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投身大灣區:多從大局方面考慮國家用心——訪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

2019-04-10 10: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香港4月10日電 題:投身大灣區:多從大局方面考慮國家用心——訪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

新華社記者 王旭

“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討論在香港很熱,説明這項規劃真正引發了香港人的興趣。”剛從北京回來的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頗有研究,原因之一是他工作的一大重點是引領香港商界、科技界到內地尋找發展和投資機會,大灣區正是他的研究對象。

“我跟協會成員説,看大灣區首先要從國家用心方面去考慮。”曾出任香港貿發局駐京代表的黃炳逢,很注重對國家發展戰略的觀察。“很多港人還不習慣從國家大局角度和戰略層面去思考,對大灣區規劃的領悟就缺乏深度,容易片面解讀。”

自香港貿發局駐京代表任上辭職,黃炳逢1993年起就在內地投資創業,他的事業起起伏伏,而最深刻的感悟就是:“一定要跟著大勢走,大勢首先就是國家發展方向、國家發展戰略。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需要實實在在去研究,去抓住機遇。”

在他看來,大灣區建設既承擔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重任,也為港澳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單純講開放,廣東九城市自己也能搞,為什麼要拉上港澳?既是看到港澳有自己的優勢、特點,更是讓粵港澳先行一步,探索更有質量的開放模式,在不斷開放中達到深度融合。”

正是從國家全面開放的佈局出發,黃炳逢對協會成員、對公司客戶介紹大灣區規劃時,強調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放眼未來,抓住趨勢帶來的機會:“大家都想得到最好的發展機會,但不能像過去那樣老想著去搞地皮。爭地盤的概念要弱化,相互協調更需要強化。”

黃炳逢認為,未來是科技突破及其帶來的業態改變。香港給人的印像是金融業發達、房地産發達。而現在不少商家去做風險投資,願意投入初創企業,這就是潮流在變。

黃炳逢特別希望大灣區各地制定的具體措施産生創新模式和突破點,有實際的項目和個案可以拿出來,形成真正跨城市、跨産業以及人、財、物融合的創新模式。

黃炳逢擔任會長的香港內地經貿協會,多數成員是專業人士,也包括在內地發展的中小企業代表和年輕人。他與一些會員也在嘗試整合一些産學研的資源,對接香港和大灣區一些城市的大學、科技企業、地方政府和專業團體,探索形成跨地域的項目、資金、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創新合作模式。

一年有多半時間在內地度過,黃炳逢對國家的發展非常了解,也非常自豪,對大灣區建設能助推國家開放十分期待,他希望內地城市大膽嘗試以新模式與港澳地區對接,包括資金、人才、行業準入、企業落戶、金融合作等。

“誰能率先在開放上大膽突破,誰就能在發展上領先一步。”黃炳逢希望大灣區的內地城市能容許港澳機構管理某些項目,引進管理經驗和人才。“那將會是大膽的嘗試,能夠將香港成熟的城市規劃、市政管理等直接引入,讓內地城市快速成長起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