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脫貧一線的青春最絢麗

2019-05-03 18:5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5月3日電 題:貴州:脫貧一線的青春最絢麗

新華社記者駱飛

“五一”假期,很多上班族都會帶著家人外出,享受難得的“親子家庭時光”。然而在貴州貧困山區,許多扶貧幹部不得不“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堅守在扶貧崗位上。

“當前決戰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鄉里扶貧工作更是時間緊、任務重,還要‘啃很多硬骨頭’,實在無法顧及家人。”談到扶貧,王慶宇話語中有對家人的愧疚,更透著對扶貧工作的責任與擔當。

王慶宇工作的地方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董地鄉,是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全鄉11個村中10個是貧困村,其中有6個是深度貧困村,2014年這裡貧困發生率曾高達37%。

在村裏走訪時,記者看到,經過多年的精準幫扶,這裡減貧成效顯著,從人居環境到交通設施,扶貧工作不斷轉化為百姓的獲得感。但由於基礎薄弱、貧困程度較深,目前仍有一些“短板”亟待補齊。

“産業發展是全鄉脫貧的重點和難點,搞扶貧産業,既要‘接地氣’也要有‘市場意識’,才能充分調動百姓積極性,並保障銷售。”談到扶貧,王慶宇的思考很多,但在鄉里,今年30齣頭的他還是扶貧戰線上的一名“新兵”。

2016年,原本大學本科畢業後一直在董地鄉農村信用合作社工作的王慶宇,通過納雍縣扶貧特崗的招募考試正式參與農村一線扶貧工作。那年,全縣共招聘509名像他一樣的大學生“扶貧特崗”人員,全部下派到村參與扶貧。

有活力、有幹勁而又能吃苦耐勞的王慶宇,一直用行動證明著自己。“比起在信用社的工作,扶貧特崗屬於典型的‘錢少事多’。但這裡是我的家鄉,這些年精準扶貧讓家鄉逐漸擺脫貧窮,作為年輕人能參與其中,特別有意義。”王慶宇説,自己工作時間不長,卻收穫了比同齡人更豐富的經歷。

從危房改造政策到農村低保戶評定標準,從貧困戶致貧原因到因戶施策幫扶措施,從通村路建設進度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規模……對鄉里的扶貧工作,王慶宇可謂是瞭如指掌。

2017年,王慶宇從一名普通的扶貧工作人員被提拔為董地鄉扶貧工作站的站長。然而,職位的調整並不意味著工作會輕鬆些,在王慶宇看來反而是責任更大。

王慶宇説,扶貧工作事無巨細,自己既要從整體上把握,還要解決所幫扶村組、貧困戶的具體問題。他清楚地記得在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時的那段特殊經歷。

“尤其搬遷當天,從淩晨開始忙碌,接電話接到‘耳鳴’,除了協調,還要幫群眾搬家,樓上樓下不知爬了多少趟,最後簡直累癱在地上。”王慶宇説,雖然辛苦,但看著百姓們如願搬進新居,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感恩,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由於時間和精力大多放在了扶貧上,王慶宇屬於家人的時間少了。作為丈夫,家需要妻子撐著;作為父親,孩子和他不親近;作為家裏唯一的兒子,父母生病卻無法及時照顧……每每談及,這位年輕而堅毅的扶貧幹部也會流淚,看似“柔弱”卻顯溫情。

王慶宇説,從事扶貧工作,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但把最美好的年歲融入貧困山區的發展中,是自己無悔的選擇。在貴州脫貧攻堅一線聚集著越來越多的像王慶宇一樣的年輕人,年輕是他們最顯著的“標簽”,但也是基層最活躍的“青春力量”,他們選擇在大山裏找尋人生價值的“坐標”,構成了扶貧一線最絢爛的“青春風光”。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