10-27 15:41 來源: 鳳凰網·政能亮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長安街街頭近日懸挂的日本國旗和中國國旗,昭示著日本政要來了,中日雙邊關係也迎來了新契機。

10月26日,釣魚臺國賓館。

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安倍。習近平強調,雙方要開展更加深入的戰略溝通,發揮好兩國多層次、多渠道的對話機製作用,準確把握對方的發展和戰略意圖,切實貫徹踐行“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加強正面互動,增進政治互信。要重信守諾,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雙方已達成的共識行事,建設性地處理矛盾分歧,維護好中日關係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

10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表示,希望通過此訪,雙方能夠開啟化競爭為協調的日中關係新時代。

兩國領導人敞開胸襟的對話,將中日關係推上新階段。

10月26日,人民大會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兩人共同會見記者;共同出席第一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

李克強表示,此次論壇期間,兩國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簽署了50余項合作協議,金額超過180億美元。這充分説明,兩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必將成為中日務實合作的新支柱。

有媒體注意到,安倍在與中國總理共同會見記者期間,秀了一下惡補的中文: “謝謝李總理,謝謝大家。”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安倍26日在北京舉行的日中企業相關人士參加的論壇上致辭,提及漢字、佛教、社會制度、城市建設是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稱“中國很長時間都曾是日本的榜樣”。他介紹,在日本的高中,學生將中國古籍作為“國語”的一部分來學習。他表示,“‘漢文’(中國古籍)的深奧豐富了日語,我自己也從‘漢文’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對於中國文化,日本一直奉行“拿來主義”,中國也毫不慳吝。

735年4月26日,日本遣唐使吉備真備(695~775年)向日本朝廷進獻從中國帶回的“大禮包”。《續日本紀》這樣記載:“獻唐禮一百卅卷、太衍歷經一卷、太衍歷立成十二卷、測影鐵尺一枚、銅律管一部、鐵如、方響、寫律管聲十二條、《樂書要錄》十卷,弦纏漆角弓一張、馬上飲水漆角弓一張、露面漆四節角弓一張、射甲箭廿只、平射箭十隻。”

吉備真備蒐集日本急需的書籍、文物、武器等,並打包回國,實屬罕見。而他對日本最大的貢獻,是參照漢字偏旁,創制了片假名,並與另一位留學生大和長岡共同修訂二十四條律令。

連接兩國民眾心靈的文化交流,是構建中日世代友好的王道。

“為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一千多年前,大唐與扶桑遠隔滄海,造船與航海技術低下,鑒真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曆盡艱辛東渡日本。

鑒真和尚的精神,備受稱道。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説,由於鑒真東渡,日本和中國的文化聯絡至今堅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趙樸初讚曰:“當年身入驚濤去”、“兄與弟,倍相愛”。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曾回憶:

鄧小平訪日期間,視察了新日本制鐵的君津制鐵所和松下電器産業(現在的松下)的電視機工廠。他對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表示:“希望你們提供合作。我們想做同樣的事情。”松下爽快地答應道:“鄰居變強大是好事。”

福田康夫感慨道:請求合作的鄧小平胸懷寬廣,答應合作的日本經營者們也很大方。

感恩,是中日文化的共同因子。

十年前的“5·12”大地震發生後,日本以“搶跑”速度實施救援,當日本救援隊隊員向中國遇難同胞默哀的照片出現在互聯網上時,中國互聯網上迸發“感謝日本”熱潮。中日兩國網友一起“看著長大”的日本運動員福原愛,當年用一口“東北味兒”的普通話,批評日本派去的救援人數太少,“地震的新聞看得我吃不下飯了,心疼得真不行了。日本去了60個人(救援),這哪夠啊,我也去啊,起碼61個人。”

3.65萬億日元(約2551億人民幣),這是自1979年以來日本對華援助總額。而ODA援建或部分支持項目的名單,很長——京秦鐵路電氣化改造、北京首都機場、上海寶鋼、武漢長江第二大橋、安徽黃山仙源鎮河道整治工程、黑龍江省防止焚燒秸稈改善空氣項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作出表態:“日本對華官方資金合作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日本也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天地之大德曰生”“好生之德,洽於民心”。這種“生生之道”,一直在滋養中日兩國國人,也是兩國領導人攜手為民眾謀福祉的源泉。

現在,中國已成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對象國和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兩國間貿易額達3000多億美元,2017年人員往來超過1000萬人次。在經濟全球化的語境下,日貨中有國貨,國貨中也有日貨。

雖然中國的GDP已超過日本,但人均財富只及日本的幾分之一。而日本的高端製造和“職人(工匠)精神”在世界首屈一指。兩國推進科技創新、節能環保、養老醫療、財政金融等領域合作,繼續開展外交、宏觀經濟、財政、商務、文化、防務等各部門間對話與交流,正當其時。

“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中日兩國既然是搬不了家的鄰居,就應該以兄弟情誼相處,畢竟遠親不如近鄰。新的形勢呼喚新的思維,更需新的行動。珍惜機遇,走好中日關係新航程,這是為政者的責任,也是民眾的期待。

誠如日本作家池田大作所言:“日本青年和中國青年應當能夠攜起手來,含著微笑,為建設光明世界而努力,而所有亞洲人民便能夠以這樣的日本和中國為基礎守望相助。”(崔向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