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蔬果挂滿枝頭 菜農就有奔頭”——山東壽光災區春節前回訪見聞

2019-01-28 08:5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濟南1月28日電 題:“蔬果挂滿枝頭 菜農就有奔頭”——山東壽光災區春節前回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張志龍

2018年夏季,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受水災影響,10萬多個蔬菜大棚不同程度損毀,52萬人口受災。新春佳節將至,受災的蔬菜大棚和養殖區都已恢復生産了嗎?受災老百姓生活如何,能溫暖過冬嗎?災後重建工作是怎麼開展的?記者近日到壽光進行了回訪。

蔬菜産量和往年同期持平

大棚裏綠意盎然,黑油油的茄子已挂滿枝頭。壽光市紀臺鎮東方東村菜農孫志玲一掃幾個月前“愁壞了”的心情説:“災後修復完種上的,已經摘果賣了2萬多元,除了上市晚點,都已恢復。”

孫志玲説,自家蔬菜大棚在水災中損失嚴重,“種苗和肥料等損失了好幾萬元,幸虧消防戰士、鄉鎮幹部和農業專家提供了各種幫助。”孫志玲説。

壽光是蔬菜之鄉,此次受災大棚達10.67萬個。壽光市農業局幹部張林林説,水災發生後,農業部門組織專家指導生産自救。比如在損壞大棚加固上,總結出麵包磚修補法、土坯壓實法等多種辦法,“因棚制宜、對症下藥。”

張林林説,至今已有10.07萬個受災大棚恢復生産。目前氣溫高蔬菜生産好,蔬菜産量和往年持平。

壽光市金融服務中心主任王曙光説,災後重建貼息貸款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當前已發放貸款4.5億元,戶均10萬元,滿足了受災群眾需求。

養殖業生産也在逐步恢復。臨近小年,上口鎮口子村最大的養殖戶李敬宗佔地60畝的新養殖場仍在施工,7台挖掘機等各類機械、30多人正在緊張忙碌著。

李敬宗説,水災後自己一度“絕望和心灰意冷”,鎮裏和金融部門協調了保險賠付,還給找了新地方,現在“看到了希望,趕工期爭取‘五一’投産。”

“爐子生著”溫暖過冬 家園重建“出門不見泥”

走進上口鎮口子村低保戶李維波家,不久前村鎮剛剛給購置的爐子爐火正旺。李維波78歲的老母親董桂鳳在臥室裏翻著被褥説:“這個被子、褥子,還有這個大衣都是剛發下來的,很暖和凍不著。”

水災時李維波家裏進水70多公分,被子、衣服都泡了。“天氣快要變冷時,村裏鎮上給發了被子褥子,現在過冬又給發了,還有米麵油,還給生上爐子,很感激。”董桂鳳説。

壽光市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李炳帥説,為做好災區冬春救助溫暖過冬工作,民政部門聯合村鎮梳理出困難群眾共計4414人,全部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救助。

“每一戶都要走到好幾遍,確保萬無一失。其中無自主能力的民政部門專門雇人給生爐子,保證溫暖過冬。”李炳帥説。

災後生活基礎設施恢復較好。水災時紀臺鎮東方東村、上口鎮口子村等村進水都較為嚴重,不少村居進水超過1米,村內也是一片狼藉。而近日記者回訪時看到,村內街道乾淨整潔,大多數到戶路面都已硬化、美化,排水溝都進行了修整或重建,已經看不出受過水災的跡象。

著眼長遠創設“溝渠長”制 建高標準蔬菜園區

在洛城街道劉家堯河村南邊的丹河蔬菜産業提標示範園,“溝渠長”劉家堯河村書記劉向生帶記者仔細看了新園區的排水設施。“新的排澇設施設置了排水溝、支管和幹管,支管直徑都要1米以上,支管通過幹管排到北邊的丹河去。”

記者了解到,這次壽光水災,由於農田排澇系統功能近年逐漸退化,導致村莊大棚積水嚴重。壽光著眼長遠,創新實施溝渠長制全面打通河道“毛細血管”。

壽光市水利局局長黃樹忠説,全市範圍內之前未列入河長制管理的防洪除澇骨幹水網及大棚區排澇工程幹溝支渠等全部納入河長制體系內,全面建立鎮、村兩級溝渠長體系,全市設立了鎮級溝渠長75名、村級溝渠長337名。

蔬菜大棚的重建也考慮到了蔬菜産業的升級。壽光市積極引導各受災鎮街規劃建設重點蔬菜園區18個。不少大棚建好後以低於市場價格租賃給大棚倒塌後無力建設的受災農戶,優惠差額部分由市財政據實等額補助。

濰坊市委副書記、壽光市委書記林紅玉説,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壽光市結合園區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水利設施規劃、鄉村振興戰略等工作,高標準推動災後重建工作,努力交上一份群眾滿意的答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