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特稿:人類加速駛入“大航天”時代

2019-01-15 21: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特稿:人類加速駛入“大航天”時代

新華社記者郭爽

儘管木制船體難抵侵蝕,食物尚不能長久保存,太多失敗讓人沮喪……但500多年前,對於未知之地的嚮往、對於巨大市場的渴求,仍驅使冒險者滑動船槳,撥開了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即便最大膽的先驅者也難以想象,有一天,人類將攜帶大航海基因,在更為壯闊的星辰大海,開啟更為深遠的征程:從老牌航天強國到新興力量,從政府主導項目到私人商業航天,科技突飛猛進、資本躍躍欲試、生態日益完善……又一個激動人心的探索時代——“大航天”時代正在來臨。

“國家隊”躊躇滿志

“2019年將會是個‘太空年’。”摩根士丹利去年年底發表的一份報告斷言。

太空探索被列入多個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美國航天局去年9月發佈“國家太空探索行動報告”,提出地月空間探索、再次載人登月、載人探索火星等戰略目標;俄羅斯也正積極準備,計劃逐步實施月球、火星和金星的探測等。

除美俄等傳統航天大國,新興國家也迅速崛起。阿聯酋計劃2021年向火星發射無人探測器;沙特要向英國維珍集團旗下的太空公司投資10億美元;印度宣佈將在2022年前完成載人航天任務;以色列一家機構希望儘早發射首個私人登月探測器……

中國航天捷報頻傳。在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之後,中國國家航天局14日宣佈,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突破探測器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技術,還計劃在2030年前實施火星探測、小行星、木星探測等深空探測任務。

不斷提高的運載能力,是“大航天”時代的支柱。未來,美國航天局主導研發的下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最高載荷可達130噸;俄羅斯計劃推出近地軌道運力達160噸的新“能源”火箭;而中國計劃中的長征九號重型運載火箭將確保我國運載火箭技術在2030年前邁入世界一流梯隊。

新商機不斷涌現

摩根士丹利去年年底預計,在航天領域,産業、技術和資本籌集都將從2019年開始加速。到2040年,太空産業的經濟規模將從目前的近4000億美元提高到約1.1萬億美元。

太空旅遊、太空採礦、太空移民、在軌製造和衛星服務業……儘管實踐起來仍是困難重重,但龐大的太空産業對民營資本有著難以抵擋的吸引力。一些世界大型風投公司、對衝基金、主權財富基金、主流養老基金等已經躍躍欲試。

以太空採礦為例,不少航天大國已將獲取月球礦産資源作為開發月球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美國,美國航天局正大力推動登月商業活動,甚至不惜犧牲大量政府主導的太空計劃。美國還打算在月球附近建立軌道平臺,並再次實現載人登月。

也有聲音認為小行星採礦才是首選。雖然很多人認為實施這一任務的障礙很多,但實際上,金融和技術障礙已經大幅減少。美國航天局已經開始實施捕獲小行星的計劃,未來可將小行星拖至地月係某個軌道,而一些企業正在研發小行星採礦技術。

美國商務部指出,太空産業正處於“變革邊緣”,而私企將可扮演更重要角色,甚至作為推動發展的引擎之一。

大生態加速完善

以往,鑄就航天業的輝煌,通常需要舉國之力。而在“大航天”時代,航天發展將呈現“非線性”的特點:運載工具、太空服務、應用開發等各個領域的發展不分先後順序,各類研發平行展開,整個産業四處開花,商業航天成為重要支柱,産業生態更加完善。

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可以實現一週內多次發射火箭,藍色起源公司則計劃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定居點。

中國國家航天局多次表態鼓勵商業航天有序發展。在美國舉辦多年的太空技術博覽會上,2018年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這家名為“天儀研究院”的微小衛星公司成立僅有3年,但已有11顆衛星發射入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小衛星時代已經來臨。衛星將越做越小,越做越便宜,功能越來越強,類似當年個人電腦的發展路徑。

“我們的願景是,讓航天觸手可及,”天儀研究院首席執行官楊峰1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從2016年開始,中國在商業航天領域涌現出一批創業公司,如今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隨著新技術和新市場的出現,太空經濟還出現了核心業務之外的其他增長領域,比如衛星數據利用、太空能源、小衛星捕捉、太空冶煉、太空制藥、太空食品等,並催生出許多相關企業。可以説,“大航天”時代的大生態正在加速完善。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