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硬承諾”傳遞三大信號

2019-03-08 00:2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硬承諾”傳遞三大信號

新華社記者康淼、淩軍輝、王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含“金”量很高,除了有關民生的數字指標“抓人眼球”外,報告更是作出了一系列包含“務必”“一定”“必須”“確保”“決不”等表述的“硬承諾”,不説空話、不留餘地,傳遞出三大信號。

信號一:“減”去負擔,“加”出活力

報告指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今年務必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這份減稅降費的“硬承諾”直擊當前實體經濟的痛點和難點,彰顯公平和效率,目的是讓企業有明顯的獲得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高培勇説,近2萬億元減稅降費清單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體現,也是今年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發力的目標。

報告還指出,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全國人大代表、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平勇説,一方面通過定向降準等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精準支持實體經濟;另一方面通過清理規範收費等讓融資成本明顯降低。“這將有效緩解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資金困難,讓融資環境更加公平。”

減負擔,加活力,添信心。

全國政協委員、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説,報告提到“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民間資本”“民間投資”“小微企業”多次。“國家給民營企業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實實在在。”

信號二:“托”抬民生,“托”起希望

報告指出:“今年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確保只增不減。”“我們要盡力為群眾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改革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緩解困難地區財政運轉壓力,決不讓基本民生保障出問題。”

報告對於民生支出濃墨重彩: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到60%……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認為,報告直接抓住百姓生活中的具體痛點、難點,提出實招、開出“處方”。

民生實招還有很多,如“要根治農民工欠薪問題,抓緊制定專門行政法規,確保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按時拿到應有的報酬”“讓用戶切實感受到網速更快更穩定”“我們要切實把寶貴的資金用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硬承諾”背後是政府要過“緊日子”。中央財政要開源節流,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

信號三:規範律己,實績説話

報告指出,政府要堅決把不該管的事項交給市場,最大限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堅決克服‘準入不準營’的現象。”“堅決治理多頭檢查、重復檢查。”“決不允許搞選擇性執法、任性執法,決不允許刁難企業和群眾。”

“硬承諾”需要政府“硬作為”。報告對政府行為做出一系列強制性規範,對監管者也要強監管、立規矩,態度堅決、不留餘地。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律師協會名譽會長洪波説,在一些領域,個別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濫用手中的權力,避重就輕、優親厚友,潛藏腐敗風險,影響公平、開放、透明營商環境的打造。“報告堅持問題導向,堅決向執法領域的醜惡現象説不,減少執法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報告還指出,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拖欠企業的款項年底前要清償一半以上,決不允許增加新的拖欠。

政府帶頭講誠信守契約,市場才會形成誠信公平的競爭環境。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代表認為,只要平等保護、公平競爭,就能夠增強民企信心,增加市場活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