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釋放消費潛力 謹防擠出效應

2019-02-20 07:2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面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形勢,專家建議——
釋放消費潛力 謹防擠出效應


消費連續5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第一動力。專家認為,“穩消費”對於宏觀經濟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遠大於“穩投資”。充分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使消費成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重要支撐,已經成為當前緊要課題——

作為“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已經連續5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第一動力。不過,自2018年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明顯換擋,引發部分人士對於“消費疲軟”和“消費降級”的擔憂。

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在此形勢下,充分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使消費成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重要支撐,已經成為當前緊要課題。

消費市場承壓

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0%,增速比上年放緩1.2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

數據表明,儘管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進一步突顯,但隨著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凸顯,以及模倣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消費市場承壓較大。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19年我國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認為,中央強調挖掘消費潛力,一方面是由於我國處於經濟結構轉型期,增長動能從投資向消費轉型;而且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需求增長仍有較大空間。另一方面,當前消費運行也面臨一些阻力和問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未來仍有進一步放緩壓力。

“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如果消費需求減弱,將會給經濟增長帶來較為明顯影響,也會影響就業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劉學智説,我國正在從外向型經濟結構逐漸轉為內向型經濟,擴大需求的重點在於擴大內需。因此,挖掘消費潛力,持續擴大消費需求,將成為未來幾年的重點任務之一。

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分析説,消費已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76.2%,因此擴大消費對於穩增長意義重大。考慮到2019年全球經濟疲弱、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情況等,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將成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一招。

“‘穩消費’對於宏觀經濟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遠大於‘穩投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課題組指出,自2016年中國固定資産名義增速低於GDP名義增速意味著“中國投資驅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其背後核心原因在於儲蓄率出現明顯下滑,消費率出現明顯上升。因此,無論從短期供求平衡還是增長的質量來看,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重心必須從以往“穩投資”向“穩消費”轉移。

鞏固消費能力

總的來看,2019年我國宏觀政策將持續大力擴大內需,重要工作是促進消費增長。

交通銀行此前發佈的報告指出,隨著消費促進政策釋放效力,服務業開放程度提升,將為消費增長提供條件。促進開放、增加進口、提高消費者福利的政策頻繁出臺並不斷釋放效力,將對消費起到提振作用。下調和取消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對整車和零部件進口關稅大幅調降,通過擴大進口把消費端留在國內。個稅改革穩步推進,降低個人稅收負擔,將對消費起到積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制約消費增長的因素同樣較為突出。一是近年來居民按揭貸款快速增長導致居民部門杠桿水平上升,抑制居民的消費支出能力,形成擠出效應。二是房地産和汽車兩大消費需求仍將受到基數及政策抑制。三是股票市場調整和理財産品收益率下降將影響居民財産性收入增長,不利於消費增長。

“當前的消費下滑由收入下滑、消費信貸收縮、財富效應縮水等多重因素驅動。未來還需從收入端增加居民的消費潛力,這恰恰需要加快落實結構性改革。”沈建光分析説,除降低居民個稅以外,還應推動降低社保費率,在提升企業盈利的同時,穩定就業預期。同時,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將有助於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

“鞏固中國3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基礎是工作的重點。”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課題組認為,一是重視中等收入群體杠桿率過快上升,防止債務擠出效應;二是積極落實個稅改革方案,減少工薪階層的稅收負擔;三是加快降低社保稅率,防止中等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在改革調整中受到衝擊;四是加大對中等收入群體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提高中等收入群體公共服務的可獲得性;五是制定對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啟動戰略,特別是消費升級的促進戰略;六是針對2019年中期可能出現的豬肉價格波動和收入波動,做好針對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補貼預案,防止宏觀經濟波動對低收入群體的過度波及;七是相機落實“進口促進消費”政策,高端消費和畸形消費不宜過度放開。

專家還指出,要擴大消費,除鞏固居民的消費能力外,還需要增強居民的消費意願,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當前,應加快推進國資劃轉社保,彌補養老金缺口。同時,進一步擴大社保覆蓋範圍,這將有助於減少居民的心理負擔,使其在消費時沒有後顧之憂,“願消費”“敢消費”。

提振農村消費

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

這份方案旨在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進一步優化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方案明確提出,將多措並舉促進汽車消費特別是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促進農村消費提質升級;促進家電産品更新換代。

“總的來看,這份方案提出的提振消費的措施,在個別領域與2008年的消費刺激政策‘形似而神異’。”沈建光分析説,在本輪提振消費方案中,明確提及挖掘農村網購和旅遊消費潛力、建設消費基礎設施等,同時明確提出支持汽車、家電等耐用品的農村消費,這説明鼓勵農村消費仍是重點。

劉學智表示,過去的消費下鄉政策主要是解決溫飽型消費,也就是促進農村地區商品消費從無到有的過程。此次方案部署的鼓勵農村消費,更多地體現了消費升級需要,是從有到好的過程,旨在促進提升消費品質。因此,把方案簡單地理解為新一輪“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有失偏頗。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國城鎮消費水平已經顯著改善,已經從消費增量階段向存量階段轉變。農村消費潛力仍有待釋放,目前還處在消費增量階段。

在沈建光看來,農民缺乏財産權,可支配收入低,是制約農村消費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擴大農村消費,除了加速完善基礎設施以外,最關鍵在於考慮農民的財富收入增收問題;2019年加快農村土地改革落地,通過農村“三塊地”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進而提升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帶動農村消費,亦能真正做到“還富於民”。

劉學智建議,促進農村消費是一項系統工作,一是提升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加大二次分配力度,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從根本上提升農村居民消費能力。二是加快建設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基本保障制度,提升農村整體福利水平。三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讓農村地區具備消費增長的客觀條件。四是因地制宜打造農村特色消費市場。挖掘農村旅遊消費潛力,發展休閒農業、旅遊度假産業、風俗民俗文化等。五是開展品牌營銷,不能把城市淘汰的産品向農村傾銷,而是要提升農村消費品質,縮小城鄉消費市場差距。(記者 林火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