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內心感恩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見聞

2019-03-20 10:0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拉薩3月20日電 題:“從內心感恩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琦、陳舒

“他們這一代人真幸福,喜歡吃的水果喝的牛奶家裏隨時都有,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最好也就是吃個糌粑,還經常餓肚子。”

18日,在西藏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克松社區74歲老人索朗多吉的家中,看著膝前玩耍的曾外孫朗卡,老人打開了話匣子。

老人説,他生在民主改革前的農奴家庭,雖然家裏人努力耕種,但還是還不起農奴主利滾利的債。一家九口人擠在破爛的房子裏,吃不飽,穿不暖。

老人動情地説,改革前經常是剛收割了糧食就沒吃的了,改革後收的糧食都是自己的。現在的生活都是共産黨給的,從內心感恩黨,一定要跟著黨走。

過幾天就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了,我這小曾外孫碰巧是那天生的,我們全家要好好慶祝一下,老人説。

距離老人家幾百米,是克松社區致富帶頭人邊巴的家。57歲的他,父母原來也是農奴,記憶裏,他小時候吃的住的條件都挺苦。“後來在黨的好政策下,包産到戶,我又做點小生意,逐漸富起來了。”邊巴説。

致富後,邊巴不忘先富帶後富,成立了一個農牧民施工隊,帶著社區十幾個人給居民蓋房子。為了豐富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他還建了一所可以玩“打牛角”運動的場館。

還沒進這個場館,遠遠就能聽到幾個小夥子爽朗的笑聲。“過去,看有些居民在農閒時喝著啤酒打麻將,很多人把一年掙的辛苦錢都輸光了,我就起意建了這個場館,讓大家有個健康的娛樂,也是為了傳承和發揚這個傳統運動項目吧。”邊巴説。

克松社區黨支部書記邊巴次仁介紹,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克松社區叫克松莊園,是舊西藏大農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莊園之一。1959年,克松是西藏第一個進行民主改革的村子,因此被稱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

“原來農奴勞動是為了莊園主,改革後勞動成果都是自己的,創造美好生活的想法被激發出來了。” 邊巴次仁説,經過60年的奮鬥,如今,克松社區的農業生産基本實現了機械化,2018年全社區經濟總收入3427.47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735元。

富起來的居民還不忘文化傳承,“過去的民族傳統還在延續,比如説每逢節日,我們還是都會穿上傳統的民族服飾,布料也比以前更講究了。”邊巴次仁介紹。

“克松社區在我們區裏是個先進典型,區裏的人都對民主改革幾十年來帶來的變化銘記於心,2017年乃東區實現脫貧摘帽,下一步,我們將大力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讓居民更富,環境更美。”山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乃東區委書記尼瑪次仁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