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禿山到青山的蝶變——廣西石漠化治理10年再現發展生機

2018-11-27 10:0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寧11月27日電 題:從禿山到青山的蝶變——廣西石漠化治理10年再現發展生機

新華社記者董振國、何偉

被稱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是我國西南岩溶地區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之一。廣西石漠化地區涉及數十個縣區,有近一半貧困人口長期在此生活。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統籌推進石漠化治理與脫貧攻堅,在石頭縫裏“摳”出脫貧産業,帶動一大批群眾脫貧致富。

禿山變青山 石山披“綠裝”

都安瑤族自治縣位於滇黔桂石漠化片區,號稱“石山王國”,人均耕地僅0.7畝,是廣西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之一。

初冬時節,記者乘車從都安縣城出發,在山坳裏走了近兩個小時,來到下坳鎮加文村,看到山上依然一片綠色,漫山遍野種著核桃樹、山葡萄等。56歲的村民蒙紹親説:“10年前山上都是光溜溜的,一點綠色都沒有,現在山上種了核桃樹,農民用上了電和煤氣,也不再砍柴燒了。”

“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禾苗田中旱,吃水貴如油。”這是廣西大石山區的生動寫照。喀斯特地區地表難以蓄水,加上一度亂砍濫伐,許多地方山禿了,泉水、溪流難覓蹤影。

“大石山區自然條件惡劣,最大的障礙是缺土缺水。”自治區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核桃樹耐旱耐瘠耐寒,有利於恢復水源涵養能力。

蒙紹親説,政府支持發展核桃種植,給予良種、有機肥和人工費等補貼,一棵核桃樹大約補貼15元。他家在荒山上種有3畝核桃樹,挂果後將是家裏的“搖錢樹”。

石頭縫裏“摳”出脫貧致富産業

大石山區如何實施造林綠化發展生態産業,讓農民腰包鼓起來,是廣西各級黨委、政府一直努力破解的難題。廣西2008年開始實施以小流域為治理單元的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開展“綠滿八桂”造林綠化等重大工程,探索出“豬—沼—果”等多種生態農業治理模式、種養與培育後續産業相結合的治理開發模式。

天峨縣經過大規模植樹造林,喀斯特石漠化山區披上“綠裝”。2017年年底天峨縣森林覆蓋率達79.93%,土壤水源涵養能力大大增強。天峨縣委書記陸祥紅説,好生態成了天峨的金字招牌。在呵護綠水青山的同時,還培育開發特色水果種植、林下養殖等綠色産業,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都安縣下坳鎮加八村第一書記覃清鸼説,因為土地嚴重石漠化,過去村上沒有産業。通過大規模實施植樹種草,不僅生態環境好了,還發展起脫貧産業。目前村上通過“貸牛還牛”模式養殖肉牛48頭,種植核桃1800畝,山葡萄已挂果200畝,基本覆蓋全村所有貧困戶。

近年來,大石山區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都安縣創新推行生態種養模式,發展“貸牛還牛”“貸羊還羊”等精準脫貧産業,同時帶出糧改飼、屠宰、加工、物流、冷鏈等産業,探索出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産銷無縫銜接的扶貧産業發展新路。

“貧困群眾積極參與‘貸牛還牛’‘貸羊還羊’和糧改飼等項目,原來一畝地的産值翻了3倍以上。”河池市副市長、都安縣委書記陳繼勇説,“人下山、果上山、羊入圈、藥蓋石、水蓄櫃、草綠地、土保持、民致富”措施,讓都安找到了治貧兼治石漠化的可行路徑。

“既是一場産業革命,也是一場綠色革命”

位於典型石山區的馬山縣古零鎮弄拉屯,幾十年堅持造林綠化,目前山上森林茂密,生態環境良好,産業也發展起來。

村民介紹,當地植被上世紀50年代遭受嚴重破壞,60年代村民開始栽竹種果、移植中草藥,改革開放後逐漸形成“山頂林、山腰竹、山腳藥果、地上糧桑”立體生態發展模式。在外創業多年的李榮光和村裏幾名黨員商量,決定發展生態旅遊産業。

經過努力,弄拉生態旅遊産業火起來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弄拉旅遊專業合作社目前成員有150人。2007年弄拉屯村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2017年達到1.9萬多元。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紛紛返鄉,成了弄拉景區的“上班族”。

在廣西石漠化片區,通過有效推進石漠化治理和脫貧攻堅,林下經濟、長壽養生産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等蓬勃發展,部分地區石漠化得到遏制,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這既是一場産業革命,也是一場綠色革命。”自治區扶貧辦項目處處長鄧妙宏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