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高分五號衛星大氣環境載荷通過在軌測試

2018-12-28 10:59 來源: 航天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由該院安光所研製的搭載在高分五號衛星上的核心載荷——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EMI)、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GMI)和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DPC)日前通過在軌測試總結評審。

這三台載荷于2018年5月9日隨高分五號衛星成功發射,在5月底前實現了開機成像。其中,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EMI)已實現天底、石英漫反射板定標、鋁漫反射板定標、燈像元檢測等模式切換;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GMI),已完成天底、耀斑和定標模式切換;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成像儀(DPC),已實現海洋工作模式的切換。

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EMI)作為目前國內在軌紫外、可見波段光譜分辨率最高的載荷,為我國首次獲取了大氣痕量氣體二氧化氮等的全球分佈狀況。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GMI)獲取的溫室氣體光譜數據和國際同類衛星GOSAT等觀測結果一致。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DPC)獲取了多光譜、多角度偏振圖像,成功反演了全球陸地、海洋上空氣溶膠光學厚度産品及雲相態分類産品,是全球唯一可在軌業務化運行的採用偏振技術手段探測氣溶膠的衛星遙感器。

今年11月,作為國內首臺大氣污染氣體衛星遙感載荷,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EMI)載荷參與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為進博會空氣質量保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為進博會空氣質量保障做出了積極貢獻。

經過六個多月在軌測試,三台載荷各項指標均滿足或優於測試細則技術指標要求,開機工作以來性能穩定,回傳數據具備支撐大氣相關産品的生産能力。未來,這三台大氣探測載荷將快速精確地獲取地球大氣層敏感成分要素信息,提高我國污染氣體、溫室氣體、顆粒物污染的衛星綜合觀測水平,在環境、氣候變化及相互間關係研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