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天空越來越藍、江海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美——數讀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19-05-31 07:4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天空越來越藍、江海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美——數讀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新華社記者高敬

生態環境部近日正式對外發佈《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進一步下降,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達到“十三五”規劃序時進度要求。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日前在解讀報告時説,我國天空越來越藍、江海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美。

天空越來越藍

公報顯示,2018年,空氣質量穩步改善,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9.3%,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

由於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連續幾年實現達標,退出了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的行列。但汾渭平原近幾年空氣質量堪憂,甚至有的城市空氣污染不降反升,成為新的重點區域之一。

柏仇勇説,去年開始大氣排名城市由原來的74個重點城市擴展至169個;空氣質量區域評價範圍擴大調整為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重點更加突出。

從三大重點區域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50.5%,比2017年上升1.2個百分點,是三大重點區域中,空氣質量超標天數最多的地區。

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74.1%,比2017年上升2.5個百分點。汾渭平原11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54.3%,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藍天保衛戰的不斷推進,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已經超過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而汾渭平原仍然是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較多。

江海越來越清

公報顯示,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Ⅰ至Ⅲ類比例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説明“好水”越來越多,“壞水”越來越少。

從重點流域看,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水質為優,長江、珠江流域和浙閩片河流水質良好,黃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為輕度污染,海河和遼河流域為中度污染。

《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日前也同步發佈。柏仇勇説,這是機構改革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職能整合到生態環境部之後,首次由生態環境部發佈全面反映我國管轄海域生態環境狀況的公報。

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整體穩中向好。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點位比例同比提升了6.7個百分點,管轄海域夏季符合一類海水水質面積同比增加約2萬平方千米,劣四類海水海域面積同比減少450平方千米。

“這與近年來我國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以及採取的有效舉措是密不可分的。”柏仇勇説。

公報顯示,污染海域主要分佈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江蘇沿岸、長江口、杭州灣、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相關部門對57個區域開展了海洋垃圾監測。海洋垃圾密度較高的區域主要分佈在旅遊休閒娛樂區、農漁業區、港口航運區及鄰近海域。

記者注意到,不論是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還是海底垃圾,塑料袋、塑料瓶等塑料類垃圾數量都是最多的,佔海洋垃圾的八成左右。

生態越來越美

公報顯示,2018年,生態環境質量“優”和“良”縣域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例由42%提高到44.7%,“一般”比例下降0.7個百分點,“較差”和“差”比例下降1.9個百分點。

經初步核算,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約4%,超過年度預期目標0.1個百分點。

生態越來越美的背後,是我國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的不懈努力。

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生態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資金2555億元。我國初步劃定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和寧夏等15個省份生態保護紅線;開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嚴肅查處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問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工程;整體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成造林綠化1.06億畝;恢復退化濕地107萬畝,56處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總體良好……

報告也指出,2018年全國已發現5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213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的成效並不穩固,稍有鬆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柏仇勇説,要保持定力,扎紮實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鞏固生態環境質量向好態勢,為人民群眾提供越來越多的優質生態産品。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