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訪:為中法友誼奮鬥到最後一刻——訪中法建交的親歷者汪華

2019-01-26 21:4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巴黎1月26日電 專訪:為中法友誼奮鬥到最後一刻——訪中法建交的親歷者汪華

新華社記者張曼 應強

“我不會選擇退休,將繼續為中國和法國的友誼貢獻力量,直至生命最後一刻!”剛剛獲頒法國榮譽軍團軍官勳章的中國前外交官汪華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在1月27日中法建交55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法國政府在2019年1月1日宣佈將汪華由此前的榮譽軍團騎士晉陞至榮譽軍團軍官。“這份榮譽是給中國和中法關係的,並非給我個人,我僅是一粒沙子!”面對榮譽,已至耄耋之年的汪老説。

現年82歲的汪華1937年出生在巴黎,父親汪德昭是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水聲事業的奠基者,也曾獲得法國榮譽軍團軍官勳章,彼時正在巴黎從事科研工作。

汪華在1956年隨父母第一次回國,後進入北京大學既做學生又當老師,“一邊加強中文學習,一邊給學生上法語口語課”。1964年年初,中國外交部官員找到汪華詢問法語語法問題,發現他法語純熟地道,便問其願不願參與籌建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我立刻答應,能為中法建交貢獻點力量當然是大好事!”憶起55年前的建館籌備工作,這位老人難掩激動之情。

他介紹説,以宋之光為代辦的中國建館小組2月23日從瑞士日內瓦乘火車抵達巴黎里昂火車站,受到法國媒體和當地華人的熱烈歡迎,“就像歡迎大明星一樣”。

這支6人小組的到來是新中國步入西方外交舞臺的重要里程碑,一舉一動都頗受關注。“我們抵達後的頭六周住在當時的巴黎洲際酒店,門口24小時都有記者蹲守,當地報紙甚至會報道我們穿了什麼吃了什麼!”

“當時法國民眾對中國缺乏了解,還有人問我為何是短髮,是不是赴法前特意剪了辮子,”汪華笑著回憶道,“建館小組利用當時中國藝術團來法演出契機辦了些活動,展示了中國風貌,結交了不少當地朋友。”

雖然籌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在短短3個月內就順利完成了任務。1964年6月2日,中國首任駐法大使黃鎮到任,法國首任駐華大使佩耶幾乎同時抵京。

1980年,汪華完成了在駐法使館的第二次常駐任務後歸國,他選擇投身商貿工作。彼時中國正值改革開放,許多外國大公司都想和中國展開闔作,但卻沒有溝通途徑。利用自己的語言和資源優勢,汪華和合作夥伴在1981年成立了北京首家民間諮詢公司。

汪華説:“我的首個服務對像是法國巴黎銀行,順利地幫助其在中國開設了7家辦事處,後來空客等法國公司也都來聘請我為中國市場的顧問。”

在其職業生涯之外,汪華為推動中法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曾擔任話劇《茶館》的現場法語同聲傳譯,“所有的男聲臺詞都是我翻,到現在臺詞都記得一清二楚!”他還在2008年受法國電視臺邀請為法國觀眾做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精彩解説。

如今雖已年逾八旬,汪華仍活躍在中法友好交往的前線。他的心願樸素又堅定:“兩國關係最重要的在於增進人民的相互了解,我有語言優勢,想向更多法國人介紹中國的發展和變化,希望能繼續為中法友誼做點事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