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
近3.8萬億元,同比增長6.9%

2018-10-29 09:1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近3.8萬億元,同比增長6.9%
藍色經濟 增添新動能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在兩座海島之間的“喇叭口”地帶,奔騰湍急的潮流穿過海中布放的密集葉片,推動水輪機飛速旋轉起來,産生的電流通過海島電站併入電網,清潔的海洋發電由此進入千家萬戶。這是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示範項目,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生産的世界裝機功率最大的潮流能發電機組。

這樣的場景不僅發生在舟山海域。今年上半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運行,向好因素逐漸積累,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初步估算,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産總值近3.8萬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以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等為代表的海洋新興産業發展趨勢持續向好,産業結構持續優化,為藍色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向大海要藥物——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快速增長

據自然資源部專家介紹,今年上半年,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營收增長較快,重點監測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2%。

半年來,山東省連續發佈了“利用糖鏈原位編輯技術調控細胞表面受體蛋白和離子通道功能”“抗老年癡呆海洋候選新藥971Ⅲ臨床研究”等系列海洋藥物與生物製品重要科研成果。專家表示,這得益於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協同發力推動産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形成創新鏈和産業鏈的有機融合和良性循環。

通過強化相關領域的原始創新、搭建産學研用合作平臺和研發生産基地,山東省目前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海洋藥物、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功能食品研發中心和生産基地,産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廈門市在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落地”環節下功夫,積極探索“政策鏈+創新鏈+産業鏈+金融鏈”四鏈融合的産業發展模式。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實現財政資金1:10帶動社會資金投入,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和海洋新藥物原始研發。

截至6月末,廈門市共培育海洋龍頭企業17家,海洋高技術企業25家,海洋上市企業5家,形成了海洋産業上、中、下全産業鏈協同發展;建立了1.05億元的海洋産業創業投資基金,持續開展海洋“助保貸”業務,幫助涉海中小微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上半年,廈門市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實現産值和增加值分別為39.4億元和13.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7%和22.25%。

向大海要能源——海洋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

我國發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優勢明顯。今年上半年,我國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營收增長較快,重點監測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1%。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的産業鏈條長、帶動性強,能夠有效促進海洋裝備製造、特種材料等一大批上下游産業和技術的發展,是藍色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潮流能利用跨入“兆瓦時代”。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的項目平臺可布設7個模塊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3.4兆瓦。據公司董事長林東介紹,截至7月底,首期1兆瓦機組已發電並網連續運行超過14個月,併入國家電網的發電量達68.8萬千瓦時。

海上風電交出亮麗成績單。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海上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71%,截至5月底,海上風電並網裝機容量255萬千瓦(如果按年平均發電小時數為2000小時計算,每年可提供清潔電量51億千瓦時,可減少約165萬噸原煤使用,同時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42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近5000噸),同比增長26%。

此前印發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設兆瓦級潮流能並網示範基地及500千瓦級波浪能示範基地,啟動萬千瓦級潮汐能示範工程建設,全國海洋能總裝機規模超過5萬千瓦,建設5個以上海島海洋能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獨立電力系統等,這為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目標。

向大海要淡水——淡化規模逐步擴大

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淡水,總量約佔海水的97%,是巨大而穩定的淡水儲庫。海水淡化技術模擬自然界的水循環運動,是人類向大自然學習,為自己創造更多可飲用水的開源技術。

上半年,我國海水利用業繼續平穩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已經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0余個,工程規模約為120萬噸/日(可供400萬人口城市的綜合用水,800萬人口城市的居民用水)。

展望未來,海水淡化前景可期:海水淡化裝備被正式列入工信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17年版)》;青島國際院士港倪維鬥院士風生海水淡化研究院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建設4台(套)共11700噸/日産能的海水淡化商業化工程;中國能建與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全球電力和海水淡化等領域中,就投資開發、諮詢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開展合作。

此前發佈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末,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20萬噸/日以上。海水淡化裝備自主創新率達到80%及以上。我國將根據沿海城市、海島和新建工業區的水資源短缺現狀及發展基礎,規劃佈局建設不同類型海水淡化工程。同時開展海水淡化建設運營模式等研究,營造有利於海水淡化産業發展的政策和市場環境。(記者 劉詩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