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教育部介紹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的政策措施及資助工作開展情況

2019-07-11 21:57 來源: 教育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時間:2019年07月10日 18:00
  地點:蘭州大學逸夫生物樓報告廳
  主持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
  出席人員: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陳希原,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建斌,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 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海燕,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 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迅
  內容:介紹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的政策措施及資助工作開展情況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主持發佈會。(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續梅:

各位嘉賓,各位記者朋友,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教育部今天在蘭州大學舉行的這場新聞發佈會。這也是教育部以“落實全教會、奮進迎華誕”為主題的第七場“1+1”新聞發佈採訪活動。我們今天走進甘肅,來共同關注學生資助工作。

現在已到7月,高招錄取進入到錄取階段,這個階段對於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和家長來説,可能心裏還多少有點不踏實,就是孩子上學的費用到底能不能落實。那麼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是要給大家吃一個定心丸。我們國家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可以做到“應助盡助,應貸盡貸”,學生們上學前不用發愁,報到時也不用發愁,正式入校以後,正常開始學習,也不用發愁,完全可以踏踏實實地完成學業。

我們今天請來多位嘉賓,為大家介紹具體的政策。出席今天發佈會的嘉賓有:教育部財務司趙建軍副司長,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陳希原主任、馬建斌副主任,蘭州大學嚴純華校長,還有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海燕女士,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李迅副廳長。下面首先有請趙建軍副司長介紹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主要內容。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介紹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主要內容。(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 趙建軍:

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大家旅途勞頓,辛苦了。感謝大家不遠千里來到甘肅,來到蘭州大學。現在正值高考志願填報及錄取時期,我們在一所地處西部的著名高校,召開學生資助工作新聞發佈會,具有特殊的意義。為了幫助即將升入大學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面了解國家的資助政策,解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家長經濟上的後顧之憂,下面我以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建設情況為重點,介紹我們國家當前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我想,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五個數字來概括。

“一”,是指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我國已經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正如主持人剛才介紹的,在高等教育階段,我們實現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不愁”:一是入學前不用愁,帶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向當地的學生資助部門申請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用來繳納學費和住宿費,上學期間的利息由國家負擔。中西部地區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還可以申請新生入學資助,獲得路費補助和短期生活費補助。二是入學時不用愁,大學新生報到現場都會開通“綠色通道”,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孤兒、殘疾或者其他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手續。

三是入學後不用愁。入學後,高校學生可以按照規定申請享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困難補助、學費減免、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補償、應徵入伍國家資助、退役士兵學費資助等各項資助政策。學生在校期間或畢業時如果入伍,還可以申請學費的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在此,我希望全國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家長們記住“三不愁”,更要做到“三不愁”。在我們國家,只要你學習成績優異,能夠考上大學,就絕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不能上學。在上大學的路上,經濟困難不是攔路虎。

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建設一直在路上。目前我們正在會同財政部落實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和“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的有關工作,工作方案已經過6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7月2日教育部、財政部已經印發文件,部署實施。

這裡面有幾項主要內容:一是增加高職院校國家獎學金名額。從今年起,我們將把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名額由過去5萬名增加到6萬名,增加的1萬個名額全部用於高職院校學生,獎勵的標準是每生每年8000元。二是擴大高職院校國家勵志獎學金覆蓋面。從今年起,將高職院校國家勵志獎學金覆蓋面提高10%,即由目前的3%提高到3.3%,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5000元。三是擴大高職院校國家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將高職院校國家助學金覆蓋面提高10%,平均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同時,將同步提高普通本科學生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

四是從今年起,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用於獎勵中等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每年獎勵2萬名,獎勵標準為每人6000元。這些政策,對於公辦和民辦職業院校學生一視同仁。近期,我們將會把具體分配方案下達各地執行。我們相信,這些政策對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對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對於讓更多青年人憑藉一己之長實現人生價值,都會具有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二”,是指我們新時代追求的雙重工作目標。長期以來,在我國學生資助工作的實踐中,我們提出並形成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工作目標,這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這是學生資助工作的初心。隨著各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的全面落實、資助標準的逐步提高、資助範圍的逐步擴大,全國學生資助規模不斷擴大,保障力度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資助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近1億人次,我國基本做到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在我國基本實現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工作目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受教育權,促進了教育公平。

進入新時代,我們緊緊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努力解決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經濟負擔的基礎上,提出了“資助育人”的新理念,把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學生資助工作的新追求,成為學生資助工作的新使命。在高等教育階段,我們抓住資助工作的關鍵節點,培養學生爭先創優的奮鬥精神,培養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愛國奉獻的良好品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是指形成了政府、學校、社會三方共同關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良好社會氛圍。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學生資助工作中,各級政府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職能作用,凸顯政府在促進社會公益事業上的基礎性保障作用。各級各類學校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加大學生資助投入,從事業經費中提取一部分資金用於資助困難學生,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積極捐資助學,成為我國學生資助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學校和社會資金為重要補充的經費籌措渠道,構建了政府主導、學校和社會廣泛參與的學生資助投入格局,形成了全社會共同關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是指提出了精準資助的四個要求。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精準資助也是對學生資助工作的根本要求,長期以來,學生資助工作始終堅持“精準”要求,不斷提高工作精準化水平。一是資助對象要精準。在政策方面,去年,我們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一次從制度上全面規範了各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原則、依據和工作程序等,為精準認定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實際工作中,各學校通過系統比對、調查走訪、大數據分析、同學評議等多種手段,建立完善認定機制,多措並舉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二是資助標準要精準。在精準認定後,各學校資助部門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受助需求,分檔資助,將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作為重點資助對象,國家助學金等相關資助政策原則上按照最高檔次給予相應資助,確保順利入學。三是資金分配要精準。我們不斷優化資助名額和資金分配機制,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向民族院校以及農林水地礦油核等學科專業為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較多的學校傾斜,向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傾斜,堅決杜絕“一刀切”。四是發放時間要精準。在資助具體工作中,我們要求各地各校嚴格按照規定時間發放資助資金,要在學生最需要資助的時候,將資助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學生手中。

“五”,是指我們建立了中央、省、市、縣、校五級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和隊伍。在工作中,我們不斷推進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經過長期努力,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了中央、省、市、縣、校五級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和隊伍,為學生資助工作的全方位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在此,我要強調,學生資助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各地各校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今後,還要持續不斷加強資助機構和隊伍建設,配齊配強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資助工作規範化、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學生資助工作也將以“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的勁頭,守好“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初心,擔起“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面發展、共享人生出彩機會”的使命,找差距,抓落實,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建軍司長。下面請陳希原主任介紹保障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的相關措施。


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陳希原介紹保障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的相關措施。(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 陳希原: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整個資助戰線,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學生資助工作的廣大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剛才趙建軍副司長重點、系統地介紹了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主要內容,並對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下面,我向大家發佈兩個消息,告訴大家三個放心,向廣大學生和家長髮出一個預警。

第一,兩條消息。

一是生源地助學貸款受理工作將於7月15日全面啟動。目前,國家助學貸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生源地助學貸款,一種是校園地助學貸款。貸款標準是本專科生每人每年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在校期間的利息由國家支付。生源地助學貸款是開學前在戶籍所在地縣級資助中心申請辦理,校園地助學貸款是大學生入學以後在學校申請辦理,無論是生源地貸款還是校園地貸款,我們都確保“應貸盡貸”。

今年,為進一步方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辦生源地助學貸款,5月起,各地陸續組織高中學校開展了生源地助學貸款預申請,大大減少了學生辦理貸款時的程序和時間;不少交通不便的山區、牧區,以及貸款學生數量較多的縣、市(區)將貸款受理點“下沉”至鄉鎮,把助學貸款辦理點前移到學生“家門口”,既方便又快捷。同時,各地推行合同電子化、錯峰受理、分散受理、手機及網上預約辦理等創新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助學貸款的受理效率。

二是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將於7月15日全面開通。為了幫助廣大學生及家長答疑解惑,自2005年起,教育部每年暑期都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今年是第15個年頭。今年具體開通時間是7月15日至9月12日,每天早八點至晚八點。與去年相比,開通時間又提前了8天。教育部高校學生熱線電話號碼是010-66097980、010-66096590。

教育部開通熱線電話期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各中央部屬高校,也同時開通熱線電話,受理學生、家長的諮詢和求助。廣大學生和家長可以通過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和“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查詢電話號碼。學生與家長如有資助方面的問題,可先撥打就讀學校的熱線電話;如得不到有效解決,再撥打相關省(區、市)或教育部熱線電話。如果在申請國家開發銀行承辦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有什麼問題,可撥打國家開發銀行的熱線電話95593諮詢。

除熱線電話以外,我們為學生和家長了解國家資助政策提供了多個渠道。一是我們印刷了《高校本專科學生資助政策簡介》宣傳折頁,將錄取通知書發放到每一名大學新生,請各位準大學生和家長在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注意查看、仔細閱讀。二是通過學校、當地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等渠道也可查詢了解。三是中職、普通高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及家長,以及學前教育幼兒家長,要了解相關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可通過就讀學校、當地學生資助管理部門了解,也可以通過我們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查詢。

第二,三個放心。

一是請大家放心,黨和政府莊嚴承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強調要“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我們真誠希望通過各位媒體朋友們的宣傳,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在任何情況下,國家促進教育公平的決心不會改變,扶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措施不會改變,“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莊嚴承諾不會改變。

二是請大家放心,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已基本完善,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提供了基本保障。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實現了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國家好的學生資助政策能否全面落實處,關鍵因素之一是要確保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家長都能了解資助政策。所以,請各位媒體朋友們幫助我們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戶曉,避免個別需要資助的孩子因不了解政策而不能及時申請獲得相應的資助。

三是請大家放心,各地、各級、各校資助部門已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資助做好了全面準備。目前,各地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已經為高校學生辦理助學貸款、確保順利入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全國所有公辦和民辦高校全部開通了“綠色通道”,學生開學前暫時沒有湊齊學費和住宿費的,可以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後學校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別採取不同方法予以資助。很多高校還探索開通網上“綠色通道”,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入學前通過互聯網就可以辦理相關手續,將“綠色通道”延伸到家門口。

第三,一項預警。

一項“預警”就是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警惕電信詐騙和多種形式的“校園貸”詐騙。開學前後,有的詐騙分子會給新生打電話、發短信或微信,冒充資助工作者,以發放獎學金、助學金、生活補助等名義,引誘學生和家長上當受騙。請廣大家長和學生牢記:無論是哪個資助項目,都不會要求學生在電話中告知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手機驗證碼等信息,也不會要求繳納任何費用或在ATM機上和網上銀行進行操作,如有類似要求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入學後,還有一些非法機構採取各種手段,誘騙在校學生申請不良“校園貸”。請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抵住誘惑。一是頭腦要清醒。不良“校園貸”慣用通過“零利息”“超便捷”“零風險”等美麗的謊言誘騙學生。一定要擦亮眼睛、想清後果,不要輕信貪圖其所謂的“方便、快捷”,一定要明白不存在只有你知道、別人都不知道的“發財秘訣”。二是花錢要理性。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要有自強自立精神,要有自律能力,不要去攀比用什麼手機、用什麼電腦,也不要攀比穿什麼名牌、吃什麼大餐,而是要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量入為出、理性消費,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知識學習和本領提高上。

三是借錢走“正道”。對於那些急需用錢創業或試圖參加培訓班學一技之長的學生,更應該慎之又慎。在創業方面,大學生既要盡力而為,更要量力而行;既要勾勒美好藍圖,更要評估各種風險;既要有一腔熱情,更要三思而後行。即使有強烈創業意願,也要多徵求老師、家長、學長、專業人士的意見。非得貸款的話,一定要選擇安全系數高、信用口碑好的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的借貸産品。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學生資助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也希望大家多幫助我們宣傳好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同時也真誠地希望大家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監督,多給我們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感謝希原主任。剛才希原主任反復説“請大家放心”,因為我們國家發展到這個階段,有能力、有制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入學並且完成學業,所以真的是請大家放心。下面就請嚴純華校長介紹蘭州大學學生資助工作的相關情況。


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介紹蘭州大學學生資助工作相關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蘭州大學校長 嚴純華: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有很多朋友鞍馬勞頓,從北京出發,或者從北京轉機來到蘭州,五個多小時的等待和旅途,讓大家辛苦了。大家來到蘭大,就是對蘭大的支持,我要搭售一點點“私貨”,就是歡迎大家,讓你們看到蘭大,並且給我們提出工作上的建議、批評以及今後的幫助。因為對於蘭州大學來説,已經有了110年的辦學歷史。我們常説,蘭州大學從來沒有富過,但是我們也從來沒有窮過,因為我們富的不是錢,而我們窮的更不是我們的志氣。

在國家在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各級政府和社會的支持下,蘭州大學也像我們剛才建軍司長和希原主任所説的,我們不會讓任何一個同學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不能夠來到蘭州大學,我們也絕不允許讓任何一個家庭困難的學生因為困難而輟學離開校園,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的原則,更是我們作為一個大學從教者的一份情懷。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的工作。

大家可能知道,蘭州大學是我國西部的一所重要的學校,按照我們過去常説的,它也是在胡煥庸線以西,國家重點部署的一所院校。我們學校有“四多”的特點,第一,我們農村生源多,我們本科生有50%的學生是來自農村。第二,我們西部生源多,我們有50%的學生來自西部。第三,我們的少數民族學生多,我們有11%左右的學生是少數民族。第四,我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多,佔到了近30%。這樣的“四多”就讓我們更好地做好我們的工作,並且更加細緻、更加認真而且更加精準地把中央的關懷、教育部的支持、國家的助學貸款以及一系列經費能夠實實在在地、精精準準地用到我們學生身上,用到我們貧困學生身上。所以,這是我第一個想給大家彙報的:落實各項資助政策,強化資助工作的基礎維度。

蘭州大學因為剛才講到的“四多”,我們在十八大以來,做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我們到現在為止,我們投入資助資金已經達到13.64億元,覆蓋本科生達到9.4萬人,覆蓋研究生超過12萬人。為了能夠使得這樣大的數據、大的群落能夠真正做到精準,我們主要做了幾個方面的工作,今天不是介紹經驗,但是希望今天給大家的彙報,能夠讓每個農村的孩子、每個少數民族孩子、每個西部孩子、每個貧困學生能夠放心地來到蘭大。

第一,我們是以“四級聯動”的形式確保資助對象精準。形成了“班級—學院—學生資助中心—學校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的四級工作體系。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個別談話、家庭走訪、在校消費數據分析,準確掌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實現資助信息、資助檔案動態化管理。

我們以“私人定制”的形式,當然這個“私人定制”並不像我們在電視劇、電影當中看到的那種服務於高大上群落的,而我們恰恰是以學生作為個體,既要能夠使得精準的給予資助,同時也要讓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學生,在他們的自尊心上能夠受到保護。所以我們以“私人定制”的形式確保資助標準的精準,統籌考慮不同學院、不同專業、不同生源,以及在受教育過程當中,他們除了正常的支出以外,還需要的一些特殊的需要。比如説計算機的同學、理科的同學,可能對於信息工具需要的更多一些,而對於藝術學院的學生,可能他們需要對於顏料、對於樂器的維護、保養和補充,他們就需要得更多一些。

當然,從資助學生的角度,我們對於建檔立卡戶、農村低保戶、孤殘學生、烈士子女家庭的孩子,我們能夠量身定做地制定資助標準。我們以雪中送炭的導向確保我們的資金髮放精準,為經濟困難學生及時發放國家助學金,勤工儉學、勤工助學補助,直接發放至學生個人銀行賬戶,並通過網站及微信平臺告知學生。

第二方面,我們通過“五+”資助模式,強化資助育人維度。

學校將育人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這樣的良性循環。而且我們在這樣的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我們不期待於他今天就能夠做出驚天動地的學業或者成就,而是在於他日後能夠自立自強,並且能夠在這個社會上做出貢獻的時候,他能夠回饋社會,然後想到母校。

再有,我們堅持把助學金加榜樣的模式,以榜樣的力量來引導學生的成長。以2018年為例,我們為4813名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優秀學生獎學金的本科同學發放獎金1062.9萬元,開展勵志典型評選活動,舉辦“國獎經驗交流會”,突出獎優指向,樹立學生榜樣。2019年我們預計向學生發放1617萬元,用於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

我們堅持助學金加感恩的互動模式,以感恩情懷完善健康人格的養成。2018年為受助的6418名本科生發放國家助學金1803萬元。開展“成長加油站”系列培訓、“助學·築夢·鑄人”主題徵文等活動,強化學生感恩意識。2019年我們預計向學生發放1815萬元國家助學金。

我們堅持助學貸款加誠信,以誠信熏陶凸顯立德樹人。2018年我們為5144名學生辦理國家助學貸款3876.98萬元,解除學生後顧之憂,保障學生安心學習。開展“資助誠信教育月”“防詐騙警示教育月”“誠信點亮中國”等活動,將誠信教育不僅體現在我們的學業、體現在我們的研究,同時也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2019年將向學生全面放開國家助學貸款。

我們堅持社會捐助加責任,以責任教育塑造擔當品質。2018年共評定社會類獎助學金30余項,發放獎助學金252.18萬元,覆蓋學生637人次,最高單次金額達2萬元,社會類獎助學金逐漸成為學生資助的有效補充,並將逐漸加大。開展“讓您好好過”“善行100”等公益活動,引導學生參加愛心敬老、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在感悟中收穫、在責任中成長。

第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強化資助工作亮點維度。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規範資助管理,創新工作載體,打造工作特色,切實把黨和國家對經濟困難學生的關懷落地落細落小、走深走實走心。

我們實施“走進學生生活、走進學生學習、走進學生心靈”行動,推動形成全員資助服務格局。組織全校3010名幹部教師聯絡4628間本科生宿舍,做到了每間宿舍都有聯絡的教師,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走進學生、深入學生,能充分了解學生經濟困難與發展需求,並健全完善學生、學院、機關部門和聯絡宿舍幹部教師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學生確實存在的經濟困難問題。

我們發放四大“資助包”,搭建全時段資助服務體系。每年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傳統節日包”“假期家訪包”“困難應急包”,特別是發放“新生資助包”,來確保新生順利入學。入學前,隨錄取通知書寄送國家和學校資助政策,通過家訪、電話溝通等方式提前摸清新生家庭經濟情況;入學時,開通“綠色通道”,對被錄取入學、經濟困難的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同時還為經濟困難新生提供臨時困難補助和應急基金,以解學生燃眉之急,保證每一名新生都能順利入學;入學後,我們全面啟動“獎、助、貸、勤、免、補、資、償”資助模塊,消除新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後顧之憂。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蘭州大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拓展學生資助工作思路,融價值引領于資助育人,寓情感關愛于資助育人,打造精準化、科學化、情感化的育人特色,把資助育人工作推向深入,在助力脫貧攻堅和“雙一流”建設的征程中寫好資助工作的“奮進之筆”。

最後,我還要説一點點“私貨”,像前面我説到,今年9月17日是我們110年校慶,我們也希望那時候,再次迎來媒體界的各位朋友,你們還可以把其他朋友一塊兒叫來,可能吃不好、睡不好,還比較擁擠,但是我們將以我們的熱誠之心歡迎大家,給我們指點、給我們批評,給我們建議,與我們一起呼籲:為西部、為西北、為蘭州大學爭創一個美好的明天!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嚴校長的精彩“廣告”,我們從中也能感受到蘭州大學的資助工作確實是落細落小、落地落實了。接下來請王海燕廳長介紹甘肅省加大學生資助工作投入力度、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


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海燕介紹甘肅省加大學生資助工作投入力度、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海燕: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感謝大家對學生資助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特別歡迎大家來到交響絲路、如意甘肅。今天教育部在蘭州召開新聞發佈會,安排我們來向大家介紹甘肅省的學生資助工作開展情況,這既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甘肅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更大激勵。

近年來,甘肅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學生資助的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和教育部的具體指導,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要求,把做好學生資助工作作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的兜底工程,逐年增加資助經費,不斷擴大資助範圍,著力加強規範管理,全面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保障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夠有學上、上得起學、上好學,聚焦“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工作目標,向大家彙報一下我們開展的工作。

第一,全面落實各項國家制度,因地制宜完善本省資助政策。

剛才嚴校長介紹了蘭州大學的“四多”,這也是甘肅各級各類學校的真實寫照。所以我們在嚴格落實教育部獎、助、貸、勤、免、補等各級各類資助政策的同時,也制定出臺了三項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精準扶貧政策,建立起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學生資助的政策體系。為了提高資助的精準度,我們通過一市一方案”“一縣一清單”“一戶一對策”“一生一辦法”的方式,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精準識別建黨並重點納入資助體系。

一是從2015年開始全面實行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政策。2018年起,針對實施中職免學費後部分學校因專業差異免學費補助資助出現的不平衡問題,也出臺了分專業的免學費補助政策。一般普通專業,每生每年補助2000元,農醫類專業學生每生每年2300元,藝術類非戲曲專業學生每生每年3000元,藝術類戲曲專業學生每生每年能夠補助4000元。二是修訂了《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印發了《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到養老服務機構服務學費及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暫行辦法》和《甘肅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還款救助暫行辦法》,為386名因大病、大災而失去寶貴生命的貸款大學生代償(免除)生源地新助學貸款資金537萬元,減輕了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同時,制定印發了《甘肅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甘肅省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也即將印發。

第二,抓住精準扶貧重點難點,出台資助幫扶政策。

一是為了全力助推教育脫貧,做到真正精準資助,我省以建檔立卡學生為重點,制定特殊政策,對建檔立卡家庭就讀省內高職學生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標準免除學費、書本費。在對全省所有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甘肅籍在園幼兒免除保教費的基礎上,對建檔立卡家庭在園幼兒每年再增加1000元補助標準。進一步加強特殊困難學生資助和就學保障,對農村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孤殘學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等特殊情況的家庭學生群體,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確保學生資助政策和各項惠及特殊困難學生家庭的扶助政策落實到位。

二是為了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我們將入學前的助學貸款、入學時的路費資助和上學時的獎助學金制度縱向串聯,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再為上學而發愁。2018年,我省還聯合國家開發銀行和多家單位,面向全省辦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應屆畢業生,專門舉辦首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共有1.2萬名大學生參加應聘,3000余人達成意向性協議。今年我們還會繼續推進這樣一項工作,並將重點指向辦理過生源信用助學貸款的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讓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在享受了國家“三不愁”資助政策的同時,努力做到第四個不愁,就是工作也不愁。

第三,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資助育人。

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學生資助工作的根本任務。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每年都印發“致初、高中畢業生的兩封信”,我省都能夠及時轉發各地,並要求各地各校在發放“兩封信”、“明白卡”等宣傳冊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生資助工作所蘊含的育人功能,著力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組織開展以“資助、感恩、回饋”為主旨的演講、辯論等活動,紮實開展資助育人工作,努力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

我省連續幾年印製發放資助政策宣傳冊,組織和要求各地學生資助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各校通過電視、廣播、微信等多種媒介,輔以現場講解做好資助宣傳,努力做到“三講”,講清政策內容,講透政策流程,講實資助標準,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放心。今天我還專門帶了一個我們給建檔立卡戶家庭每一戶發放的教育惠民政策的“明白卡”,通過這樣一些方式,讓家長和學生不為上學發愁,不為上學前、上學後、上學時以及上學期間的一些困難而發愁。

自2007年至今年6月底,我們省全省共資助學生1515.99萬人,資助資金達到304.57億元,資助人數規模由2007年的15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上半年的165萬人次,增長近11倍。免除了全省86.9萬名學前教育幼兒保教費、12.3萬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普通高中學生學雜費、4.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職院校學生學費和書本費。今年我省已經全面啟動了大學新生入學路費資助計劃,全省下達路費資助資金345.5萬元,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去上學的路費。

同時,也召開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培訓會,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在辦理今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同時,必須採取學生個人承諾的形式,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避免學生及家長多跑路、蓋多章、排長隊、不好辦的現象。預計今年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將超過19億元,資助學生約29萬人。同時我們還要求各高校在開學期間的醒目地點、位置設立“綠色通道”,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先入校就讀,統一採集信息後,由高校分類分檔精準資助。

對於我省的“兩州一縣”如何實現早日脫貧,我們也有一些舉措。我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作為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一部分,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從資助政策的制定、資助資金的分配,都重點向“兩州一縣”傾斜。“兩州一縣”自身也努力完善工作機制,保證各學段政策有效落實,實現由過去的人找政策到現在的政策找人。“兩州”黨委政府克服資金困難,從2013年開始,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學生免除學雜費和書本費,並以每年80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助;2015年秋季學期起,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省內高職在校學生,按照5000元免除學費和書本費;對甘肅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前在園幼兒免除保教費和課本費,並額外增加1000元補助,所有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實際上享受了“十五年免費教育”。天祝縣嚴格落實學前到高職的各類資助政策和藏區特殊教育補助政策,實現了“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學習。

2019年上半年,臨夏州共資助學生13.3萬人,落實資助資金1.5億元,這是不包含生源地助學貸款的。甘南州共資助學生4.3萬人,落實資助資金0.5億元,落實藏區教育特殊補助“三包”資金2.75億元,惠及學前到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143022名,基本實現了學前到高中階段“三包”目標。天祝縣為5125名學前幼兒落實免保教費資金422.61萬元;落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貧困免學雜費92.75萬元,惠及學生1094人;為就讀省內高職院校建檔立卡學生445人落實免學費書費資金155.8萬元;為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121人落實助學金225.01萬元;為全縣學前到高中教育階段25306名學生落實藏區特殊教育補助資金713.6萬元。

可以説,資助政策幫助更多的孩子接受了教育,完成了學業。2018年,甘肅省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3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4%,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

2018年,我們實施提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就業計劃,為每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3個以上就業崗位供選擇。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率80.53%,高出平均就業率5.61個百分點。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履行新時代學生資助工作的新使命,把資助育人作為根本目的,把精準資助作為根本要求,不斷豐富學生資助的內涵,切實提高資助資金的使用效益,做到“應助盡助,精準資助”,發揮好學生資助在助推教育脫貧攻堅,促進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

在這裡,我也向嚴校長學習,曬一點“私貨”,大家來到甘肅,就是甘肅的朋友,我前面講,歡迎大家來到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希望大家深入到甘肅,去了解甘肅,認識甘肅,體會甘肅的如意和文化交響。謝謝大家!

續梅:

謝謝海燕廳長。下面請李迅廳長介紹福建省創新貧困認定方式,拓寬政策宣傳及資助育人途徑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情況。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迅介紹福建省創新貧困認定方式、拓寬政策宣傳及資助育人途徑等工作開展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李迅:

各位記者、媒體朋友們,絲綢之路,陸上過的是甘肅,海上的起點是福建,期待各位朋友也能撥冗到海西來,領略一下它的魅力。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長期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早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他就提出了”扶貧要精準”,”扶貧先扶志”,他把接待群眾的“公僕日”辦成了“連心日”,把改進作風的要求落實在“四下基層”的具體實踐中。所有這些,為我省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指明了方向和遵循。

十八大以來,在教育部堅強領導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具體指導下,福建省學生資助工作快步發展,建立起了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體系,學生資助項目達到29項,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從制度層面保證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2012年至2018年,全省累計資助各類學生837.42萬人次,財政性資助資金達到146.12億元,有效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學生資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下面,我就福建省學生資助工作向各位朋友作一個簡要的彙報。

第一,健全資助制度,加強人文關懷,讓學生真切感受“三不愁”。

一是前置助學貸款流程。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資格審核工作前置至高中或中職畢業前的上年9月至當年4月,不影響學生備戰高考。對在高中階段已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開通“助學貸款”直通車,由銀行直接受理貸款申請,不用再重新申請和認定。其他高中階段未認定的學生通過下載“福建助學”APP或電腦客戶端,在個人手機或電腦上填寫相關資料後,由信息平臺對其進行量化評估認定,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前順利辦妥貸款手續。

二是向前延伸“綠色通道”。我省在認真落實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制度的基礎上,各高校根據所掌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情況,廣泛開展“家校關懷萬里行”活動,將困難補助送到特別需要的學生家中。報考福建高校的同學,如果因家庭經濟困難又來不及辦理助學貸款的,請及時跟學校聯絡,學校將保證入學時不用愁。

三是實施畢業生就業補助政策。從2018年秋季開始,福建省建立了“高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補助金”制度,對建檔立卡的家庭困難應屆畢業生給予一次性2000元的就業補助。

在這裡,我代表福建省教育廳誠摯地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發出邀請,歡迎大家踴躍報考福建高校,國家資助將保證你入學前不愁,入學時不愁,入學後不愁。

第二,“信息多跑路,學生少跑腿”,在機制創新、技術保障和措施有力上見成效。

一是對建檔立卡等學生實施信息比對認定,主動資助。為了對建檔立卡的學生實施主動,我省搭建了與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共享的信息平臺,即““建檔立卡等學生識別比對信息系統”,對全省建檔立卡、低保、殘疾等人口信息與在校學生信息進行比對,實現精準識別、主動資助。今年春季開學,我們通過該系統對比識別出12.8萬名建檔立卡等重點資助學生,無需學生申請,學校主動予以資助,為教育精準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精準資助。為解決其他貧困學生精準認定問題,我省建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量化指標體系”,同時在興業消費金融公司的無償援助下,研發並上線啟用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線上服務平臺“福建助學”APP。學生通過自己的手機註冊申請國家助學金,系統將依據學生填報的有效信息自動測評出貧困度分值,學校根據其所達到的貧困等級決定是否給予資助和資助等級,該系統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取消貧困證明後帶來的資助資格精準認定問題,實現了“信息多跑路、學生少跑腿”的服務目標。今年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見證便民、優化服務的決策部署,將這個平臺擴展到高中階段,學生不用再為開不到貧困證明或者怕“丟面子”而煩惱。

三是引入競爭機制,提高生源地助學貸款的服務平臺。我省生源地國家助學是由國開、農信和中國郵儲共同承擔,形成優質服務、方便學生的良性競爭格局,為申貸學生和家長帶來了極大便利。郵政儲蓄和農信推出手機APP、電腦客戶端和微信小程序,在線受理助學貸款申請。學生可以通過下載手機APP或電腦客戶端,足不出戶在線辦理申貸手續。、國開行實行了電子合同簽署制度,使貸款流程更加便捷。這些措施的實施,解決了過去在外打工的家長和在外學習的學生,為了申貸和續貸必須千里迢迢地趕回家辦理的問題,既節省開支,又節約了時間,受到廣大家長和學生的歡迎。

第三,堅守教育初心,踐行資助使命,努力促進受助學生成長成才

一是活動先行,深入開展勵志、誠信、感恩和社會責任感教育。我省堅持每年舉行一次大型資助主題宣傳活動,把政策宣導同勵志、誠信、感恩和社會責任感教育融為一體,先後開展了“勵志校園、感動福建”優秀學生典型宣傳活動、“逐夢校園、誠信人生”學生資助和徵信知識電視大獎賽、“助學、助夢、助成才”微影視作品徵集展播等活動。2017年起,我們又在全省高校每年組織開展資助育人“三行活動”,即“資助政策鄉村行”“家校關懷萬里行”和“金融知識校園行”。我省各高校累計派出了1500多支小分隊和5000多名學生志願者,走訪了16000余戶農村家庭,宣傳國家資助政策,開展助學幫扶活動。“三行活動”既錘煉和提高了高校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格、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又將資助政策送到了田間地頭,接上了地氣,取得宣傳和育人的雙豐收。

二是與時俱進,佔領資助宣教工作新高地。為了增強資助宣傳和育人效果,我們積極探索新媒體在資助宣教工作中的作用,融合新老媒體的優勢,搶佔宣傳、育人高地。我們跟福建報業集團旗下的海峽教育報合作,打造“一刊”“一號”“一網”融媒體宣教平臺。“一刊”就是資助專刊,“一號”是福建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一網”是福建學生資助網。融媒體宣教平臺為傳播資助聲音,講好資助故事,弘揚資助正能量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希望廣大學生家長關心關注我們的融媒體平臺,為共建美好的資助精神家園添磚加瓦。

朋友們,我們將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為契機,認真查找差距,著力解決問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生資助。謝謝大家!

續梅:

感謝李迅廳長,下面看看記者朋友有沒有問題。

中國教育報記者:

請問趙司長,您剛剛在介紹高職院校獎助學金提標擴面還有設立中職國家獎學金時提到,近期將會把具體方案下達到各地執行,請問當前我們是如何具體分配名額和資金的?謝謝。

趙建軍:

謝謝你的提問。剛才因為時間關係,我沒有就名額和資金的分配作具體的解釋。其實,獎助學金名額和資金的分配很重要,是個關鍵的問題,體現了政策的導向,也體現了精準資助的精準度。我前面講過,我們各類獎助學金政策都有個覆蓋面的問題,覆蓋面是什麼?覆蓋面就是獲得資助的學生佔整個學生的比例,這是一個基本的概念。

所以,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在高職院校獎助學金提標擴面和中職國家獎學金分配過程中,首先就是以各地各校在校生的學生數為基礎進行測算,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會根據不同政策的特點,來做政策的調整。比如高職國家獎學金、高職國家勵志獎學金,還有中職國家獎學金,這些獎學金主要是獎優的性質,對這些資金,我們在分配中,以人數為測算基礎,實行了三個傾斜:一是向辦學質量高的高職院校傾斜,二是向農林水地礦油這些艱苦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傾斜,在我們這次剛印發的中職國家獎學金文件裏還提出來,要向家政、養老等社會急需的專業傾斜。三是要向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等人才緊缺專業為主的院校進行傾斜。

再比如剛才講過,像國家助學金,主要是助困的性質,所以經費的分配上,我們在按學生人數測算的基礎上,實現四個傾斜。一是要向中西部地區高校傾斜。剛才嚴校長、王廳長講的“四多”,“四多”的問題在中西部地區是個突出問題,我們在資金分配上要向中西部地區的高職院校傾斜。二是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剛才王廳長也介紹了甘肅省“兩州一縣”的情況。三是向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還有殘疾學生傾斜。在資金的安排上,要優先保障這些學生。四是向農林水地礦油這些艱苦專業為主的院校傾斜。我們這麼做就是為了避免“一刀切”這種簡單的做法,為了更好、更有效地發揮各類資助政策的導向作用,達到精準施策、精準資助的目的。謝謝。

新華網記者:

有一個問題請教陳主任,我們知道,6月份的時候,教育部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了一封信,説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申請資助項目,在填報《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時取消了相應的蓋章要求。請問我們取消蓋章是出於什麼考慮?另外,取消蓋章以後,如何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呢?

陳希原:

取消蓋章就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簡政便民、優化服務的要求,讓學生少跑腿,儘量不跑腿。至於説取消蓋章以後如何認定,我想取消蓋章了,並不是説就不認定了、不用把關了。取消蓋章以後,為了確保精準認定,做到應助盡助,我們想了一些辦法。第一個辦法,靠信息管理系統。經過努力,我們現在已經跟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實現了有關的數據共享。剛才幾位都提到了,這幾類學生是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低保家庭學生,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孤殘學生,還有烈士子女,我們都可以直接進行認定。

第二個辦法,通過了解學生的日常消費情況等途徑來提高認定精準度。我們要求,學校在審核學生的申請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日常消費和影響家庭經濟狀況的有關因素,可採取家訪、個別訪談、大數據分析,還有福建剛才介紹的量化評估,以及學生之間的民主評議等方式,來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精準度。

第三個辦法,加強誠信教育。我們要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提交申請時,一定要如實反映家庭經濟的實際情況。對於發現的弄虛作假行為,一定要嚴肅查處,不僅要收回發放的資助資金,而且還會在一定範圍內以適當方式對他進行批評教育。

趙建軍:

我就這個問題再補充幾句話。取消證明,並不表示不要什麼材料了,而是改成了個人承諾制,就是個人要對家庭經濟狀況做出承諾,大學生由個人做出承諾,未成年學生由家長、監護人做出承諾。這個改革,剛才陳主任講的,目的是簡政便民,優化服務,為民服務,這個改革是建立在對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任的基礎上,我們充分信任我們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所以在這裡也希望廣大的學生珍惜這份信任,對於個人承諾的事項,要真正做到誠實守信。

新華社記者:

在當前還不能完全實現大數據共享的情況下,甘肅、福建開展學生資助工作怎樣確保量化評估的準確性?還有一個問題,想問王廳長,甘肅省在學前教育方面都有哪些資助政策?

李迅:

我説一下福建做的量化評估指標體系。也就是剛才陳主任講的,我們取消證明以後,怎麼能更準確地對非建檔立卡的其他貧困學生進行一些認定。我們是先組織了一個團隊,有大學數學、統計和社會學教授,根據福建的情況做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做完,經過很多比對,之後經過一些大學進行試點,正式在2018年開始實施。學生在APP上,對裏面的指標體系進行填寫,他填完了,任務就基本完成了。然後學校再經過兩個途徑,一個是他在超市和食堂消費的記錄,再進行一些抽樣的座談,兩邊的比對跟數據如果吻合率不超過25%的話,就認同可以,如果超過25%,那學校的老師就要組織團隊進行家訪,進一步核實。從我們做到現在,各個學校反響都非常好。

王海燕:

學前教育,甘肅率先從2015年就開始有這樣一個單獨的資助政策,就是給甘肅籍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每生每年按照1000元標準免除(補助)保教費政策,對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園幼兒再加1000元補助。所以經過幾年的努力,甘肅三年學前毛入園率是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達到92%。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

我想問嚴校長一個問題。有的學生可能家裏面存在實際困難,個人礙于情面不好意思向學校提出申請。遇到這樣的情況,蘭州大學有什麼辦法能獲得“騎在駱駝上的視野”,及時發現,精準幫扶?謝謝。

嚴純華:

謝謝您的問題。實際上,從一個大人的角度,從一個教師的角度,只要我們用心用情,真正走到學生身邊,走到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學習,你就真正能夠從他的一舉一動,從他的言談舉止,從他的日常生活,從他表現出來的各種跡象,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當然,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每個老師因為時間關係、因為經驗關係,因為其他能力方面的關係,都會有差別,所以你就必須建立一個系統的組織機構。對於我們學校來説,我們實際上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同時對於每一個班級配備班主任,同時我們還配備了副班主任。因為班主任可能有其他的事務,有些還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學,而副班主任就是高年級的同學,他們可能就住在樓上,或者就在隔壁,他們之間經常性的定期與不定期的走進宿舍,就能夠有個基本的判斷。當然,我們還有年級輔導員,有學工人員,我們學校輔導員的隊伍從過去單純的團委、學工、研工以及學院輔導員,我們還嘗試著做得更多一點。我們想,對於一個學校來説,很多老師可能在六十歲的時候,從行政崗位、教學崗位就要退休了,而他又有餘力,有熱情,有經驗,身體還健康,這批老師,我們就可以用他們過去幾十年的經驗和積累,運用他們一份比年輕人更多的細緻、更多的關愛,用一種媽媽的情懷,走到學生中間。這樣,就能夠使得我們判斷更準。

比如我舉一個例子,我們有一個同學,自尊心很強,實際上他家庭經濟非常困難,就是通過與班主任、副班主任、輔導員的交流,經過交談之後,才知道他們一家所有的支出來源就是靠他母親的勞作,家庭十分困難。了解到這樣的情況之後,我們就啟動了針對他的臨時資助方案,同時還安排他到圖書館勤工助學,這樣就解決了他生活和學習之憂。當然僅僅是這樣,依然還覺得不夠,作為我們來説,我們經常講“三走進”,我前面已經講過,走進學生生活、走進學生學習、還有走進學生心靈,我們有年輕的輔導員,也有班主任,還有其他學工隊伍,我們通過跟學生加大接觸面,並且通過擠牙膏式的談心,通過旁敲側擊式的了解,通過直接的問詢,以及通過同學的反映,就能夠讓這些自尊心比較強,甚至還有點虛榮心的孩子説真話,把真正貧困的同學識別出來,並精準地資助到位。

雖然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方式,我們仍然覺得做得不夠,所以我們也希望,假如您或者其他媒體界的同志,對我們的工作有一些更多的建議的話,也請告訴我們,我們就是希望讓我們的“窮孩子”,只是窮在那幾塊錢的孩子,他們窮而不失志氣,學校能夠提供溫暖,讓他們能夠安安心心,並且體體面面的學好,並且走向社會。就像我們主任、司長、廳長談到的,通過一個貧困孩子的出息,他們就能夠斬斷一個家庭的窮根,從這樣的思路上,我覺得我們還做得很不夠,我們還需要更加的努力。謝謝!

續梅:

好,提問就到這裡。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也創造了教育部新聞發佈史上的一個之最,就是史上最晚的發佈會。如果大家還有問題,接下來我們還有機會。之前跟大家介紹,這次是第七場“1+1”採訪發佈活動,第一個“1”就是現在正在舉行的一場新聞發佈會,第二個“1”就是一路採訪團。我們明天就請記者朋友們深入蘭州大學、深入甘肅一些縣鎮的最基層,採訪學生資助工作的有關進展情況。也希望記者朋友們能夠充分利用你們手中的媒體資源,繼續加大對國家資助政策的宣傳和報道,不停地説,反復地説,持續地説,越多越好,因為我們希望這項政策能夠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我們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益於國家的資助政策,確保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各位嘉賓和記者朋友,謝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