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天津:建立完善社保體系
實現業有所就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2018-12-07 09:16 來源: 天津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建立完善社保體系實現業有所就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從計劃分配到自由擇業、自主創業,從養兒防老到社會保障,從找錢看病、貼單子跑報銷到醫保刷卡結算……改革開放40年,也是我市穩健就業,建立、完善併發展社會保障系統,讓百姓共享改革成果、共享幸福生活、共赴小康未來的40年。讓年輕人有事業,讓患病者得保障,讓老年人享幸福,這一路上,津城百姓日子有點兒甜。

剛剛畢業的李澤中已經在天創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成立了自己的機器人公司,他們針對中小學生教學研發銷售的機器人教學設備在智慧大會上亮相,産品已進駐山東省、河北省的中小學,併為東麗區實驗小學提供“會飛的小鳥”等電腦交互課程。“在公司成立的過程中,孵化基地在營業執照、落戶手續的辦理中提供了很多幫助,還為我們申請了稅務減免,為我們創業帶來很多便利。”李澤中表示,聽説基地對吸納畢業生的企業還有補貼政策,基於業務擴展的需要,正在考慮多招幾個應屆大學生。

“作為市人力社保局授牌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我們提供一系列的創業基礎設施、創業輔導、管理諮詢、專業服務、交流培訓、創投服務、市場推廣和政策支持等,降低創業者風險和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目前我們基地已累計孵化小微型創業企業百餘家。”天創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我市支持大學生創業政策,基地對成功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1年的崗位補貼和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對大學生創辦企業吸納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並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1年崗位補貼和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大學生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正常經營的,按照每月最高1800元的標準給予房屋補貼,最長不超過24個月。

“我市將大學生創業扶持期由原來的3年延展至7年,即由原來的畢業前1年和畢業後2年,延展至畢業前2年和畢業後5年。一前一後的雙向延展,為大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創業機會。外地及港澳臺高校畢業生(雙外)來津創業的,享受同等創業扶持政策。同時,對符合條件並吸納大學生創業企業達到相應標準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給予30萬元的資金扶持;對吸納企業多、帶動就業明顯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每年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支持。”市人力社保局就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已發展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159家,在孵化大學生創業企業2957家,帶動8240人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充分彰顯。

48.6萬人、48.8萬人、48.9萬人、85.71萬人……我市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規模,在穩增長、調結構中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實現年新增就業人數的持續增長。2017年以來,全市新增就業85.7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我和老伴兒今年都快70歲了,生活得很好。”在寶坻區高家莊鎮北苑莊村一家農戶的院子裏,王大爺坐在藤椅上,面帶笑容地和記者聊天,“以前咱農民都是看天吃飯,養老全靠子女,現在我和老伴兒加起來每月都能領到800多塊錢的養老金,不僅吃喝都夠,還有零花錢,不用兒女為我們操心,真是打心眼裏高興。”

“現在全區各個村的老人基本不用為生活發愁,因為農村老人基本都有居民養老保險,按月領取養老金,沒上保險的還有老年人補助。”寶坻區人力社保局的工作人員説。

“養兒防老”曾經是多數人的固有觀念,但如今,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我市基本實現了“老有所養、醫有所保”。通過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待遇,2016年,首次同步調整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長6.7%;2018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295元。

“今年,針對已登出民營企業的社保賬戶和人事檔案管理難題,我們出臺了相關政策,整合精簡了工作流程要件,保障了退休人員的社保權益,消除了企業和職工的顧慮。”市人力社保局職工養老保險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採暖季退休的企業職工及靈活就業人員不能及時領取冬季取暖補貼和集中供熱採暖補助費問題,我們調整完善了相關補貼補助費發放方式,每年惠及2.6萬名在採暖季退休的參保人員。同時,連續多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018年實現了企業退休人員的第14次連調,養老金總體增幅達5%,惠及全市213.4萬名退休人員。”

“多虧有了醫保這顆‘定心丸’,我家的日子才算有了指望。”家住河北區望海樓街的齊懷順沒有生活來源,老伴兒因為糖尿病併發腎病,生活不能自理,出院後,仍需每週透析3次。為了照顧不能行動的母親,齊大爺的兒子也不得不辭掉工作在家伺候老人,失去了收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年報銷的額度都在提高,現在還有了大病醫療保險,差不多能報銷個七八成。”齊大爺告訴記者,“現在報銷不用自己墊付,刷卡就能看病。”由於齊大爺家是低保戶,參加城鄉醫療保險無需自己交費,全額由政府補貼,解決了這個家庭的一大難題。

改革開放40年,也是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並完善的發展期。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連續多年,我市門急診醫保待遇大幅提高。2018年,職工醫保門急診報銷額度提高到6500元,居民醫保提高到3500元,預計減輕患者負擔15億元;居民醫保政府財政補助逐年增長,2018年再由800元提高到840元;在全國率先將36種國家談判腫瘤藥、靶向藥納入醫保報銷,並單獨安排醫保基金進行報銷;全市實施按病種付費病種數達到167種,實現了對全市二、三級醫院的全覆蓋。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完成按病種付費結算例數達到3.5萬例,發生醫療費用12.2億元。改革後,累計減輕患者個人負擔2億元,個人負擔比改革前平均降低30%以上。”

看病有保險、大病有醫療、困難有救助,目前我市醫保制度已形成了“2+4+3”的保障體系。即職工和居民醫保兩項基本制度,職工大額醫療費救助制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民意外傷害附加保險制度、公務員醫療補助制度等補充保險制度,由民政部門主導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優撫對象醫療補助制度、殘疾軍人醫療補助制度有機銜接,構建了多層次、兜底保障的制度體系,不斷增加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廖晨霞)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