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杭州:“斑斕地圖”展示絲綢古道上的色彩流動

2019-05-22 17:5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5月22日電(記者 馮源)在中國絲綢博物館21日開幕的“斑斕地圖——歐亞300年紡織品染色史”展覽上,展示了一張標有24種天然染料的地圖。

據介紹,為了染出同樣的顏色,古代的染匠會因地制宜,使用不同的染料。例如在歐洲,木犀草作為黃色染料,而在伊朗,黃花飛燕草則是黃色染料。當然也有殊途同歸的地方,該館副研究館員劉劍告訴記者,歐洲用菘藍,東亞用蓼藍,東南亞和南亞用木藍和馬藍,但都是為了製作靛青染料。而同樣的單寧染料,在絲綢之路上它的原料並不一致,有石榴皮、核桃皮,還有鹽膚木、五倍子。

在展覽上,一件藏于北京故宮的黃地印花呢,看似普通,上面的染料卻來自歐亞大陸的東西兩方,作為黃色染料的木犀草來自歐洲,作為紅色染料的蘇木則來自東南亞或者中國的華南,文物科技就是這樣揭示了絲綢古道上的色彩流動。

而在來自土耳其的一件彩色花卉紋絨毯上,研究人員用液相色譜質譜聯合分析的方法,更是發現了來自美洲大陸的染料——美洲胭脂蟲,它是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進入歐洲的。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研究員介紹説,儘管在化學染料出現後,天然染料使用量大為減少,但是它代表了紡織服裝業的一大傳統,同時也符合當代人追求天然環保的風尚。“其實許多天然染料還可以作為食用色素,在化粧品和食品中使用。在一些國家,天然染料也是農民廣泛種植的經濟作物。近年來,國際上對天然染料的研究蔚然成風。”

這一展覽是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辦的首屆天然染料雙年展的一個項目,雙年展包括了研討會、論壇、工作坊、集市等活動,吸引了多個國家的天然染料研究者、工匠和藝術家參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