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新發展打造“首善樣本”——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按下“加速鍵”

2019-03-07 12: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創新發展打造“首善樣本”——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按下“加速鍵”

新華社記者 蓋博銘 張驍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既是北京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承擔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

截至2018年底,北京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1.2件,位居全國第一。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北京主導和參與的佔6項。北京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10.5%,輻射京外作用增長明顯……

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按下了一個個“加速鍵”,高質量發展理念逐步融入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創新成果涌現:成就“第一”美名

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主持的“先進納型衛星設計製造及應用”獲2018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納型衛星一直被認為是航天領域的顛覆性技術,過去的製造方式難以滿足壽命高、可靠性強的使用需求。“經過10餘年攻關,我們終於在新技術、新應用領域取得了突破。”尤政説。

世界範圍內首次在鐵基超導塊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我國首條完全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運行軌道線路、世界首臺通用型骨科手術機器人……在基礎科研、工程開發、市場應用等方面,北京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北京市主持完成的69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3成。

北京還在“2018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中排名全國第一;英國《自然》雜誌增刊《2018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對全球500個城市進行了評價,北京蟬聯全球第一。

“必須全方位推進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基礎研究,搶佔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許強表示。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一大批“大國重器”正在北京加快推進:蛋白質科學研究(北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通過國家驗收,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相繼成立……

破解發展“堵點”:迎來高速增長

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三城一區”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

中關村過去5年,企業研發投入持續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9萬件,是2013年的3倍;只佔北京市土地面積0.35%、有“高精尖結構新增長極”之稱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創造了北京近20%的工業增加值……

圍繞“創新”,北京不斷破解發展難題。

2015年,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一個孵化器裏成立,這是一家能夠“造火箭”的創業團隊。

“我們感受到軍民融合發展的巨大號召力,讓民營企業參與航天事業建設,可以更好地將高精尖技術在市場落地。”零壹空間戰略發展部總監舒煉説。

在中關村,創業團隊的註冊、融資、組隊等工作不出一條街就能完成。零壹空間在中關村完成“孵化”後,選址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公,與這裡的20余家航天民企及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同時,公司在深圳和重慶設立研發副中心,讓技術走出北京服務全國。

打造“創新中心”:加速轉型升級

北京市房山區過去以煤炭、石灰石等“黑白灰”傳統産業為經濟支柱,現在正努力發展高精尖産業以實現蛻變。

在北京竇店恒升牧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飼養中心內正播放著動聽的輕音樂,公司負責人吳連方笑稱:“這並非‘對牛彈琴’,而是給牛場製造舒緩的氛圍。”

有了科技手段,8位飼養員就能實現對4000多頭牛的精細化喂養。牛場還建設了儀器分析室、模擬消化室,並與高校合作成立科研實驗室。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産業結構的大背景下,低端落後的養殖方式已無法滿足産業發展需要,牛場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吳連方説,這種轉變需要“産學研用”形成合力。

帶柔順臂的機器人穿針引線,無人駕駛汽車在園區自由穿行,智慧頭盔給行人提供出行導航……在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記者看到大量即將走入人們生活的高科技應用,蘊藏著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能。

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施薇韻介紹,基地正著力打造現代交通、智慧裝備和醫藥健康等産業,力促核心技術成果産業化。

距離北京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目標只有不到2年時間,許強介紹,2019年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已部署218項工作任務和重點項目,將努力形成科技創新中心的制度優勢、領域優勢、人才優勢,開啟科技創新工作的嶄新篇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