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解讀: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 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

2019-03-10 14:45 來源: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等。

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慧+”,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一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由理念倡導加速走向落地深耕。自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不少政策措施,在政策引導下,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良好開局。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秘書長余曉暉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專訪,從工業互聯網的概念及內涵、重要意義、功能體系以及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應用情況、發展政策、未來展望等7個方面介紹了工業互聯網的相關概念和發展情況。

工業互聯網的內涵是什麼?

記者:什麼是工業互聯網?

余曉暉: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産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將推動形成全新的工業生産製造和服務體系。

工業互聯網

記者:工業互聯網興起的背景是什麼?

余曉暉:當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全新挑戰與機遇,一方面,上一輪科技革命的傳統動能規律性減弱趨勢明顯,導致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另一方面,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日新月異,加速向實體經濟領域滲透融合,深刻改變各行業的發展理念、生産工具與生産方式,帶來生産力的又一次飛躍。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在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轉型需求的帶動下,以泛在互聯、全面感知、智慧優化、安全穩固為特徵的工業互聯網應運而生、蓄勢興起,正在全球範圍內不斷顛覆傳統製造模式、生産組織方式和産業形態,推動傳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産業加速發展壯大。

記者:工業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有什麼區別?

余曉暉:工業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相比有四個明顯區別。一是連接對象不同。傳統互聯網的連接對象主要是人,應用場景相對簡單,工業互聯網需要連接人、機、物、系統等,連接種類和數量更多,場景十分複雜。二是技術要求不同。傳統互聯網技術特點突出體現為“盡力而為”的服務,對網絡性能要求相對不高。工業互聯網則必須具有更低時延、更強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滿足工業生産的需要。三是發展模式不同。傳統互聯網應用門檻低,發展模式可複製性強,産業由互聯網企業主導推動,並且投資回收期短,容易獲得社會資本的支持。工業互聯網行業標準多、應用專業化,難以找到普適性的發展模式,製造企業在産業推進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工業互聯網資産專用性強,投資回報週期長,難以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四是時代機遇不同。我國在互聯網時代起步較晚,總體上處於跟隨發展狀態,而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産業格局未定,我國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記者:工業互聯網由哪些關鍵部分構成?

余曉暉:工業互聯網由網絡、平臺、安全三個部分構成,其中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網絡”是實現各類工業生産要素泛在深度互聯的基礎,包括網絡互聯體系、標識解析體系和信息互通體系。通過建設低延時、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能夠實現數據在工業各個環節的無縫傳遞,支撐形成實時感知、協同交互、智慧反饋的生産模式。“平臺”是工業全要素鏈結的樞紐,下連設備,上連應用,通過海量數據匯聚、建模分析與應用開發,推動製造能力和工業知識的標準化、軟體化、模塊化與服務化,支撐工業生産方式、商業模式創新和資源高效配置。“安全”是工業互聯網健康發展的保障,涉及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五個方面。通過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能夠有效識別和抵禦各類安全威脅,化解多種安全風險,為工業智慧化發展保駕護航。

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記者:工業互聯網有哪些主要應用模式?

余曉暉:工業互聯網的主要應用模式有四種。一是智慧化生産,通過部署工業互聯網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對關鍵設備、生産過程、工廠等的全方位智慧管控與決策優化,提升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二是網絡化協同,通過工業互聯網整合分佈于全球的設計、生産、供應鏈和銷售資源等,形成協同設計、眾包眾創、協同製造等一系列新模式、新業態,能夠大幅降低産品研發製造成本、縮短産品上市週期。三是規模化定制,基於工業互聯網精準獲取用戶需求,通過靈活組織設計、製造資源與生産流程,實現低成本條件下的大規模定制。四是服務化延伸,依託工業互聯網對産品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併為用戶提供遠程維護、故障預測、性能優化等一系列增值服務,推動企業實現服務化轉型。

工業互聯網有何重要意義?

記者:工業互聯網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有何重要意義?

余曉暉: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發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和關鍵支撐,為其提供具體實現方式和推進抓手。工業互聯網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産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對各類數據進行採集、傳輸、分析並形成智慧反饋,推動形成全新的生産製造和服務體系,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充分發揮製造裝備、工藝和材料的潛能,提高企業生産效率,創造差異化的産品並提供增值服務。

記者:發展工業互聯網對我國化解綜合成本上升、産業向外轉移風險有何重要意義?

余曉暉:目前,我國製造業低成本優勢正逐漸消退,面臨製造業持續外遷和“産業空心化”的挑戰。積極部署利用工業互聯網,將原有工廠改造升級為智慧工廠,不僅能幫助企業減少用工量,還能促進製造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降低企業生産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競爭力。如,國內某大型電子信息製造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綜合解決方案對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後,已在其標桿工廠成功實現人力節省50% 、效率提升30%、人均産值提升31%,其中,測試工段實現全自動化,人力節約92%,有效緩解人工成本壓力,保持了其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記者:發展工業互聯網對我國實現産業高端化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余曉暉:我國製造業長期處於産業價值鏈的中低端,低端産能過剩與高端産品有效供給不足並存。加快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有助於推動工業生産製造服務體系的智慧化升級、産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拓展,進而帶動産業向高端邁進。具體包括:一是帶動生産裝備高端化。通過部署工業互聯網,在裝備上布設傳感器,對裝備加工、運行數據進行建模分析並根據工況進行優化,可以有效提高裝備運行的穩定性並提升加工精度;二是帶動生産智慧化。利用工業互聯網的聯接、計算、分析能力,能夠為生産運營中的各種要素深度賦智和賦值,推動生産向柔性製造、敏捷製造和綠色製造等方向發展,倍增放大生産線價值。三是帶動産品高端化。不斷增加智慧化、個性化産品的供給,全面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記者: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創新創業有何重要意義?

余曉暉:依託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跨行業、跨地域、跨時空實現創新資源的快速匯聚,促進工業經濟各種要素資源的高效共享,為“雙創”注入新活力,催生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制、服務型製造等新模式新業態,大幅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與創新效率,發展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還將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一二三産業、大中小企業開放融通發展,培育發展大量深耕細作于實體經濟的創新者和中小企業,並可能催生一批類似互聯網時代的BAT(百度、阿裏巴巴、騰訊)一樣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巨頭,在提升我國製造企業全球産業生態能力的同時,打造新的增長點。

記者:發展工業互聯網對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有何重要意義?

余曉暉:一是提供新型通用基礎設施支撐。工業互聯網具有較強的滲透性,不僅僅用於工業領域,還能與能源、交通、農業、醫療等整個實體經濟各個領域融合,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必不可少的網絡連接和計算處理平臺,加速實體經濟各領域數字化進程。二是提供發展新動力。工業互聯網能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和産業鏈緊密協同,幫助各實體行業創新産品和服務研發模式、優化生産製造流程,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延長産業價值鏈,促進新動能蓬勃興起。三是加速構建與之匹配的新産業體系。工業互聯網將促進傳統工業製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再造,推動以網絡為基礎依託、以數據為關鍵資源、以智慧生産和服務為顯著特徵的新産業體系加速形成,帶動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大數據分析、供應鏈金融等以更快速度、在更大範圍、更深層面拓展。

工業互聯網的功能體系是什麼?

記者:什麼是工業互聯網網絡,有什麼作用?

余曉暉:工業互聯網網絡是工業系統互聯和工業數據傳輸交換的支撐基礎,是在現有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演進升級和疊加新型專網而形成,包括企業內網絡和企業外網絡。其中,企業內網絡實現工廠內機器、物品、生産線、信息管理系統和人等生産要素的廣泛互聯;企業外網絡實現生産企業與智慧産品、用戶、供應鏈、協作企業等工業全環節的廣泛互聯。工業互聯網網絡的主要作用是:實現人、機器、車間、企業等主體以及設計、研發、生産、管理、服務等産業鏈各環節的泛在網絡互連,促進工業數據的採集交換、集成處理、建模分析和反饋執行,為大規模個性定制、網絡協同製造、服務型製造、智慧化生産等新型生産和服務方式的實現提供有力的基礎支撐,促進製造業資源要素和産業體系全局性優化,加速創新方式、生産模式、組織形式和商業範式變革。

記者:什麼是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有什麼重要作用?

余曉暉:作為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相當於互聯網領域的域名解析系統(DNS),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其核心包括標識編碼和解析系統兩個部分。其中,標識編碼是機器和物品的“身份證”,具有唯一性;解析系統利用標識,對機器和物品進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詢。標識解析則是工業互聯網的“中樞神經”,在公共互聯網上,用戶借助DNS(域名系統),通過輸入網址來訪問網站。在工業互聯網中,用戶可以依託標識解析體系來訪問保存機器、原材料、零部件和産品等物件相關信息的服務器,並通過標識實現對異主、異地、異構信息的智慧關聯,為信息共享以及産品全生命週期管理提供重要支撐。

記者:什麼是工業互聯網平臺,有什麼重要作用?

余曉暉: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面向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需求,構建基於海量數據採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製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載體。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在雲計算平臺的基礎上疊加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實現海量異構數據匯聚與建模分析、工業經驗知識軟體化與模塊化、新型工業軟體開發與運行,從而支撐生産智慧決策、業務模式創新、資源優化配置、産業生態培育。其核心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智慧化生産和管理。二是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生産方式和商業模式創新。三是能夠促進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多層次産業體系。

記者:工業互聯網安全有什麼特徵,相比傳統的網絡安全有什麼不同?

余曉暉:相比于互聯網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有三個特徵。一是防護對象擴大,安全場景更豐富。傳統互聯網安全更多關注網絡設施、信息系統軟硬體以及應用數據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擴展延伸至工廠內部,包含設備安全(工業智慧裝備及産品)、控制安全(SCADA、DCS等)、網絡安全(工廠內、外網絡)、應用安全(平臺應用、軟體及工業APP等)以及數據安全(工業生産、平臺承載業務及用戶個人信息等數據)。二是連接範圍更廣,威脅延伸至物理世界。傳統互聯網安全中,攻擊對象為用戶終端、信息服務系統、網站等。工業互聯網聯通了工業現場與互聯網,使網絡攻擊可直達生産一線。三是網絡安全和生産安全交織,安全事件危害更嚴重。傳統互聯網安全事件大多表現為利用病毒、木馬、拒絕服務等攻擊手段造成信息洩露或篡改、服務中斷等,影響工作生活和社會活動。而工業互聯網一旦遭受攻擊,不僅影響工業生産運行,甚至會引發安全生産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産造成嚴重損失,若供給發生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重要領域,還將危害國家總體安全。

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如何?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當前整體發展情況如何?

余曉暉: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從概念倡導進入實踐深耕階段,形成戰略引領、規劃指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産業推進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一是體系建設全方位突破。高品質企業外骨幹網、窄帶物聯網實現縣級以上地區全覆蓋,IPv6改造基本完成;標識解析體系5大國家頂級節點、10個行業/區域二級節點初步建立;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50家,重點平臺平均連接設備數量達到59萬台(套),工業APP創新步伐明顯加快;國家、省級/行業、企業三級協同的安全監測技術體系初步構建。二是應用向多領域拓展。工業互聯網已廣泛應用於石化、鋼鐵、電子信息、家電、服裝、能源、機械、汽車、裝備、航空航天等行業和領域,網絡化協同、服務型製造、規模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助力企業提升質量效益,並不斷催生新的增長點。三是生態構建多層次推進。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AII)成員數量突破1000家,與美歐日國家和地區的産業組織在技術創新、標準對接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引領跨界行業企業深度協同突破。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網絡發展情況如何?

余曉暉:我國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建設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一是頂層設計逐步完善,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通過發佈《網絡連接白皮書》和《標準體系2.0》,明確了工業互聯網網絡的技術架構和標準架構。二是網絡升級改造初見成效,運營商開始改造建設高品質企業外骨幹網,可用於低功耗設備廣域連接的NB-IoT已實現全國覆蓋,製造企業積極運用工業光網絡(PON)、邊緣計算、IPv6等新技術改造企業內網絡。三是新型網絡技術加快探索,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建設了十多個網絡測試床,覆蓋時間敏感網絡(TSN)、邊緣計算、5G等新型網絡技術。産業各方合力打造多個網絡創新聯合實驗室,推出更多緊密貼合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需求的網絡解決方案。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進展情況如何?

余曉暉:目前我國標識解析體系建設與應用推廣成效初現。一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5個國家頂級節點已全部上線並試運行,“東西南北中”的頂層佈局初步形成,11個二級節點實現上線運營,覆蓋高端裝備、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領域;二是形成良好的自主創新能力,融合型標識技術方案驗證成功,標準體系框架搭建完成,標識解析全系列軟體成功研發,並與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融合;三是標識應用創新發展,標識解析應用在工業品全生命週期管理、設備資産管理、供應鏈管理、産品溯源等領域,政産學研用多方力量跨界協作,推動標識解析産業生態初步形成。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情況如何?

余曉暉:目前,我國平臺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平臺應用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初步形成跨行業跨領域平臺、行業和區域平臺、企業平臺共存互補的系統化平臺體系。製造企業、信息通信技術企業等紛紛推出特色平臺,全國各類平臺總數已有數百家,具有一定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超過50家。針對行業生産特點和企業痛點問題,平臺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産製造、企業管理、産品服務、産業鏈協同、價值鏈創新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亮點解決方案和實踐案例,並在工程機械、高端裝備、家用電器、服裝紡織、能源電力、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等眾多行業得到應用推廣 ,有力推動了生産管理提升、業務模式創新和資源配置優化。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建設情況如何?

余曉暉:我國産業界在安全框架與標準體系制定、技術産品研發等方面均取得積極進展。安全框架方面,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發佈《工業互聯網安全框架》《安全解決方案彙編》等框架指南和解決方案,強化行業應用和指導。標準體系方面,形成工業互聯網安全標準體系框架,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總體要求、平臺安全、數據安全等重點標準進一步完善。技術能力方面,初步建成國家、省、企業三級技術保障體系,重點實驗室、專業機構及安全企業等正協同推進技術研發和集成應用,積極建設安全試驗驗證、測試評估、監測處置等平臺。産業生態方面,我國網絡安全市場需求逐步擴大,安全防護産品及解決方案供給增多,安全企業快速成長。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發展情況如何?

余曉暉:為加強産學研用各方協同發展,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産業生態構建,2016年2月1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下,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聯合製造業、信息通信業、互聯網等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立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Allia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以下簡稱“聯盟”或“AII”)。截至2019年2月,聯盟會員數量已突破千家,形成“12+9+X”組織架構,分別從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技術標準、産業實踐、國際合作、投融資等方面開展工作。聯盟成功舉辦工業互聯網峰會、工業大數據創新競賽、工業APP開發與應用創新大賽等多項活動,形成《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等一系列研究成果,遴選出一批工業互聯網測試床、解決方案及優秀應用案例,並開展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信服務評估評測、性能評測及工業互聯網安全評估評測等工作,已成為協同各方跨界創新、推動産業生態構建的重要載體。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國際合作進展情況如何?

余曉暉:隨著全球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各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目前,我國已與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加強溝通對話,形成政産學研多層次協同推進機制。在政府和産業層面,利用多邊、雙邊合作與高層對話機制,定期交換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以及在法律、政策、國際治理等方面的新訴求和新舉措。同時,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AII)與各國産業推進組織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先後與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歐盟物聯網創新聯盟(AIOTI)、國際MulteFire聯盟和日本工業價值鏈促進會(IVI)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各方在工業互聯網參考體系架構、標準化、測試床、安全、産業推廣等方面開展工作對接和研究合作。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余曉暉: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和瓶頸。一是産業發展基礎薄弱。企業原始創新能力較弱;製造企業數字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多數企業缺乏網絡化、智慧化演進的基礎能力;工業網絡標準眾多、互通性差;工廠外網絡還難以滿足工業生産高安全、高實時和高可靠的要求。二是企業引領能力不強。缺乏具備綜合解決方案和全領域覆蓋能力的龍頭企業,企業長遠佈局能力較弱,現有産品和解決方案與工業轉型升級要求仍存在較大差距。三是資金和人才保障不足。國際領先企業在工業互聯網的投入達到數十億美元,我國企業投入水平差距很大。同時,兼具工業經驗和軟體開發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極度缺乏,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滯後於工業互聯網總體進展。四是安全風險挑戰嚴峻。互聯網外部威脅與工業生産安全內部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安全風險急劇擴張。在安全風險感知預判、防護控制和安全事件溯源處置方面的技術儲備和應對能力不足,安全産業基礎也較為薄弱。

我國工業互聯網應用情況如何?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應用的主要路徑有哪些?

余曉暉:從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應用路徑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三大路徑。一是面向企業內部的生産率提升,即利用工業互聯網打通設備、産線、生産和運營系統,通過連接和數據智慧,提升生産率和産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打造智慧工廠。二是面向企業外部的價值鏈提升,即利用工業互聯網打通企業內外部産業鏈和價值鏈,通過連接和數據智慧全面提升協同能力,實現産品、生産和服務創新,推動業務和商業模式轉型,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三是面向開放生態的平臺運營,即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企業、産品、生産能力、用戶等産業鏈資源,通過連接和數據智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平臺相關企業的生産運營優化與業務創新,打造面向第三方的産業生態體系和平臺經濟。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發展情況如何?

余曉暉:我國工業門類齊全,面臨的業務場景和企業痛點也各異,因而應用上也體現出多元化差異化的特點。

鋼鐵、石化、發電等原材料與産品價格波動頻繁、設備資産價值高、排放耗能高、安全生産風險大的流程性行業,現階段應用主要集中在全價值鏈一體化、資産管理、生産優化、能耗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如某石化企業平臺實現從原油採購、石油煉化、庫存管理到成品油銷售的全産業鏈整體性優化,在保證原油低點買入、成品油高點售出的同時,實現相對最小庫存,試點企業綜合優化增效10億元。某發電廠通過構建設備的熱力學模型,優化技術煤耗比,節省7480噸標煤,全年節約598萬元左右。

電子信息、家電、汽車等産品種類少而規模大的製造行業,産品質量和生産效率要求高,産品種類的多樣性個性化需求也越來越大,現階段應用主要集中在大規模定制、産品質量優化、生産管理優化和産品後服務市場等方面,其中大規模定製成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特色應用模式。如某汽車製造企業利用第三方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大規模定制,綜合採購成本下降7.3%,生産週期從35天縮短到20天,産品溢價達63%。某電子信息製造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數據分析,優化電子元器件表面貼裝工藝,使得産品良率提升30%。

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機械等多品種小批量製造行業,具有産品結構複雜、價值高、生命週期長的特點,現階段應用主要集中在協同設計與倣真論證、協同製造、供應鏈高效管理、設備遠程運維等方面。如某集團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對火箭發動機進行多專業協同設計與倣真論證,設計人員工作效率提升14倍;某減速機公司,通過工業互聯網對機床進行實時監測與預測性維護,設備利用率提高7.65%,運維成本降低20%。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在哪些製造業之外的領域得到應用?

余曉暉: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其應用已由製造業延伸到建築、能源、交通、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如建築行業具有項目建設週期長、資金投入大、項目地點分散、多展業、多關係方、流動性強等特點,企業通過部署設計協同管理、虛實融合的施工協同管理等工業互聯網應用,能以極小代價和最快速度實現建築項目全過程的虛擬執行和優化調整,大幅提升設計效率、施工質量、安全生産水平、成本進度控制水平。再如能源行業對生産安全管理要求高,通過部署爐管在線壽命評估與狀態監測等工業互聯網應用,能夠顯著減少甚至避免發電企業鍋爐爆管事故發生,提升安全生産水平。

記者:我國大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融通發展情況如何?

余曉暉:國內大型製造企業基本上都具有較好的信息化基礎,工業互聯網應用能力強,可利用工業互聯網實現産業鏈互通和多環節全生命週期的系統性優化。國內中小企業信息化基礎弱,資金和技術能力缺乏,工業互聯網成為推動其數字化轉型和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重要載體。一方面,中小企業借助工業互聯網補齊其信息化數字化能力短板,如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各類雲化工業軟體,中小企業通過訂閱方式以較低成本快速提升生産可視化水平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花費少而成效顯著。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快速獲取訂單與貸款,大大提高了生存與發展能力。如某企業構建協同製造平臺,盤活了該省1.5萬家結構件中小企業的閒置産能,使行業平均製造成本下降20%以上,並能快速響應市場;某製造企業構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採集近1萬家中小企業的生産數據,幫助金融機構從多維度評價企業信用狀況,支持當地中小企業獲得貸款8.2億元。

我國有哪些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

記者:為指導工業互聯網發展,國家層面出臺了什麼樣的政策?

余曉暉: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加強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近兩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2018年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這是規範和指導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該文件確定了工業互聯網“323行動”,即打造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推進大型企業集成創新和中小企業應用普及兩類應用,構築産業、生態、國際化三大支撐等7項任務。2018年6月,為進一步落實《指導意見》要求,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發佈《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細化起步階段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為實現“三步走”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記者:為協同各方力量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在組織機制層面採取了哪些具體舉措?

余曉暉: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指導意見》要求,加強各方協同形成發展合力,主要採取以下舉措:一是成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2月在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立,負責統籌協調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全局性工作,重點是審議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專項和重要工作安排,指導各地區、各部門開展工作,協調跨地區、跨部門重要事項,加強對重要事項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二是組建工業互聯網戰略諮詢專家委員會。2018年11月,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聘請42位來自學術界和産業界的相關專家組成工業互聯網戰略諮詢專家委員會,主要針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中戰略性、全局性、專業性問題,開展相關諮詢和論證活動。

記者:為促進工業互聯網發展制定了哪些保障措施?

余曉暉:國家層面,《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建立健全法規制度、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強化專業人才支撐及健全組織實施機制等6項保障措施,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在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的統籌協調下,工信部、財政部、發改委、國稅總局、統計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委積極協同,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手段,共同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地方層面,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結合本地實際,培育特色産業優勢,積極引入外部力量,加快地方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並形成較強的輻射帶動力。

記者:在工業互聯網網絡方面出臺了哪些相關政策?

余曉暉:為指導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有序開展,明確網絡建設方向和重點,加快網絡升級改造進程,2019年1月,工信部發佈《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該《指南》細化了工業企業建網絡用網絡的總體目標、實施路徑和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建網用網的突出問題。《指南》提出以“立標準”為基礎,以“建網絡、用網絡”為核心,以“創環境”、“建秩序”為保障的思路。重點針對部分企業在網絡建設時無從下手、無可參照、無法預期的現實問題,提出打造企業內網和企業外網標桿網絡的重點任務。通過建設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測試床,增強網絡技術創新能力,加速新技術應用部署和標桿網絡複製推廣,培育形成網絡化改造新模式。

記者:在工業互聯網平臺方面出臺了哪些相關政策?

余曉暉:為引導各方合理佈局,加速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落實施,先後出臺多份針對性政策文件。2018年5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工業APP培育的重點方向、主要目標、四大主要任務及三項保障措施。2018年7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指導並規範了平臺標準制定、培育推廣、生態建設、運營管理和能力評價等方面的工作。此外,上海、廣東、江蘇等多個省市發佈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明確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並通過“生態供給資源池建設”和“標桿打造”等多種方式,推動平臺關鍵技術突破和實踐推廣。

記者:各省區市推動本地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政策制定情況如何?

余曉暉:地方政府以《指導意見》為指引,結合本地實際,相繼推出本地的工業互聯網相關發展政策,指導本地工業互聯網發展。據統計,截止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河北、廣東、福建、遼寧、安徽、河南、吉林、青海、甘肅、貴州、山西、江西、浙江、寧夏、湖北、江蘇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出臺本地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湖南、山東、廣西等省也將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積極開展部署企業上雲、平臺建設、技術改造等重點工作。從各地方政策內容看,均結合本地産業基礎和優勢,重視各類要素投入保障,並強調通過引入外部資源助力本地發展。

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未來什麼樣?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具備怎樣的現實基礎?

余曉暉:我國工業互聯網整體上已具備規模化推進的條件。一是工業基礎不斷夯實。近年來我國製造業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明顯提升,2018年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和8.9%,高於規模以上工業5.5和2.7個百分點。二是信息基礎設施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和4G網絡,骨幹傳輸網正向超高速、大容量、智慧化演進,5G技術研發試驗已完成第三階段測試。2018年我國私有雲和公有雲市場規模分別比上年增長44.4%和22.9%,雲服務得到快速普及。三是企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産設備數字化率、數字化設備聯網率已分別達到63.3%、46.4%、44.8%和39%,為工業互聯網滲透應用提供前提。四是應用實踐探索不斷豐富。國內工業企業、信息通信企業等多方主體均積極投身工業互聯網建設與應用,已形成不少寶貴經驗,為我國緊隨國際主流實踐、率先探索形成特色模式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我國在發展工業互聯網方面具有哪些比較優勢?

余曉暉:一是在發展基礎方面,我國既是製造大國,又是網絡大國,擁有全球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備、規模最大的製造業,創新活躍的互聯網産業,在工業互聯網統籌推進、融合創新方面具備更廣泛的基礎。同時,龐大的市場及豐富的應用,構築了巨大的數據資源優勢。二是在産業推進方面,我國大中小企業均積極投身工業互聯網,大企業借助工業互聯網尋求系統性優化提升與核心能力打造,中小企業則借助工業互聯網加快數字化能力補課和實現單點創新突破,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更為活躍廣泛。三是在應用創新方面,國內市場空間廣闊、應用場景豐富,能為工業互聯網各類探索實踐提供試驗驗證環境,具備更為有利的催生和孕育新模式新業態的條件。四是在生態環境方面,國內製造企業、ICT企業、科研院所、投融資機構等對工業互聯網的關注度和投入熱情都非常高,已初步形成多方協同、融合發展的産業生態。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網絡下一步發展重點是什麼?

余曉暉:一是建設滿足試驗和商用需求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外網標桿網絡,加快建設高可靠、廣覆蓋、大帶寬、可定制,並支持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的企業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企業內網標桿網絡,形成企業內網絡建設和改造的典型模式。二是建成集成網絡技術創新、標準研製、測試認證、應用示範、産業促進、國際合作等功能的開放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一批關鍵技術和重點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實驗環境,建設工業互聯網網絡創新基地。三是構建先進、系統的工業互聯網網絡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建立工業互聯網網絡改造評估認證機制,並網絡領域建成一批應用創新示範項目,以應用示範促進技術成熟,帶動産業化推廣。加快網絡技術相關標準的研製。四是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一批面向行業或區域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以及公共遞歸節點,制定並完善標識註冊和解析等管理辦法,加強標識應用推廣。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下一步發展重點是什麼?

余曉暉: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將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聚焦平臺培育、平臺試驗驗證、百萬工業企業上雲和百萬工業APP培育四個方面開展推進工作,加快形成平臺應用體系。一是加快平臺培育,搭建10個左右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建成一批企業級平臺。二是開展平臺試驗驗證,支持産業聯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測試驗證平臺,推動平臺功能不斷完善,加快平臺落地應用。三是推動百萬企業上雲,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財稅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中小企業向雲端遷移,實現“建平臺”與“用平臺”雙向迭代、互促共進。四是培育百萬工業APP,在重點行業領域逐步培育一百萬左右面向特定應用場景的工業APP,壯大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

記者:我國工業互聯網安全下一步發展重點是什麼?

余曉暉:我國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下一步將聚焦在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技術保障、融合創新以及産業支撐等方面,通過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切實將工業互聯網發展建立在安全可靠基礎之上。一是建立健全監督檢查、風險評估、信息共享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快出臺工業互聯網安全指導性文件,督促企業提高安全意識、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全産業鏈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加快研究制定重點領域和急用行業安全標準。二是構建技術保障體系,進一步建設完善國家、省、企業三級技術監測平臺,重點突破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平臺安全等相關核心技術,推動攻擊防護、漏洞挖掘等關鍵安全産品研發,引導企業強化技術防護手段建設。三是推動融合創新應用,鼓勵開展安全技術産品及解決方案的試點示範和集成應用,創新安全服務模式。四是提升産業支撐能力,加強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加快安全測試評估隊伍建設,支持産學研用協同推進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加大安全龍頭企業培育力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