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高鐵更長了 高鐵更快了——
記2018年高鐵建設“足跡”

2018-12-25 11:2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高鐵更長了 高鐵更快了——記2018年高鐵建設“足跡”

新華社記者 樊曦

2018年,又是中國高鐵快速發展的一年。

12月25日開始,10條鐵路新線將在一週內密集開通,新增高鐵營業里程約2500公里,全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2.9萬公里。

高鐵更長了,高鐵也讓人們前進的腳步變得更快了。

長:2.9萬公里新里程

在即將開通的青(島)鹽(城)鐵路青島西站,工作人員正在忙著做開通前的各種準備。這座遠遠望去猶如大海中涌動的海浪的車站,將成為青島四大高鐵站之一。

中鐵十局青島西站項目經理逄文曉告訴記者,青島西站是青鹽鐵路的最大客運站房,青鹽鐵路則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第一縱“沿海通道”的一部分。

青鹽鐵路也是年底開通的10條新線之一。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2018年底,京哈高鐵承德至瀋陽段、新民至通遼高鐵、哈爾濱至牡丹江高鐵、濟南至青島高鐵、青島至鹽城鐵路、杭昌高鐵杭州至黃山段、南平至龍岩鐵路、懷化至衡陽鐵路、銅仁至玉屏鐵路、成都至雅安鐵路等10條新線將開通運營。

隨著新線開通,阜新、朝陽、承德、通遼、牡丹江、日照、連雲港、鹽城、雅安、麗江等多個城市將加入動車“大家庭”,高鐵運能將進一步提升。

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我國鐵路網規模將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鐵3萬公里。屆時我國將建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現代高速鐵路網。

快:高鐵的“同城效應”

“説起高鐵,我感受到最大的特點就是‘快’,發展速度快、運行速度快。” 中鐵十九局集團贛深高鐵項目從事建築施工40年的老鐵道兵劉培榮説。

“以前從北京到廣州,要花60多個小時,現在高鐵只要8個小時。高鐵拉近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方便大家出行,‘同城效應’越來越凸顯。”家住北方的劉培榮説。

更多的“同城效應”將在劉培榮這樣的建設者手中實現。全長436.37公里的贛深高鐵是江西對接“珠三角”的主要通道。未來通車後,贛州和深圳只需2小時即可實現兩地通達。

今年,“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的“擴容”讓中國高鐵進一步提速。繼去年9月21日在京滬高鐵以時速350公里上線運營以來,今年8月8日,“復興號”又在京津城際實現時速350公里運行。

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高鐵出行。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南站客運車間業務指導張潤秋説,僅以京津城際鐵路為例,2008年日均運送旅客4.9萬人次, 2018年日均運送旅客8.2萬人次,高鐵已經成為廣大旅客出行的首選和常態。

穩:在速度中彰顯中國技術

11月20日,隨著“天佑號”盾構機刀盤徐徐破土而出,全長6.02公里的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正式貫通。

建設方中鐵十四局京張項目總工程師陳爽説,清華園隧道是目前北京市內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也是國內位於城區穿越地層複雜、重要建築物眾多的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隧道,是京張高鐵能否高速平穩運行的控制性工程。

中國高鐵的建造技術正日益成熟,像高鐵上“豎硬幣不倒”的場景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鐵路線路維護技術專家工作室首席導師呂關仁表示,高鐵無砟軌道施工後的沉降不超過15毫米,路基、橋梁、隧道、涵洞都有精細平穩過渡的“高要求”。

不僅是建造技術,奔跑在高鐵線的動車組也在不斷“進化”。今年7月1日,16輛長編組“復興號”正式在京滬高鐵上線。相比以往的8編組“復興號”,16輛長編組“復興號”將車頭部分換為正常車廂,可以進一步提升列車的綜合運力,滿足更為複雜多樣、長距離、長時間、連續高速運行等需求。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