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記者來信:黑土地黃沙漫天不可小視

2019-04-19 15:5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4月19日電(記者陳俊、劉碩)記者近日在吉林中部地區採訪春耕備耕時,一場最大風力超過8級的大風席捲廣袤的黑土地。黑土地上風沙狂舞,儼然一幅沙漠戈壁的圖景。雖然這樣的景象並不常見,但黃沙漫天仍然暴露出黑土地上存在的隱憂。

黑土地為啥會黃沙漫天?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部分農民和基層農業幹部,他們表示,一方面是因為近期當地降雨較少,氣候乾旱,再加之春耕之前農民整地,表土較松,與大風因素疊加就形成了風沙。但另一方面,傳統的“掠奪式”耕種方式和植被破壞等深層因素也不可忽視,土壤退化和農田防護林帶弱化現象必須引起關注。

“小時候這邊都是樹林和濕地,後來全都被開墾了,濕地沒了,小氣候破壞了,降雨也沒以前多。”一位吉林中部産糧大縣的農民對記者説,隨著地表原有的林木逐漸被玉米等作物替代,植被對水土的保護功能逐漸消退,風擋不住,水留不住,生態逐步惡化。

採訪中不少人都提到了長期以來人們對黑土地進行的“掠奪式”耕作。為了增産,一些農民長期養成過量使用農藥化肥透支地力的耕作習慣,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黑土層逐漸變薄,原本肥沃的黑土地一點點變成“焦黃”的面容,“攥一把能出油”的好土質不復存在。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農田周邊原有的防護林帶已經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不成帶,也不成網,防風、固土、涵養水源等功能不能充分發揮。一些基層幹部説,雖然修復防護林帶有相關政策支持,但資金使用、栽植管護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困惑,快速推進尚存難處。

值得期待的是,基層幹部和農民也意識到了“黃沙漫天”並不是黑土地應有的氣質。目前,秸稈還田覆蓋保護性耕作等有利於防風固土和提高黑土有機質含量的耕作方式正在逐步擴大覆蓋面,越來越多農民也開始採取“減藥減肥”的綠色耕種理念。在一些地方,農田防護林帶修復也在逐步推進。

保護黑土地,時不我待。樹苗從栽植到成林,並且具備防風功能,一般需要數年時間,完善防護林帶工作必須抓緊抓實。黑土地的有機質破壞容易恢復難,如不及時強化保護勢必會加速退化。我們期待,具備保護黑土地意識的農民越來越多,先進耕種模式的推廣再快些,農田防護林帶修復程度再提高些。唯有如此,才能讓黑土地不再毫無防備地面對大風的侵蝕,讓寶貴的黑土資源得以永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