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播撒創新的種子——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見聞

2019-04-01 11:2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昆明4月1日電 題:播撒創新的種子——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見聞

新華社記者 林碧鋒

啟動程序、輸入指令、檢測傳感器轉動起來……12歲的木橋寧拿著手機,站在他的團隊設計的環境檢測小車前專注地操控,兩個傳感器隨即同步進行水土質量檢測,檢測數據實時顯示並上傳至物聯網平臺。

“這是一台基於物聯網的可移動環境檢測設備。”雲南省麗江市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木橋寧説,它能進入部分人類無法進入的區域,進行水的溶解性固體含量、土壤濕度、環境溫度和濕度等數據檢測。

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3月30日至31日在騰衝市舉行。來自全省16個州市的550余名參賽選手,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科技實踐活動、機器人競賽等多個類別的比賽中展開角逐。

“孩子們樂在其中。”木橋寧團隊的指導老師和紅新正忙著做賽前指導。他説,三位學生來自不同學校,因為共同的興趣走到了一起,平時利用週末在機器人探究興趣班上課。“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讓更多人參與環境保護。”

不少學生的研究靈感來源於生活。

“巡線模塊控制移動路徑,顏色識別模塊會判斷停車位置。”昆明市第一中學高一學生余伯浠和冉圳禹花了3個多月時間,自買材料、研究編程、組裝實驗,設計成一台集點餐、配餐、送餐一體的“過橋米線智慧上菜機器人”。

“這是一個播撒創新種子的過程。”余伯浠團隊的指導老師楊蓉説,創作靈感來自學生們平時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孩子們通過學習研究、動手實踐、反復探索,逐步把想法轉化為研究成果。”

通過基層賽事的選拔和推薦,本屆比賽共收到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880余項,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競賽項目290余項,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260余項,還有643幅少年兒童科幻繪畫。

蘭花就地保護調查研究、快遞分揀物流系統、自發電電動助力自行車……雲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介紹,參賽的創新研究項目涉及物理與天文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行為和社會科學等13個學科。

“環衛工人的工作很辛苦,我們想設計一款機器人來減輕他們的負擔。”騰衝市實驗學校學生釧高今年10歲,他的團隊經過近5個月的反復探索,設計出一台“城市環衛機器人”。“前面的是旋轉掃把,還有個靈活的機械臂可以撿起大塊垃圾。”他邊演示邊説。

在賽事公開展覽區,各類科技創新項目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詢問。參賽選手主動向人們介紹參賽項目或研究課題,不時回答觀眾的提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12歲的菊米都吉來自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第一小學,對家鄉的杜鵑花有著深厚的感情。去年3月以來,團隊三人在老師的指導下,分別前往白馬雪山海拔2600米至4200米的地方開展測量和記錄工作,進行高山杜鵑低海拔種植栽培探究。

“通過實地調查和專家講解,我們掌握了白馬雪山高山杜鵑的生長環境和分佈情況。”菊米都吉欣喜地説,“我們成功進行了高山杜鵑低海拔種植栽培實驗,希望今後可以看到高山杜鵑在更多地方綻放。”

近年來,雲南著力加強基層科技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引進發達地區專家智庫等方式加大創新研究項目培育力度,提升偏遠地區的科技活動及項目水平。普洱、曲靖、保山等州市陸續開展機器人聯賽,目前全省機器人聯賽覆蓋率達到93.75%。

國家科技前沿也是孩子們關注的重點。臨滄市第一中學高二學生楊睿的團隊歷時一年多,輾轉濟南、廣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等地採集數據,開展北斗衛星觀測站建設與數據分析研究。楊睿説:“這是個成長的過程,科學探索無止境,我們希望在實踐中推動創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