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揭曉

2019-01-30 15:51 來源: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由中國就業促進會主辦的“2018年度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及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推薦評選活動於日前結束。經地方推薦和專家評議,最終評選出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及地方就業創新事件。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攻堅之年,也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一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通過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國就業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城鎮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就業扶貧工作紮實推進,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本次評選出的全國就業十件大事和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是2018年就業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和突出亮點。

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

一、中國就業改革發展40年成就輝煌,經驗彌足珍貴,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中國就業改革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就業和社會保障擺在重要位置,適應經濟發展要求,深刻把握就業工作規律,全面深化就業創業體制機制改革,不斷豐富完善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就業總量持續增長,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政策與就業服務體系日趨豐富完善,中國就業在實踐探索中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發展道路。40年就業改革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4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不改變,堅持市場導向的就業改革不動搖,堅持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不放鬆,堅持發展經濟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不偏離,堅持統籌城鄉就業的發展道路不停步,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人社部指導下,中國就業促進會舉辦紀念就業改革開放40週年座談會,總結歷史經驗,傳承“鐵軍”精神,為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進一步明確方向。

二、中央政治局會議將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國務院出臺促進就業若干意見,為做好新時代就業工作指明方向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將穩就業擺在“六穩”之首,放在更加突出位置。11月,國務院出臺《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針對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背景,重點突出“穩”,著力加強“促”,提出支持企業穩定發展、鼓勵就業創業、積極實施培訓、及時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幫扶等政策措施,打出促進就業政策組合拳。《意見》的出臺,是現階段保障經濟社會和諧平穩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具體實踐,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充分體現,為做好新時代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12月,就促會研究提出企業提升就業質量的途徑和相關建議。

三、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就業質量穩步提高

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由於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國就業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城鎮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高。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連續6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51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81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均保持低位。重點群體就業穩中向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穩中有進,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力度加大。就業大局的穩定,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業創新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

2018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闢就業新渠道、培育“三農”發展新動能。9月,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在就業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以創新創業帶動更多就業,全力做好就業幫扶和服務,兜住就業底線、促進社會和諧穩定。9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推動更多群體投身創新創業、增強創新型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強化創新創業政策統籌和落實等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八個方面政策措施。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面對新形勢,要更大力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入推進“雙創”。10月,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在第三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全國選拔賽和決賽的閉幕式上強調,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雙創”不斷向縱深發展,促進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和效率,提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水平。

五、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努力擴大貧困人口就業規模

2018年3月,人社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就業扶貧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促進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都能實現就業為目標,加大就業扶貧力度,確保零就業貧困戶至少一人實現就業。7月,人社部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扶貧勞務協作提升勞務組織化程度的通知》,指導各地完善勞務協作機制,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高就業扶貧中勞務組織化程度。8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就業扶貧政策支持力度著力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的通知》,出臺新政全力推進就業扶貧。8月,人社部印發《打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8月,人社部印發《關於深入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的通知》,決定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脫貧攻堅行動。9月,人社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深度貧困地區技能扶貧行動的通知》,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轉移就業脫貧效果。12月,人社部召開全國推進就業扶貧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座談會,切實推動提高就業扶貧的勞務組織化程度,切實推動“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就業扶貧工作。

六、著力推進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基層成長計劃,千方百計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

2018年3月,人社部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為抓手,突出創業引領、基層成長兩大方向,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4月,人社部聯合財政部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合理確定招募規模、積極拓展服務崗位等九方面具體工作,全國新招募2.8萬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服務。5月,國務院召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方面形成合力,千方百計保持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9月,人社部召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做好下一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11月,人社部印發《關於舉辦2018年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的通知》,更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合理流動和配置,側重就業扶貧,重點面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高校畢業生開展專場招聘活動,並在四川省涼山州舉辦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涼山州專場招聘會”。人社部組織開展“築夢未來 與你同行”主題宣傳活動,助推政策落實,持續開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就業服務周、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活動,集中開展就業指導,為畢業生提供便捷、精準、高效的就業創業服務。

七、更好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新時代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創新發展

2018年5月,人社部召開全國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工作座談會,明確更好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市場在促進就業中的作用,加快建設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大力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6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佈《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是系統規範在我國境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活動的第一部行政法規,對人力資源市場培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活動規範、人力資源市場監督管理及法律責任等作了全面規定。9月,人社部召開《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貫徹實施工作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就《條例》貫徹實施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同時,人社部印發《關於學習貫徹<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的通知》《關於做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及備案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抓好《條例》貫徹實施工作。

八、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就業增長,進一步完善城鄉統籌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

2018年3月至4月,人社部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我有話想説”活動,面向社會徵集對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意見建議。同期,就促會組織專家和一線工作者對構建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進行專題研究,提出重要建議。7月,人社部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舉辦公共就業服務國際研討會,交流公共就業服務國際經驗,探討新形勢下公共就業服務的發展。12月,人社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城鄉統籌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擴大服務供給,創新運行機制,提供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城、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以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就業增長。同月,人社部印發《關於開展2019年全國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9年統一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10項全國性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努力形成“10+N”的專項活動格局,即10項全國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N項根據市場需求創造性開展的本地專項服務活動,著力打造公共就業服務品牌,為促進就業和穩定就業局勢發揮積極作用。

九、創新中國特色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2018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提出要建立並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就業創業和人才成長需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指導性文件。10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進一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通過企校合作、工學交替方式,組織企業技能崗位新招用和轉崗等人員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培訓,促進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壯大發展産業工人隊伍。同月,人社部印發《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0年)》,完善了2018-2020年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求制定出臺關於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和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關於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等多個政策文件。11月,人社部、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召開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面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

十、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功能作用,全面支持援企穩崗、技能提升、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大力實施援企穩崗“護航行動”,2018年共向68.1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197.7億元,惠及職工6445萬人。4月,人社部印發《關於實施失業保險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動”的通知》,推動各地深入實施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政策,充分發揮政策效應,助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2018年共向61.4萬人次職工發放技能提升補貼9.8億元。6月,人社部會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使用失業保險基金支持脫貧攻堅的通知》,要求提高深度貧困地區失業保險金標準、企業穩崗補貼標準,放寬深度貧困地區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允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就業並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享受穩崗補貼政策和技能提升補貼政策,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功能作用,支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9月,人社部、全國工商聯共同印發《關於聯合開展“失業保險惠企政策進民企”專項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省級及地市級人社部門和工商聯借助政企溝通平臺、結合工商聯“法律三進”活動,每年至少舉辦一次集中政策宣講活動,助力民營企業攻堅克難、高質量發展、充分吸納就業,助力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2018年地方就業創新事件

一、探索創新機制,助推雙創升級

一些省市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平臺建設,積極出臺新政,助推雙創升級。河北省出臺“雙創雙服”實施意見,形成“1+30+1”體系;內蒙古自治區開展四眾創業市場可持續發展研究,助推雙創工作;上海市打造就業創業政策“升級版”,從補社保、補場租、補載體、補首次創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安徽省探索建立創業指導大師工作室,開展精準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江西省啟動“創領美好”系列活動,打造就業創業服務品牌;廣東省發佈創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等15條具體實施意見推進雙創;重慶市實施“渝創渝新”雙創促進行動,助推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等群體投身雙創實踐;陜西省出臺新政,以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機制為抓手助推雙創;青海省出臺實施意見,支持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杭州市舉辦國際眾創大會,發佈創業創新指數,優化青年創業創新生態;成都市創新打造“一社區一品牌”就業創業指導中心;西寧市建立以提升孵化效能為核心的聯動孵化機制,助力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無錫市聚焦八大群體,推進“創響無錫”全民創業行動計劃;四平市創新構建就業創業體系機制,開創“三四三”工作模式,多層次促進就業創業發展。

二、主動適應形勢,千方百計穩定就業

一些省市制定出臺穩定就業和擴大就業政策措施,積極應對風險、緩解結構性矛盾。福建省率先出臺十七條穩就業政策,實施短期性、應急性穩就業措施,分産業分對象形成工作機制,強化推進就業政策銜接性;山東省率先出臺就業創業資金風險防控和監督辦法,提出資金風險防控步驟和重點舉措;重慶市破除城鄉壁壘暢通就業相關扶持政策享受渠道同時,開設93個特色職業工種,針對市場緊缺開展技能培訓,緩解結構性矛盾;陜西省首創西安企業富餘人員分流安置智慧對接服務平臺,緩解特定群體再就業難題;滁州市探索建立“企業用工週轉池”制度,緩解用工難題;無錫市創新運用就業失業預警系統,科學研判就業形勢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成都市著力打造“立體化結構、數字化模式、多元化載體”宣傳平臺特色宣傳精細解讀就業創業新政;張掖市實施千名創業者培育、返鄉創業人員典型培樹和家庭服務職業培訓示範基地建設三大計劃,破解培育就業新動能瓶頸。

三、多措並舉,深入推進脫貧攻堅

一些省市及基層縣區積極創新工作舉措,通過多種方式,綜合施策,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江西省將“貧困家庭就業率”納入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指標體系;重慶市出臺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一次性崗位補貼政策;寧夏自治區出臺就業扶貧工作若干意見、制定17條推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措施;陜西省創建新社區工廠就地就近吸納貧困勞動力;安徽省實施“2611”行蓄洪區勞務對接及定向招工;貴州省開發“貴州省農民全員培訓電視點播系統”,推進農民全員培訓,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重慶市在深度貧困鄉鎮開展“百企進村送萬崗”活動,搭建市場化就業對接平臺;新疆自治區深入實施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就業扶貧三年規劃,推行“六個一批”轉移就業助十萬群眾擺脫貧困;遼寧省建設貧困村標準化扶貧工廠,採取“四方聯創”扶貧模式,帶動貧困群眾脫貧;甘肅省扶持發展“扶貧車間”促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湖南省構建“一網找人、兩頭匹配、四個精準、三個清單”“1143”就業扶貧工作模式;綏寧縣創建農村勞務經紀人隊伍,探索出“政府+勞務公司+勞務經紀人+勞動力”四位一體的就業扶貧新模式;台州市採取“五個加強”精準實施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衢州市與四川地區對口達成東西部就業扶貧勞務協作關係,開展跨地區“造血式精準扶貧”;固原市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把提高勞動者素質作為脫貧的治本之策;成都市創新對口扶貧藏區,援建公共就業實訓基地,建成全省首個藏區扶貧技能培訓基地;林芝市創新建設“永久精準扶貧雙創孵化基地”、南平市積極推進“153”工作法、襄陽市開展就業扶貧“大篷車”進村“三聯三送”活動,就業扶貧工作成效明顯;安康市全面推廣以修腳師為主要工種的技能扶貧“紫陽經驗”,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質量。

四、多渠道助推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

一些省市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開闢多種渠道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北京市在全國率先開啟“大創服務平臺+大創板”服務新模式,升級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天津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搭建創業孵化基地平臺,助推大學生創辦民營企業;河北省、四川省出臺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實施意見並配套落實措施;山東省開展“名校人才直通車”活動,成為山東籍優秀人才回鄉就業創業的有效途徑;江西省加強贛臺兩地合作交流,促進台灣青年來贛創業就業;四川省編發大學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清單,集中公佈現行大學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助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杭州市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師友計劃,以“引領、成長、陪伴、分享”為服務理念,精準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宜春市創新“三深三合”服務模式,實現大學生就業創業知識能力的全鏈條培養;荊州市開發大學生創業培訓信用支付系統,強化創業培訓組織監管和補貼落實。

五、全面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一些省市因地制宜,制定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吉林省開展評選萬名“青年技術能手”行動,鼓勵青年技術工人立足崗位成才;湖南省出臺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建設技工大省意見,勾勒技能人才培養藍圖,並出臺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辦法,強化和規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工作措施;廣西自治區舉辦農民工技能大賽,對未列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競賽工種,頒發廣西農民工技能大賽技能水平證書;福建省出臺實施意見,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安徽省在開展工學一體就業就學試點基礎上,創新企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山西省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幫助勞動者靠技能就業、靠技能增收、靠技能成才;浙江省出臺關於高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的意見,同時建立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制度,形成“工作一生、培訓一生、記錄一生”的培訓機制;河南省施行職業培訓條例,明確政府、企業、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以及勞動者在參與職業培訓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重慶市出臺對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企業在職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和就業適應性培訓的四類職業培訓補貼標準。

六、全力助推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

一些省市及基層縣區結合實際,積極完善和創新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服務手段,促其就業創業。吉林省出臺進一步推進農民工等人員返鄉下鄉創業的政策措施,完善返鄉下鄉創業基地支持機制;湖北省出臺全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為創業者提供“六大支持、一大服務”,即提供首次創業、示範獎補、創業平臺、稅費減免、融資貸款、項目用地支持,以及全方位創業服務;四川省政府出臺促進返鄉下鄉創業22條措施,明確返鄉下鄉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經依法登記註冊的可按規定享受小微企業扶持政策,並實施16條措施,為農民工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加強農民工保障;菏澤市將返鄉創業與招商引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工作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歸雁經濟,著力引導在外人士返鄉創業,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全民創業新路。

七、打造大數據+就業服務平臺,強化公共就業服務手段

一些省市打造大數據+就業服務平臺,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效能,不斷強化公共就業服務手段。天津市全面推廣應用“農民工實名盾”系統,綜合運用實名認證和人像識別技術,為完善農民工的管理服務提供了技術保障;吉林省實現創業擔保貸款網上辦理,全程“零跑動”;黑龍江省搭建全省“互聯網+就業”智慧服務平臺,有針對性地為畢業生推送就業崗位信息;內蒙古自治區開通“精準脫貧就業創業在線學習網”,面向全區城鄉勞動者,特別是農村牧區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在線培訓;湖北省印發通知,推進公共就業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以“互聯網+”思維引領“放管服”改革,全面建成公共就業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安徽省深化“互聯網+”運用,全面推行就業服務“網上辦、一次辦、智慧辦”;陜西省啟動實施“陜西省職業培訓雲平臺”項目建設,創新培訓模式打造網上培訓平臺;重慶市利用互聯網+,將“信息化”融入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經辦工作;成都市運用“互聯網+職業培訓”模式,打造數字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平臺;衢州市打造全國首創“五庫兩網”大數據模式,開展全市就業用工形勢分析工作;宜昌市推進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全面開啟網上服務新時代;遼陽市新型人力資源市場O2O平臺,實現人崗智慧匹配,掌握準確供求信息。

八、人力資源服務手段不斷加強,人力資源協同産業發展工作機制得到有效推進

一些省市不斷強化人力資源服務手段,大力實施人力資源協同産業發展戰略,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京津冀三地發佈人力資源服務京津冀區域協同地方標準,求職者在三地都能享受同樣標準的人力資源服務;吉林省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促進中高端人才就業活動併發布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吸引中高端人才來吉就業;江西省出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明確今後三年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湖北省舉辦人力資源就業創業博覽會,搭建最新政策發佈平臺、交流展示合作平臺、招才引智服務平臺;銀川市舉辦陜甘寧中心城市人力資源交流聯盟,發起“3+N”人力資源交流聯盟,擴充陜甘寧三地12個城市開展合作;成都市大力實施人力資源協同産業發展戰略,做優做強人力資源服務,促進人企精準匹配。

九、失業保險功能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一些省市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功能作用,在保障生活、穩定就業、技能提升、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在援企穩崗,落實穩崗補貼政策方面。上海市開通網上經辦平臺,用人單位可憑“法人一證通”足不出戶就能申領補貼;山東省濱州市探索穩崗補貼“零跑腿”經辦新模式,依託“智慧社保”平臺實現“外網申請、內網審核”全程網上經辦;安徽省變“服務對象找我”為“我找服務對象”,加大數據比對,簡化辦事流程,實行穩崗補貼網絡申報;廣西自治區使用失業保險基金支持脫貧攻堅,提高深度貧困地區企業穩崗補貼標準;廣州市建立“五同步”工作機制,實行全流程網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業務。在技能提升,助力參保職工領取補貼方面。北京、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重慶、貴州12個省份開通全省網上申領平臺;黑龍江、江蘇、安徽、四川、陜西 5省下轄部分地市開通網上經辦業務。北京提出“網上申請、在線審核、系統支付”服務模式,企業職工可在線提交申請,隨時查看辦理進度等情況。在提高標準、優化領取失業保險金流程方面。安徽、廣東、陜西、甘肅、青海將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至最低工資標準的90%,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江西省搭建失業保險服務e平臺,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進人社門,能辦人社事”;南寧市通過手機“刷臉”可申報失業保險金。此外,內蒙古、陜西、青海等11省市還通過積極開展“失業保險惠企政策進民企”專項宣傳活動,打出政策組合拳,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