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82461元

2019-05-14 11:44 來源: 統計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比上年增加8143元,名義增長11.0%,增速比2017年提高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8.7%。

分四大區域看,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分別為93253元、75755元、68969元和65411元,同比名義增長率分別為10.0%、10.9%、12.7%和9.9%。最高和最低區域的平均工資之比為1.4,與上年持平。

分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47678元,金融業129837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23343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9倍、1.57倍和1.5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36466元,住宿和餐飲業48260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55343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4%、59%和67%。

從增長速度看,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採礦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增長率分別為17.2%、14.4%和13.1%。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農、林、牧、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增長率分別為-0.1%、4.6%和5.5%。全部19個行業門類中,有6個行業的平均工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分登記註冊類型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外商投資企業99367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2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是集體單位60664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4%。

從增長速度看,聯營單位年平均工資的增速最高,增長17.3%;股份合作單位增速最低,增長8.2%。除聯營、有限責任公司、其他內資、港澳臺商企業以外,其餘類型單位的平均工資增速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附注

1.指標解釋

(1)單位就業人員:指在本單位工作,並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

(2)工資總額:根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金、住房公積金等個人應繳納部分。

(3)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計算公式為:

2.統計範圍

城鎮地區全部非私營法人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商投資經濟等單位。工資統計是統計單位的就業人員,而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範圍內。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全國共調查約167.5萬家,就業人員1.73億人。

3.調查方法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企業一套表統計調查制度》和《勞動工資統計調查制度》,對城鎮非私營單位工資統計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

4.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劃分方法

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5.行業分類標準

工資統計的行業分類標準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執行。

6.上年基期數據以正式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18》為準。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