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斗系統有關負責人詳解我國完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收官雙星發射

2018-11-19 22: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昌11月19日電 題:北斗系統有關負責人詳解我國完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收官雙星發射

李國利、樊永強、鄧孟

11月19日,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自此完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邁出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為此,記者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以及相關系統有關負責人進行了採訪。

北斗系統總師:年底服務“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 2020年服務全球

這次發射的兩顆衛星是第18、19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説,衛星入軌後將與此前發射的17顆北斗三號衛星進行組網聯調和性能指標評估,計劃於今年年底開通運行,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導航服務。

“這表明,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完成部署,中國北斗邁出從國內走向國際、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楊長風説。

2009年,北斗三號工程正式啟動,並按照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全球系統三步實施組網。“目前,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楊長風説,後續將於2020年底前建成由30多顆北斗導航衛星組成的全球系統,具備全球服務能力。

運載火箭系統:金牌火箭高標準“十送北斗”

這次發射,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今年內第10次成功運送北斗,也是長征火箭的第291次飛行。

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指揮岑拯介紹,為適應北斗三號全球組網的要求,近幾年他們共進行了403項技術改進,平均每枚火箭進行技術改進28項,發射均獲得圓滿成功,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斗專列”。

“今年平均約26天就要完成一次發射任務,未來3年預計執行發射任務40次左右。”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副總指揮劉建忠介紹説,面對高密度發射等挑戰,長三甲火箭研製團隊用“去任務化”逐步代替“定制化”,即單級火箭、單發火箭完成總裝後,可以靈活調整其承擔的發射任務,只要衛星和火箭接口保持一致,針對具體任務只要調整軟體即可。

“實行‘去任務化’設計,大大提高了火箭的適應性,火箭狀態也較為穩定。”劉建忠説。

衛星系統:北斗三號衛星部件全部實現國産化

自去年11月發射首發雙星以來的一年間,我國已經在太空布設了19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這充分表明我國航天器的綜合研製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正樣設計之初,北斗三號就把服務精度設計目標設定在尚未發射的第三代GPS導航衛星及伽利略導航系統設計指標之上。”北斗三號工程副總指揮、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透露。

國之重器,必須自主可控。謝軍介紹説,在北斗三號前期論證中,他們明確提出元器件和器部件國産化自主可控的目標,並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全力以赴抓落實。

“如今,北斗三號衛星上所使用的部件,全部實現了國産化。”謝軍説。

五院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表示,國産化作為北斗系統工程的一個重要縮影,對我國基礎工業有極大的推動和牽引作用,同時國家工業基礎的進步也保證了北斗工程的發展,兩者互相促進,充分展現了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

發射場系統:多措並舉確保高密度發射萬無一失

2000年10月31日,我國首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中心主任張學宇説:“從那時起至今的18年間,包括4顆試驗衛星在內的47顆北斗導航衛星均從這裡飛向太空,成功率達到100%。”

剛剛于11月19日淩晨實施的北斗雙星發射任務,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的第35次北斗導航衛星發射任務。自1984年執行首次發射任務以來,這個中心先後將130余顆國內外航天器送入太空。

張學宇介紹説,今年以來,中心迎難而上,有效應對三箭多星同時在場測試、交替發射等多項挑戰,加強工作統籌,加強質量管控,加強風險防控,一個一個節點保順利,一次一次操作保精準,圓滿完成了10次北斗導航衛星的發射任務。

“截至目前,中心今年已圓滿完成15次發射任務,突破了年發射9次的最高紀錄,年底前還將執行2次任務。”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説。

2019年至2020年,我國將發射6顆北斗三號MEO衛星、3顆北斗三號IGSO衛星和2顆北斗三號GEO衛星。董重慶表示,中心將精心組織,精確指揮,精準操作,努力確保任務萬無一失,為建設航天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測控系統:精測妙控牧北斗

11月19日淩晨,北斗雙星與長征火箭“星箭分離”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火箭順利將衛星送上天,我們就會從發射場那裏接過接力棒,因為如果沒有精準的測控,剛剛升空的衛星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更別提為用戶提供導航服務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三亞測控站北斗項目組負責人郜寧説。

從2017年11月北斗三號首發雙星開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牧星人”已經將19顆北斗組網衛星安全護送到預定軌位,為北斗導航衛星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效能、提供精準導航服務奠定了基礎。

當前,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航天器長期管理部科技人員利用20天的時間,已為在軌運行的數十顆北斗導航衛星逐個“體檢”,為每顆衛星建立健康檢查明細表、檢查衛星週期重點遙測參數、總結衛星以往異常特點、分析星上常駐故障影響,並形成健康檢查分析報告。

“航天事業高風險、高投入,保護好這些寶貴的國家太空資産,就是我們‘牧星人’的光榮使命。”長管部主任徐冰霖説。(王玉磊、王偉童、潘晨、呂炳宏參與采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