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三大平臺感悟三個關鍵字——從相融到相通的粵港澳大灣區必將達濟天下

2019-04-13 07:28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4月以來,橫跨珠江東西兩岸的新通道南沙大橋建成通車;《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方案》獲批同意;《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正式簽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不到兩個月,一大波灣區發展的紅利已競相釋放。

粵港澳大灣區,世界四大灣區之一,卻有著其他灣區都沒有的特殊情況——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法律和貨幣,差異激發出了神奇的化學反應。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大自貿片區平臺全面合作,成為灣區發展的先行者。“融則通,通則達”,大灣區的發展始於融,在於通,精於達,《規劃綱要》已為我們描繪出宏偉藍圖,如何為他點染絢爛色彩?三大平臺,三個關鍵字,就是奇妙的畫筆。

融:三地融合,制度科技創新先行

創新是前海的根與魂。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前海通過産業創新升級與港澳深度融合發展,截至2018年年底,累計註冊港企總數已突破1萬家、註冊資本突破1萬億元,成為粵港澳合作最緊密、最成功的區域之一。

成績單的背後,是前海推出的一系列加強三地合作的制度創新舉措,其中一大亮點是,讓法治先行,創造完備的營商環境。

早晨6點多,港籍調解員徐晶從香港乘早班車趕往前海法院,處理一起涉港商事糾紛案件,經過她半天的艱苦努力,包括香港被告在內的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和解。這是前海法院218名特邀調解員一次日常的“調解之旅”。

《規劃綱要》中提到,堅持用法治化市場化方式協調解決大灣區合作發展中的問題。“前海法院創新國際商事糾紛化解機制,聘請特邀調解員,特別是港澳臺籍調解員,讓三地非訴訟糾紛調解更靈活,為三地融合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推動力。”前海法院審判事務處調研宣傳中心主任謝雯説。

調解只是前海法院眾多工作中的一部分,更是前海制度創新中的滄海一粟。前海在國內首創法定機構區域治理模式、首創“五位一體”的廉政監督體系、首創“港籍調解”與“港籍陪審”制度;率先利用大數據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對區內10多萬家企業完成信用查詢和“企業畫像”,等等。

後起之秀的廣州南沙,也有一份驕傲的成績單:2018年共新增105項改革創新成果,其中17項在全國複製推廣,16項在全省複製推廣,31項在全市推廣實施,19項創新案例入選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三週年30項最佳制度創新案例。

《規劃綱要》中對南沙提出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的要求,南沙人深知責任重大,如果説有一條主線能串起全面合作發展,那就是創新。制度創新引領,科技創新推動,南沙建設國際科技産業創新樞紐,引進香港科技大學,與中科院合作打造廣州南沙科學城,搭建了一系列科技創新平臺。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2007年1月正式落戶廣州南沙,是香港科大面向國內最重要的技術成果轉化平臺;年收益11億元的廣州晶科電子公司,整個研發團隊都來自香港科技大學。

廣州南沙區區長董可説:“粵港澳大灣區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不突破,不改革創新,就無法完成粵港澳三地的有效融合。”

3月26日,澳門企業跨境辦公試點樓宇——橫琴總部大廈正式揭牌,當天共有首批10家澳門企業簽約入駐,作為全國首個跨境辦公試點樓宇,橫琴利用自己的空間載體,解決澳門企業在澳發展空間有限、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所有澳門跨境企業稅收都歸澳門所有。這是不是一本入不敷出的融合賬本?面對質疑,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説:“目前,跨境辦公是橫琴獨有的,橫琴承擔著對澳服務的責任。跨境企業租用寫字樓,橫琴有租金收入;他們吸收內地人才,解決了內地就業問題;人才聚集起來後,橫琴的服務業也會加快發展。”

中山大學副校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認為:“這裡是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絕佳試驗田。”

通:融會貫通,人才交流讓心更近

在廣州南沙“創匯谷”,會集了來自港澳的青年創業者。六韜文化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榮燦就是其中一員,2018年6月到南沙實習的他,12月就成功在“創匯谷”註冊公司。“《規劃綱要》發佈後,港澳青年有走進大灣區的強烈意願,選擇什麼樣的落腳點顯得至關重要。”陳榮燦説。

“‘創匯谷’就是服務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一站式平臺,能讓他們安心執業的落腳點。”廣州市南沙區青年聯合會主席高飛介紹,這裡整體面向港澳青年免費開放,建成青創孵化基地、青年創業學院、青年創意工坊,開闢“香港青創空間”“澳門青創空間”“葡語系國家商品展銷暨青年跨境電商創業孵化綜合服務平臺”等特色功能區,提供商事登記、人力資源、知識産權、法律顧問等“十項全能”服務體系,設立廣州南沙政務服務中心港澳青創分中心,實現了商事登記即來即辦。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選擇來這裡創業、工作、生活。

珠海橫琴地處珠江入海處,珠江水攜帶大量泥沙在磨刀門水道淤積,使海岸逐漸升高,岸線向外延伸,形成典型的濱海灘塗地貌,在這裡將建設廣東珠海橫琴國家濕地公園。項目的設計方——華眾聯創設計顧問(橫琴)有限公司,是內地首家三地聯營形式的設計顧問機構。三地聯營設計對高效整合三地濕地建設理唸有著天然的優勢。華眾聯創與澳門大學等多家機構的科研人員多次聯合實地考察,判斷出這裡是珠江口僅存的最大面積的大苗紅樹樹種自然生長環境。

在方案設計招標任務之外,粵港澳三地設計師為橫琴政府部門提供了關於濕地公園中紅樹林産學研基地建設的建議方案,貢獻了三地工程師們的智慧。華眾聯創的總經理閆澍對灣區的融通有著自己的見解:“工程技術的整合將推動社會融合併彌合社會的差異。”

融則通。如果説基礎設施建設是硬連通,提供公共服務是軟連通,那麼,三地人的心意連通則是“通”中要義。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橫琴視察時強調,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産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規劃綱要》對珠海橫琴的定位是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在楊川看來,深度合作中,社會和民生的深度合作十分重要:“吸引人,吸引高端的人到這裡來,橫琴才會有發展。”橫琴將打造“澳門新街坊”,即集居住、養老、醫療、衛生為一體的民生社區,參照澳門社區建設的相關標準和規範提供公共服務。社區主要面向澳門,澳門居民在這裡將享受與在澳門同質的服務,如享受澳門醫保政策,幼兒園、小學和衛生服務站都由澳門特區政府牽頭制定落地方案。當在港澳居住、在內地學習上班成為常態,在前海、南沙、橫琴定居已不再遙遠。

達:達濟天下,合力引領對外開放

嶺南文化有其獨特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廣東人深知“引進來,走出去”的魅力。

行至廣州南沙,隨處可見小馬智行無人駕駛汽車穿梭于大街小巷。這裡是全國首個為無人駕駛汽車開放道路提供應用場景的地方。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區委書記蔡朝林回想當初將小馬智行引進南沙的場景,仍歷歷在目。2017年9月,蔡朝林在矽谷考察過小馬智行的美國辦公室並試乘了公開道路測試的無人車,他深知AI智慧成熟發展,資金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要提供可供實際操作的空間。“富有國際視野的南沙可以做到!”小馬智行將中國總部落戶南沙後,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則,自動駕駛車輛經歷了嚴格測試,打磨出來的人工智慧系統比美國加州穩定運行時的技術水平更上了一個臺階。

這只是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開放發展路徑的一個縮影。三地融合是起點,打造世界級城市圈,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爭力、更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拓展新空間,才是國家賦予大灣區的歷史使命。

誕生於澳門、成長于橫琴的外資(臺港澳)企業“跨境説”,2015年入駐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孵化。幾年間,最初14人的澳門人團隊,已發展成為擁有160多人、集聚三地人才的公司。這個全球第二家、國內唯一一家從事Saas雲計算反向電商的企業,集聚了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諸多技術。依託珠海橫琴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借助澳門商務優勢,“跨境説”與葡萄牙、巴西、佛得角等國的重要電商平臺、商會共同發起跨境説引進來數字中樞服務,積極佈局國內各地和“一帶一路”葡語系國家地區,構建起國際互聯互通的生態體系。

今年2月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指出,要加快推進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在深圳前海,多家粵港澳三地的聯營律師事務所正在為這一目標而努力。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充分利用聯營優勢和地域優勢,聯合前海“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合會、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等協會平臺,重點打造涉外商事糾紛的調解平臺。該聯營所的主任合夥人舒衛東律師説:“我們有責任發展涉外法律服務,保障和服務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記者 陳旭 吳春燕 嚴聖禾 王忠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