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第一塊冰到最美的冰,讓記憶留存——訪首都體育館園區設計總負責人唐佳

2019-05-14 11:2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 題:從第一塊冰到最美的冰,讓記憶留存——訪首都體育館園區設計總負責人唐佳

新華社記者姬燁、汪涌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映襯下,建於1968年的首體體育館煥發出嶄新活力。作為冬奧會兩大備受關注的項目——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的舉辦地,我國歷史上第一座人工冰場正在打造“最美的冰”。改造過程中,如何傳承歷史,如何突出綠色可持續,如何給首體賦予多維度社會價值?來自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首都體育館園區設計總負責人唐佳向記者娓娓道來。

承載並見證歷史

從舉辦中美“乒乓外交”,到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保護名錄,再到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主賽場,在建成後的50多年裏,首體承載了太多歷史。為滿足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需要,首都體育館曾進行大規模改建。北京冬奧會,首體將承擔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比賽任務,而恰巧這兩項都是中國的優勢項目,我國冬奧歷史上大部分金牌都是在這兩個項目上取得的。從這個角度看,首體又將在未來見證更多歷史時刻。首體園區的再一次改造工程于去年底全面開工。

“(首體)在各個年代都承載了不同的特點,在(20世紀)60年代建設的時候,中國那會兒還沒有冰上場館,當時在沒有任何歷史設計資料的情況下,這個館的適用性和功能合理性在幾十年中得到了歷史的驗證。後續的改造對原有的基礎架構並沒有實質性突破,這是因為它的功能還是非常合理適用的。”唐佳説。

北京冬奧會首體場館群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改造後,這裡將形成首都體育館1個競賽場館,首體綜合館、首都滑冰館、綜合訓練館3個訓練場館,以及運動員公寓和賽事中心,共6個主要建築為核心的運動園區。整體改造按照“傳承保護、立足賽後、確保賽時、綠色科技”的思路,如今的首體改造團隊中整合了各方面的專業團隊,包括建築師、結構工程師、設備工程師、機電工程師、室內設計師、燈光設計師、景觀設計師等,目的就是通過全過程設計來貫穿這一思路。

讓記憶留存

唐佳介紹説:“首都體育館1968年建成,2008年奧運會承擔了排球比賽的任務,本次冬奧會再次利用,本身就是奧運遺産傳承的一部分。應該説2008年的改造是對首體基礎功能的一次大升級,例如對主體結構的整體加固,對內部無障礙系統的補充,對消防系統的整體提升,這些都為本次冬奧的賽事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次冬奧改造,重點圍繞園區功能的完善,冬奧兩項冰上賽事兩小時內冰場功能轉換難題、打造最美的冰,內部環境體驗提升、賽後功能的使用幾個方面。”

在唐佳看來,傳承首體歷史是整個改造項目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設計裏面如何傳承和發揚原來的歷史脈絡,給它融入更多生命力,是設計的難點,但也是能夠出彩的亮點”。

對於傳承保護,唐佳認為首先是風貌保護,就是讓大家對這個場館的記憶永遠是那樣,因此主體結構儘量沿用2008年奧運改造的現狀,保護和修繕外立面。“首體園區經過50多年的歷史變遷,園區內散亂建築比較多,從風貌保護的角度看,本次改造將拆除園區內各年代建設的散亂建築,形成以6棟主要建築為核心的總體格局,大面積增加景觀綠化空間,開發地下空間整合園區能源中心並解決機動車停車問題。”

其次,通過新技術保留一些原有的墻體和地面材料,讓人們感受到遺存的痕跡。除了對原有材料的利用,本次改造也注重對場館節能措施的提升,對場館保溫系統、門窗系統進行很多升級,通過智慧化能源管理也讓場館更加節能。此外,還從“海綿城市”角度出發,對場館的雨水調蓄進行改造。

再次,改造過程中也會將原來的老照片等“有回憶”的東西保留下來,以一種新方式呈現出來。“原來首體一層走廊裏有一圈,裏面都是不同年代演唱會的實景照片,我們會選取適當的地方做新的展示。我們還可能在一些景觀裏設置跟這座場館有關的歷史大事件地標設計,希望能夠把(關於首體的)記憶更多地留存下來”。

用技術喚起新活力

唐佳坦言,本次冬奧改造,花滑和短道兩個比賽項目的功能轉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主要在於兩個比賽對冰面的溫度硬度要求不同,要在2個小時完成這個轉換,需要對製冷量、冰面構造進行特殊考慮。”為此,他們正在改造冰場構造及制冰管線排布,增加製冷機組。

內部軟環境的提升是本次改造的一大亮點。花滑比賽是冬奧會最美的冰上運動,首體正通過最新的聲光電技術打造“最美的冰”。唐佳説:“這是我們設計上一個重要的亮點,現在還是個秘密,要到賽時才能揭曉答案,現在能透露的就是,我們會利用場館的現有格局,在賽時採用一些聲光電新技術,比如目前的音響,是按照音樂廳的場景來設計的。”

此外,觀眾座席的改造也更加人性化。“因為原有場館是(20世紀)60年代設計的,觀賽視角並不是特別好,因為看臺坡度比較緩,前後排的視線角度相對差一點。這次座席佈置考慮採用前後排錯位的方式,讓觀眾視角有比較大的提升”。

唐佳説,本次首體改造並不是完全為了冬奧會考慮,實際從賽後利用的角度來進行。除了承辦賽事,首體還將作為全民健身和推廣普及冰上運動的場所使用,因此本次改造需要賦予首體多維度的社會價值。

他舉例説,這次專門擴充了運動員更衣區,不但考慮奧運需求,也為今後舉辦大型冰球賽事等提供了保障;媒體區、賽事管理區也改造為開放式的大空間形式,採用預製成品隔斷進行靈活劃分,滿足了賽後多功能轉換的需求。

奧運場館的改建是一個漫長的設計、審核、再調整、再設計的過程,需要滿足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組織以及各運行層面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唐佳説有兩點讓他印象深刻。一是國際單項體育組織一直在強調,改造要圍繞運動員體驗,比如為了提升運動員更衣區的私密性,改造時專門將更衣室和其他功能通道分割開來。二是改造也特別注重媒體轉播的考量,比如在提升運動員更衣區私密性的同時,運動員熱身區等場地,在賽時將對媒體開放,從而達到更好的轉播效果,場館的燈光照度都將提升到高清轉播的照度要求。

據了解,整個首體場館群計劃于2020年竣工,並於當年迎來冬奧測試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