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斗”定位、精準鋪軌、機器手臂組裝:京雄城際深藏智慧“基因”

2019-04-16 19:2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題:“北斗”定位、精準鋪軌、機器手臂組裝:京雄城際深藏智慧“基因”

新華社記者丁靜、齊中熙

用電腦建模率先“數據開工”,用“北斗”對機車精準定位,用機器手臂代替人拉肩扛……記者16日從京雄城際相關建設單位了解到,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交通項目,京雄城際在設計、施工階段就引入大量智慧化元素,集中展現近年來我國高鐵建設的先進成果。

——用電腦建模率先“數據開工”

運用“電腦場景模擬”和“模塊化建造”讓傳統的鐵路建設如虎添翼,讓京雄城際這條未來的“智慧高鐵”具備“更強大腦”。

比如,充滿科技色彩的京雄城際雄安站“從頭到腳”都是數字化的産物。據介紹,該站從設計到施工直至交付運營,鐵路部門將全程採用智慧設計理念、智慧建造技術,通過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建築信息模型(BIM)等先進技術,將雄安站打造成為中國鐵路客站創新發展的標誌性工程。

去年底,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段電氣化工程已經全面開工。開工前,所有的建築信息模型就已經基本搭建完畢,大到接觸網鋼柱組立,小到每個信號線路的佈局走向,建設者早已心中有數。

——用精準定位實現精準鋪軌

15日上午9時28分,在京雄城際鐵路李營段施工現場,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段)鋪軌工作正式開始。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鋪軌作業,建設者採用了國內鋪軌作業領先的運輸調度智慧化控制平臺,實現了鋪軌作業運輸調度指揮信息化、機車運行監控實時化、施工安全管理系統化、統計分析自動化四大目標。

據中鐵十二局集團項目部調度中心負責人董傳波介紹,通過在機車上安裝車載定位系統,同時嵌入國內自主研發的“北斗”定位系統,京雄城際在實際鋪軌作業中,能夠精準定位機車在線路上的行進位置。建設者還在機車前後方安裝上攝像頭,實時傳輸機車運行的畫面和行駛速度,確保鋪軌作業安全、高效。

“我們在起點建了一個調度中心,採用全新的智慧化裝備,每個車上都安裝了定位裝置,現場什麼情況在監控屏幕上一目了然。”中鐵十二局鋪軌項目部負責人王秀鵬説。

——用機器手臂代替人拉肩扛

“傳統鋪軌要先從運輸機械上卸軌,再人工鋪設。這次我們引入了具備‘運輸+推送’功能的長軌運輸一體機T11。這種機械可以把500米鋼軌拽出來直接鋪設在線路上,實現‘一步到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京南工程項目管理部副主任鄧寅傑説,這樣不僅節約了時間,還破解了現場沒有鋪軌基地的難題。

在接觸網施工過程中,建設者也不像以前那樣通過人拉肩扛、每個環節都在工地上完成。據中國鐵建電氣化局京雄項目技術人員介紹,京雄城際所有的高鐵接觸網關鍵設備均在工廠內生産,到工地之後進行模塊化組裝,很多設備的安裝以機器手臂代替人工,大大節約了工時,提高了效率。

京雄城際鐵路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建設者們正努力將京雄城際打造成中國鐵路創新發展的標誌性工程,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有力運輸服務保障。預計9月份京雄城際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同步開通運營後,北京和河北雄安新區之間可實現30分鐘通達。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