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巴南農旅融合 讓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2018-12-28 12:32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把“三百”産業帶做成一道靚麗風景
巴南農旅融合 讓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巴南區安瀾鎮大來山農旅融合項目景區  攝/周濱

“近郊遊的首選肯定是巴南,又有美景,又有美食!”每到節假日,巴南區的一個個鄉村旅遊景點便迎來了數以萬計的市內外遊客,每一個受歡迎的景點,無不映射著巴南區農旅融合發展的成果。

近年來,巴南區充分挖掘農業産業和生態資源潛力,積極推進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依託環雲篆山、天坪山、五彩豐盛3個100平方公里區域示範建設,不斷做強了農業産業,農村的環境也更美了,遊客蜂擁而至,農民的生活更富有。

新舊融合

把傳統農業做大做強

魚洞街道幹灣村位於雲篆山“三百”片區的示範建設區域內,曾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的村社。長年來,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村裏大多數村民都以種植藕為主,是典型的“靠天吃飯”村。

幾年前,村裏引進了一個新項目——荷韻園。一個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但村民們對這個項目最初卻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短短幾年,荷韻園一方面延續了種藕的優勢,另一方面嫁接了觀賞荷花新的理念,逐漸走出了一條三産融合發展的道路,園區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賞,有果可摘,吸引了眾多遊客。

作為農旅融合項目的代表之一,荷韻園常年聘請農民工近100人,農民工工資收入和土地分紅每年500多萬元,項目帶動周邊500余農戶、1000多位農民實現了增收致富。無獨有偶,在巴南區聖燈山鎮,被認定為市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的五洲生態園也是農旅融合的典型代表項目。

據巴南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區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建成了茶葉、水果、蔬菜、糧油、水産五大生産基地,與農旅融合相結合,做大做強了第一産業,目前已培育鄉村旅遊企業70余家,讓鄉村旅遊業像一顆顆珍珠遍佈巴南。

資源融合

扮靚村民的家園

同樣處在“三百”片區的示範建設區域內二聖鎮集體村的雲林天鄉,是一個頗有特色的農旅融合項目。

為使項目帶動鄉村發展,巴南區共整合各類資金3億多元,幫助完善了項目周邊道路、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並進行了周邊農戶房屋改建等環境整治,不僅讓項目業主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讓項目和鄉村之間形成了一個互動發展的良好格局。

如今,走在二聖集體村的鄉村道路上,每隔不遠處就有一個垃圾回收箱。村委會負責人説,村裏通過開展清潔生産、廢棄物回收利用、垃圾分類處理等技術培訓和農業環保宣傳,農民生態環保意識開始不斷增強,農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

隨著村裏的農旅融合産業不斷發展,一個個旅遊項目紛紛落地,前來巴南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村容村貌也隨之大為提升。

農旅融合,讓巴南的一個個田園變成了景區,一品街道燕雲村的雲燕花語項目正是如此,每到花開季節,一塊塊農田裏盛開的油菜花成了“看花市民”的最佳選擇,加上景區周邊道路和環境的提檔升級,如今的燕雲村處處是美景。

近年來,巴南區把環境綜合整治示範點建設與産業發展示範項目、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等結合,充分利用農村資源,在美化村莊的同時,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鄉村旅遊在全區逐漸紅火。目前,已創建綠化示範村莊13個,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96%以上,農村環境更美更靚。

産業融合

拓寬農民增收路子

“來摘梨子的多了,我就趕緊開了個農家樂。”今年49歲的余明蘭是二聖鎮天坪山一碗水的村民,幾年前,看到節假日有很多人上山來遊玩,她將自家的住房改建成了農家樂。

每到採摘時節,遊客既可以採摘自家的梨子,還可以品嘗地道的農家菜,累了還有客房可以休息,離開時還能帶上當地的土特産。余明蘭的農家樂“承包”了遊客的所有遊玩項目——這就是巴南區農旅融合推出的“後備箱工程”。

村民們不僅賣了梨子,還抓住了休閒業發展的勢頭,搞起了多種産業,拓寬了增收路子。幾年來,余明蘭的農家樂在節假日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待100多名遊客,加上種梨子,年收入10幾萬元是輕輕鬆鬆的事。今年開園的巴南區南彭多彩植物園,不只是一座以觀賞紅葉為主題的農業休閒觀光園,也是當地村裏致富增收的農旅融合項目,隨著植物園客滿盈門,也帶活了周邊的草莓基地。

據悉,近年來,巴南區將休閒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生態養生養老養心産業融合,以觀光農業為基礎,以旅遊營銷為手段,以擴大消費助農增收為目標,基本形成了都市休閒觀光農業的聚集區。今年1-11月,全區接待遊客3216.41萬人次,同比增長7.97%;實現旅遊收入105.18億元,同比增長9.12%。(王彩艷 羅莎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