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苗山脫貧影像志——木耳種植助苗寨脫貧

2019-07-07 19:2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駐村第一書記韋桂華(中)和扶貧工作隊員黃鼎業(左)、陳令賢在展示剛剛採摘的木耳(7月6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陳令賢(右)在採摘木耳(7月6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駐村第一書記韋桂華(中)和扶貧工作隊員黃鼎業(左)、陳令賢前去採摘木耳(7月6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村民展示采收的木耳(6月20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村民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在搭建大棚(6月2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貧困戶梁玉金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搭建大棚(6月2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貧困戶吳妹花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採摘木耳(6月18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村支書吳玉黨搬運剛剛采收的木耳(6月18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貧困戶吳妹花(左)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搬運木耳(6月18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駐柳空軍部隊駐黨鳩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劉斌(左)在木耳種植基地裏工作(6月20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發(龍傑 攝)


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駐柳空軍部隊駐黨鳩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劉斌(左)查看木耳生長情況(6月20日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發(龍傑 攝)


這是桿洞鄉黨鳩村(6月18日無人機拍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挖掘機在黨鳩村木耳種植基地建設工地施工(4月18日無人機拍攝)。

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是一個位於黔桂兩省區交界大苗山腹地的深度貧困村,共有400多戶,其中380多戶屬廣西。由於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勢原因,經濟發展緩慢,目前還有117戶是貧困戶。

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當地黨委政府在後援單位駐柳空軍部隊和柳州市魚峰區政府的援助下,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産業,建設一個佔地30畝、種植規模達15萬棒的木耳産業基地。目前,先期種植的第一批1萬棒木耳已經迎來了采收期。2019年下半年,産業基地全部建成投入生産後,可帶動100多戶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增加收入,儘早拔除窮根。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4.3.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志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