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介紹我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有關情況等並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2019年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實錄
3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佈會,向媒體介紹了我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佈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
在去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生態環境部設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負責全國固體廢物、化學品、重金屬等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們邀請到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邱啟文司長,向大家介紹我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先通報近期我部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指導和支持做好響水特大事故環境應急工作
江蘇響水化工園區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們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事故發生後,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程序。李幹傑部長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全力協助支持地方做好事故環境應急處置工作,切實防範事故次生環境災害。3月26至27日,李幹傑部長赴響水特大爆炸事故現場,聽取事故處理情況彙報,察看了解環境應急情況,慰問一線工作人員,並要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要求,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防止次生災害,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翟青副部長帶領工作組于21日晚抵達事故現場,當即成立綜合、監測、專家、後勤保障4個工作小組,建立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國家、省、市、縣四級生態環境部門應急處置力量,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加強監測,全面掌握污染狀況,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組織專家優化環境應急監測方案,指導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調動全省監測力量馳援現場,掌握特徵污染物和污染範圍。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通過兩微一端及時發佈事故應急監測最新進展,暢通信息渠道,充分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
二是指導和支持封堵園區河道,嚴防污染水體進入灌河。通過現場排查,工作組與當地有關部門確認,決定對化工園區內新民河、新豐河和新農河三條入灌河河渠進行封堵,通過築壩攔截的方式,在園區內形成約3.5平方公里的封閉圈,防止污染廢水向南部河網擴散。
三是指導和支持現場各類污染物排查、清理和處置。
四是抽調專家,確保科學妥善處置事件。生態環境部從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清華大學等單位調集環境監測及水、固廢、土壤處理等方面的49名專家,全力支持當地科學妥善處置事故。
根據爆炸事故的污染特徵,經專家會商,確定此次環境空氣應急監測指標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污染物。監測數據顯示,27日10時,事故點下風向1公里出現苯超標現象,根據現場專家分析,主要是由於事故現場作業導致前期被埋污染物重新暴露,持續揮發造成下風向超標。事故點下風向2公里和3.5公里處各項污染物濃度均低於標準限值。地表水方面,新豐河、新農河閘外水質各項監測指標均低於標準限值;新民河河水26日起處置達標後外排,外排水質持續達標。灌河入海口等監測點位各項指標持續達標。我們將繼續做好環境應急工作。
二、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2月11日,生態環境部在重慶組織召開了“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暨試點工作啟動會”,計劃用兩年左右時間,在長江幹流、9條主要支流及太湖完成“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4項任務,全面摸清入河(湖)排污口底數,推進排污口規範整治,為長江水環境質量改善奠定基礎。專項行動採取“試點先行與全面鋪開相結合”方式,選取江蘇省泰州市(代表長江下游地區)和重慶市渝北區、兩江新區(代表長江上遊地區)開展試點工作。
今年的核心任務是“查”,也就是要把長江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數明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採用三級排查的模式開展。第一級排查是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測,按照“全覆蓋”的要求開展技術排查,分析辨別疑似入河排污口;第二級排查是組織人員對發現的疑似排口進行徒步現場排查;第三級排查是組織業務骨幹對疑點難點問題進行重點攻堅。概括來説就是,“天地”結合、“人機”互補,實現應查盡查。
日前,我部在前期試點城市開展無人機航測的工作基礎上,制定印發了《入海(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無人機航空遙感技術要求(試行)》,指導各地開展無人機航測任務。我們在兩個試點城市組織開展無人機航測工作,先後組織無人機飛行27架次和19架次,採用0.1米分辨率,對所有疑似的入河排污口進行遙感識別。在無人機航測發現的疑似排污口基礎上,組成40個現場核查小組,開展現場徒步核查,逐一排查確認各類入河排污口並建立臺賬。通過“三級排查”方式,基本實現向長江排污的口子“應查盡查”的目標。
下一步,我部將深入總結試點城市排查工作的經驗,儘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排查技術規範和工作規程,指導其他城市“壓茬推進”排查工作。
三、中國將主辦2019年世界環境日主場活動
2019年3月15日,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團長與環境署代理執行主任共同宣佈,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將在中國舉辦,聚焦大氣污染防治主題,全球主場活動由聯合國環境署和中國生態環境部主辦,浙江省政府及杭州市政府承辦。
大氣污染是當前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最嚴重環境問題。2019年世界環境日以大氣污染防治為主題,將敦促各國政府、産業、社區和個人共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綠色技術,以改善世界城市和地區的空氣質量。
中國正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聚焦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PM2.5濃度繼續下降,持續推進污染防治,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不僅指導浙江持之以恒地推進生態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更進一步發展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浙江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于2018年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在杭州舉辦世界環境日主場活動具有特殊的意義。
中國將與聯合國環境署密切合作,通過舉辦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積極分享中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經驗做法,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空氣污染這一全球環境挑戰,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聯合國確定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屆時世界各國將舉行形式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自1972年確立世界環境日以來,它已成為全球每年最盛大的環境慶典活動。六五期間,中國也將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們將及時通報有關情況。
下面,請邱啟文司長介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