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不熄的窯火 不朽的匠心

2019-01-13 11:5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昌1月13日電 題:不熄的窯火 不朽的匠心

新華社記者李興文 吳鍾昊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

景德鎮,從1600年前開始制瓷,窯火千年不熄,成就了一個城市依靠單一手工業支撐千年的奇跡。

一雙雙工匠之手,將不起眼的泥土變成千家萬戶珍視的瓷器。

走進這座手工藝之都,見證“泥與火”的傳奇。數以萬計的陶瓷工匠對工匠精神進行著深刻的詮釋:本分、極致、創新。

守得平凡見不凡

珠山大橋橫跨昌江,72尊黑色人物銅雕佇立兩側。

這72尊定格了制瓷主要工序的銅像,代表著景德鎮數以萬計從事這一古老行當的陶瓷工匠。一件瓷器要歷經72道工序,有的人為一道工序堅守一生。

熊熊燃燒的柴窯前,74歲的把樁師傅胡家旺神情專注,如同交響樂團中的指揮。“瓷器之成,窯火是賴”,這是制瓷的最後一道工序,決定著瓷器的成敗。

柴窯的溫度不平衡,溫差大,如何把握好窯內的溫度變化和氣氛,全憑把樁師傅的經驗。胡家旺有一門“吐唾沫”的絕招,通過吐進窯膛的唾沫蒸發程度,輔助判斷窯內溫度,常常比測溫器還要準。

把樁師傅的絕技不是從“武功秘笈”中學來的,而是經年累月的“試錯之果”。

在1976年至1986年10年時間裏,胡家旺先後師從3位把樁師傅,歷經8個層級,從最初級幹到柴窯把樁師傅。他早已記不清經歷過多少次失敗。

“做瓷器就像做人,每一步都必須走得踏踏實實。”他説。

胡家旺是千百年來堅守初心的景德鎮陶瓷工匠的縮影。據統計,目前景德鎮陶瓷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多達15萬,接近城區人口的四分之一。

在景德鎮陶瓷工業博物館,一面巨型幻燈照片墻上,數百張瓷工的黑白照片緩緩變化閃現,人們不知其姓名,但震撼和感動油然而生。

“這就是我們年輕的樣子。”63歲的原光明瓷廠黨委書記劉火金説,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普通工匠守得平凡,才成就了景德鎮陶瓷的不凡。

把極致做成歷史

2017年,在一檔節目中亮相的故宮博物院珍藏國寶“各種釉彩大瓶”,因工藝精巧繁複令人稱奇而成為“網紅”。這件清代景德鎮禦窯瓷器僅器身自上而下裝飾的釉、彩就有15層,被稱為“瓷母”。

它彰顯的是康乾盛世的鼎盛,更是景德鎮匠人的巧奪天工。

明清兩代,為確保景德鎮禦窯廠瓷器質量,朝廷有嚴格的挑選標準,稍有瑕疵便打碎掩埋。瓷器堆成的“珠山”屹立至今,被視為陶瓷界的“珠穆朗瑪峰”。

“真正的藝術品是靠精益求精的態度、淡泊充實的內心以及精準的技藝共同打造的。”55歲的禦窯工藝傳承人向元華説,在他看來,禦窯瓷器就是典範。

向元華曾花費整整4年時間去景德鎮陶瓷館臨摹頂級禦窯真品。

他根據明清御用瓷胎的泥料配方,經過數百次試驗,使瓷胎的油性、緻密度、光滑度、透光度等達到禦瓷風格標準。同時,在陶瓷的形制、色料上他按照傳統美學追求最佳效果,並形成了業界的“七星級標準”。在這個標準下,他創辦的禦窯“元華堂”每年生産2萬件瓷器,最後只剩下2000多件,淘汰率高達80%。

把瓷器做到極致,把極致做成歷史,這是景德鎮薪火相傳的工匠精神。

從媒體辭職下海的段建平帶領團隊,4次復燒創作出鎮店之寶——一對繪有88隻描金鳳凰的梅瓶;紅葉陶瓷為維繫品牌價值,對次品一律做銷毀處理,概不低價出售;制瓷“作坊”誠德軒不惜將價值數百萬元、略有瑕疵的産品通通砸掉,最長的時候半年沒有一件産品出爐……在景德鎮,類似的故事比比皆是。

景德鎮的匠人們堅信,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景德鎮工匠精神與時代緊緊結合,必將推動中國陶瓷文化和陶瓷産業繁榮興盛。

孜孜以求創新

“中國瓷器文化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不是姓‘皇’,而是姓‘新’。”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在其著作《禦窯千年》的自序中寫道。

如今,在景德鎮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新無處不有。

40多歲的佔紹林年紀不大,卻是景德鎮響噹噹的“拉坯大師”。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有20多年的拉坯經歷,更重要的是,他突破了景德鎮的傳統拉坯技藝,把大件陶瓷成型由傳統三節拉法改成一次性拉成。

“當時碰到一個旅美的陶藝家,她的作品讓我很驚訝。觀音、青蛙都是用拉坯手法完成的。她把拉坯技法和雕塑手法融為一體,對我很有啟發。”佔紹林説。經過無數次嘗試和努力,他終於成為景德鎮大物件一次拉坯成型第一人。

正如從波斯沿著古代絲綢之路而來的釉料“蘇麻離青”和異域文化,激發景德鎮工匠創造出青花瓷,在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數以萬計的海內外“景漂”和天馬行空的藝術構想讓景德鎮陶瓷獲得前所未有的創新力。

一組數據反映了景德鎮陶瓷的創新成績:景德鎮高技術陶瓷由改革開放初期的幾乎空白髮展到目前60.9億元的規模,是各類陶瓷産品中增速最快的。同樣快速發展的,還有創意陶瓷,2017年,景德鎮藝術陳設瓷産值達126.2億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説:“熟能生巧精雕細琢是基礎,有思想能創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窯火不熄,創新不止。因為創新,景德鎮這座千年古鎮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