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的福建實踐——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新福建”舉行發佈會

2019-07-19 13:58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聞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楊楠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省(區、市)系列新聞發佈會。2019年7月19日(星期五)上午10時,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于偉國,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唐登傑,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張志南圍繞“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的福建實踐——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新福建”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新聞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中國網 楊楠 攝

新聞辦新聞發言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行的新中國成立70週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請來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于偉國先生,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唐登傑先生,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張志南先生。請他們圍繞“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的福建實踐——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福建”介紹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於偉國書記作介紹。

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于偉國。中國網 楊楠 攝

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于偉國:

各位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在這裡和各位媒體記者朋友見面,向大家介紹福建發展建設和民生保障各方面的情況。感謝中宣部、國新辦給福建提供這樣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同時,也對大家長期以來對福建一貫的關注、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福建美麗清新,山海相連,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省份。有秀美的“武夷山”、溫情的“鼓浪嶼”,更有大家夢牽魂繞的“兩岸一家親”。我們把福建的特點概括為“三地”:一是紅色聖地,在福建先後召開了兩次古田會議,也是紅軍長征的重要出發地;二是綠色寶地,福建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達到66.8%,是最綠色的省份;三是兩岸福地,福建是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最前沿也是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福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我從五個方面作扼要介紹:

一是福建從八山一水一分田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省份,邁入先進行列。2018年,福建的GDP達到3.58萬億元,比建國初期增長2800多倍,財政總收入超過5000億元,增長了6300多倍。福建的人均GDP去年達到了9.1萬多元,居全國第6位。

二是從交通閉塞之地變成了通達世界的便捷之地。20多年前我到福建工作,當時只知道蜀道難,不知道閩道也難。90年代的時候,交通很不發達,那時候從廈門到福州開會,一般要一天時間,中途要在泉州或者莆田用餐,路邊店吃個便餐,現在2個小時就到達了。而且,福建去年實現了全省各設區市的市市通動車;前幾年就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幹線、村村通公交。福建的港口去年吞吐量達到5.58億噸,廈門航空公司的班機可以抵達亞洲、歐洲、北美、大洋洲許多國家。所以,現在閩道不再難了。如果我們在車裏,根本就感受不到這是在80%是山地的省份。只是如果偶爾向窗外看去,看到滿目的青山、綠葉,這時候你才能感受到來到了生態美好的山水之地。

三是福建從過去的前線陣地變為改革開放的前沿。1984年,福建率先在全國發起“鬆綁放權”國企改革,人民日報當時頭版報道了福建國企幾十位廠長、經理呼籲“鬆綁放權”,最後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福建是民營經濟最早的發軔之地,創造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晉江經驗”,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總結提煉了“晉江經驗”。改革開放使福建富起來,全省進出口總額去年達到了190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近150家在福建投資興業,外資企業超過了58000家。福建人這40年來也“走出去”,福建人經常講,還有一半的福建人在海外,到世界各國各地創業投資。

四是福建從當年的絕對貧困成為如今的小康富裕之省。去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了42121元、17821元,分別居全國的第7位和第5位,農民收入增幅高於城市居民。

五是福建省從原來生態底色好提升到綠色發展強。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孕育地,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的時候,在本世紀初就提出了生態省建設戰略。福建這些年來一直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省建設的這一張藍圖繼續繪下去,還將繪到底。福建既保持了綠水青山,又收穫了金山銀山。福建既是“兩山”理論的孕育之地,也是踐行之地。福建的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常年保持全優。中國工程院今年發佈的全國生態文明指數,福建排名第一。

以上五個方面的特點,還遠遠不能概括福建在新中國成立7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和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巨大的進步和變化,都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取得的,都傾注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巨大心血和深情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17年半,親自領導了福建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開創性、戰略性的理念創新和實踐探索。比如説,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31年前,也就是1988年就率先開展了擺脫貧困的攻堅,到省裏工作之後,率先提出生態省戰略,率先推出數字福建建設,率先推進食品安全建設,當時福建在全國率先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安全放心省。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大力倡導“四下基層”“四個萬家”。“四下基層”就是領導幹部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四個萬家”就是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地帶領我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幹”“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優良作風和正確的政績觀。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還嚴查幹部違建私房,深入反腐倡廉。當時在寧德清理幹部私建住房,幾千名幹部為此受到了處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寧德時有一句名言,“我們寧可得罪這幾千名違建私房的幹部,我們不能得罪兩三百萬寧德人民。”這個跟他擔任總書記之後在全國深入進行反腐敗鬥爭是一以貫之的。這些都是聚力引領福建不斷前行重要的精神思想財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福建擘畫了建設“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宏偉藍圖。2017年金磚會晤在廈門舉行,總書記在工商論壇的主旨演講中讚賞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同時又是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這“兩高”既是對廈門的肯定,又是對福建全省的期許和要求。我們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高素質、高顏值”的期許和要求,對福建來講,就是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要求。今年在參加全國人大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要求我們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這些進一步豐富了新福建建設的內涵要求。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福建建設的宏偉藍圖指引下,我們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一個高素質高顏值的新福建正在崛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GDP從2012年的不足2萬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58萬億元,年均增長9.1%,增速居我國東部地區的前列;人均GDP從5.3萬元增加到9.1萬元;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4.2%和75.3%。全省千億産業集群從5個增加到16個。水電、風電、核電,清潔能源裝機比重提高到55.5%,也就是説一半以上的能源是清潔能源,森林覆蓋率在三分之二以上。

福建這些年圍繞高質量發展主要在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新活力。去年開始的機構改革,福建省和全國一樣順利完成。這次機構改革涉及範圍之廣、情況之複雜、觸及的利益之深刻,前所未有。同時,推進的平穩、效果之紮實、上下之一心也是前所未有。我作為福建省機構改革的第一責任人,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個改革的單位,無論是省市縣任何一個部門、單位,任何一個負責人來跟我們要職數、要編制、爭局部利益。這種改革的順利程度,事先我們也沒有想到,這麼廣、這麼深、這麼平穩順利。機構改革的順利完成,為我們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再比如,體制機制的改革,我們持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建親自部署推動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義在哪呢?形象地説,就相當於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在林區的又一次創新應用,涉及到林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這樣極大地解放了林區林農的生産力。“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既綠了青山,又富了林農。現在福建林區的林農涉林收入已經佔全年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再比如,我們推進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體制機制創新。三年來實施了38項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制度改革,其中22項改革成果全國推廣。我們還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現在跑一趟或者一趟不用跑的辦理事項達到87%,全省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事項也是全國最少的省份之一。福建進出口貨物申報時間僅需要5-10分鐘。我們率先探索以“三醫聯動”為主要內容的醫改,取得了良好成效,“三醫聯動”的經驗在全國推廣。我們深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2015年以來,國家發文推廣的自貿試驗區創新成果69項當中,福建有27項。

二是以創新驅動培育新動能。福建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創新為發展的主要動力,探索建立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加速機制。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1528家增加到去年底的3800多家,高新技術産業的增加值增長近2倍,培育重點産業集群27個。我們持續推進數字福建建設,連續舉辦兩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全省數字經濟規模2018年達到1.42萬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加快發展,特別是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迅速崛起。去年,福建新能源汽車增長65.9%。同時,傳統産業領域,比如農業領域,福建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建工作時培育的水産、竹林、水果、畜禽、蔬菜等産業,現在年産值都超千億元。這當中也是傳統産業與科技高位嫁接。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總結的南平經驗,就是科技特派員下派到各個村,用科學技術武裝我們的傳統農業,讓最古老最傳統的農業産業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形成了福建現在很有特色的現代特色農業産業。

三是以綠色發展厚植新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該是福建最花力氣抓的建設。這三句話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的重要囑託也是重要要求。福建的幹部群眾牢牢記住“三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之以恒地推進生態省建設。堅持綠色發展導向,福建對佔全省縣(市、區)總數40%的34個縣(市、區)和南平、龍岩、三明、寧德和平潭這五個地市取消了GDP硬性考核,把考核重點放到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上。創新綠色發展機制,進行生態區位商品贖買改革,完成贖買23.6萬畝,實現“社會得綠、林農得利”。實施全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制度,僅閩江、九龍江、鰲江、汀江四條流域的補償資金就達到了55億元。我們開展了排污權交易、綠色金融、用能權有償使用等一系列制度創新。堅持環境保護優先,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福建的空氣清新,PM2.5,2016年全年平均28,2017年全年平均27,2018年全年平均26,一年降一個點。全省空氣優良點數比例去年達到98.6%。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項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連續多年保持在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下,生態福建、清新福建已經成為現實。

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們到福建共享生態福建、清新福建、綠色福建。我要作的介紹先到這裡。下面,我和唐登傑省長、張志南常務副省長一起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胡凱紅:

謝謝于偉國書記,開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近幾年來,福建在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效?未來如何深化相關工作?謝謝。

于偉國:

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是三年前,也就是2016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當時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5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這是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也是第一個方案。這個方案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後,在人民日報頭版刊載。可見,黨中央高度重視福建的生態文明建設,對福建來説,也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政治責任。

三年來,《福建方案》部署開展的38項重點改革任務,均已經制定了專項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一些改革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其中有22項經驗向全國推廣,基本實現了“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的要求。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建工作時就提出了生態省建設戰略,可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孕育之時,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的重要理念就已經在福建廣為傳播,而且日益深入人心。這為我們開展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提供了非常堅實的思想基礎、社會基礎、群眾基礎。

我們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比如,創新上下游生態補償制度。過去流域治理的一個大難題,就是人為的行政分割,現在我們打破行政分割,把全流域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下游受益地區要補償上遊,沿海地區要補償山區。再比如,我們創造提出了綠色金融,其中一個産品是“福林貸”。“福林貸”是林業金融産品,主要是針對林農的林權分散、零星,抵押貸款難、權益變現週期長的痛點和瓶頸問題,通過村委會牽頭成立林業合作社,把一家一戶集體承包的林地,通過林業合作社把規模做大,再和金融機構提出貸款需求,同時政府成立相應的仲介組織提供擔保,這樣林農也就更容易享受到了金融支持。我們突出重點攻堅,打好水、大氣、土壤三大保衛戰,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獲得感。生態文明建設的獲得感是最普惠的、最平等的,人人都能獲得、人人都需要。

具體來講,我們打好水、大氣、土壤三大攻堅戰,就是一手抓分子減量,也就是不斷降低污染物排放;一手抓分母增量,也就是不斷通過生態保護和修復來擴大環境容量,進一步整體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福建還大力推進污染第三方治理,實施生態環保工程投資工程包,這三年來,我們搞了幾十個生態環保工程投資包,通過第三方綜合治理來解決一些突出的環境污染治理“硬骨頭”。福建建設了全國首個生態雲平臺,實現對全省的生態環境數據的實時全程監測和匯聚整合共享。

回答你提的這個問題,一方面我把我們做的工作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自己,生態建設永遠沒有句號。我們會繼續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按照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進一步把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得更好。謝謝。

新華社記者:

剛才您提到,福建正在努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前一段時間福建成功舉辦了第十一屆的海峽論壇。請問,在兩岸融合方面福建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安排和打算?謝謝。

于偉國:

福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今年1月2日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和3月10日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福建的獨特優勢,積極先行先試,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這裡我介紹三點:

一是做好“通”的文章,應通盡通。一個是“大四通”,就是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四通”要求。福建在經貿暢通方面,從1981年來大陸的第一家台資企業落戶福建,到今天閩臺貿易額累計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去年在福建新設的台資項目數和實際利用台資分別居大陸第一位、第二位。同時,進口台灣商品也遠遠超過出口。另一個是“小四通”,就是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去年8月,已經實現了在泉州的圍頭向台灣金門通水。通氣、通電,正在進行進一步技術論證,進一步和金門馬祖等地區的民眾商量,聽取意見、抓緊推進。通橋,應該説沒有技術上、資金上的問題,比較有條件是廈門和金門之間的橋,民眾意願也很強烈。福建省一定會全力推進,希望早日能夠通橋、通氣、通電。通水還要進一步加大,希望福州和馬祖之間能實現通水、通電、通氣。福建多個沿海地區都可以進一步向台灣相對應的地區實現“四通”。

二是做好“惠”的文章,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台灣同胞。福建全面落實國家有關部委提出的31條惠臺措施和福建省去年提出的66條實施意見。今年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對福建提出要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之後,福建省委召開十屆八次全會,進一步提出了42條惠臺措施。“31+66+42”,我想還會有新的加法,不斷地增加惠臺新措施,讓台灣同胞能夠更多地享受到我們大陸發展帶來的福利、便利。我們最近正在研究對在閩臺胞參加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和福建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福建居民怎麼辦社保、醫保,台灣居民就怎麼辦,完全是一家人。

三是做好“情”的文章,深化心靈契合。福建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一屆海峽論壇,累計吸引了十多萬的台灣同胞參加,海峽論壇每年舉辦,通過這個論壇兩岸民間交流交往非常熱絡、非常活躍,而且不斷地往深裏走、往實裏走、往心裏走。這位記者的問題我就回答到這裡,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

福建近些年脫貧攻堅方面進展如何?如何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能少?謝謝。

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唐登傑。中國網 楊楠 攝

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 唐登傑:

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著名的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它的會址就在龍岩市。全省84個縣中有70個老區縣,其中原中央蘇區縣37個,在革命戰爭年代,老區蘇區人民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近期有些影視片,比如《絕命後衛師》等影視作品也都反映了當年這段歷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剛才于書記的講話中也提到,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就率先率領當地人民開啟了脫貧攻堅的征程,提出了“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四下基層”和“堅持黨的領導”等一系列重要扶貧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扶貧理念與實踐的基礎上,撰寫了《擺脫貧困》一書,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總書記特別關心老區蘇區發展,也特別牽掛我們福建老區蘇區如期奔小康問題。他多次強調,“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革命老前輩,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忘記老區,就是忘本,忘記歷史,就是背叛”。今年3月10日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會議審議時,再次強調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再次要求我們“要飲水思源,絕不能忘記老區人民”。

福建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我們制定實施了《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並從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推進山海協作、推進産業發展和培養各類人才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大大促進了我省老區蘇區發展。

近年來我們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特別是以老區蘇區為重點加大了各類政策的傾斜扶持力度。首先是基本解決了老區蘇區要想富先修路的問題,實現了市市通快鐵、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幹線、村村通客車,同時也實現了全省鄉鎮通電通水通氣和寬帶網絡入戶。我們著力改善民生、改善公共服務,著力補齊民生短板,持續推動教育、醫療、科技、人才等優質資源向老區蘇區流動。我們緊緊抓住産業發展這個“牛鼻子”,充分發展老區蘇區資源稟賦優勢,因地制宜大力推動特色産業、綠色産業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林産加工、機械裝備以及專用設備等千億級的産業集群,這些進一步增強了老區蘇區自身造血功能。同時我們大力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推動先富地區帶動後富地區的發展,最終實現共同發展。

我非常高興告訴各位記者朋友,通過這些年的努力,福建農村的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調查的110萬人,已經降到2018年底的465人。目前我們省的老區蘇區面貌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老區蘇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百聞不如一見,關於福建的故事太精彩了,要説的話三天三夜説不完。所以我熱誠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到我們福建走一走,親身體驗一下老區蘇區的新變化,親身感受一下“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的精氣神,也體驗一下福建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謝謝大家。

美聯社記者:

我們知道,福建是國家公園的十個試點之一,在國家公園管理上福建有什麼經驗可以與大家分享?國家公園建設上有什麼新進展?謝謝。

福建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中國網 楊楠 攝

福建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 張志南:

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2016年6月,武夷山國家公園獲國家批復,成為全國十個試點之一。武夷山國家公園涉及武夷山、建陽、光澤、邵武等四個縣(市、區),包含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等不同類型的保護地。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抓緊抓實。我們成立了省政府直屬的專門管理機構,理順了管理體制和財政體制,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武夷山國家公園條例》,完成了確權登記,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編制了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組建了綜合執法隊伍,各項工作紮實有序推進,有效保護了武夷山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我們將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和國家批復的試點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武夷山國家公園的保護與管理,妥善處理好生態保護與老百姓生産生活的關係,按期全面完成各項試點目標任務。武夷山風光秀美,歡迎記者朋友們到武夷山旅遊觀光,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福建是中央明確支持建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請問這幾年來,福建在海絲核心區建設方面有哪些成效?下一步還將有哪些舉措?謝謝。

唐登傑:

謝謝你的提問。我們福建作為海絲核心區有獨特的優勢,我們海岸線長,居全國第二,特別是我們可以建設萬噸級的深水岸線有311公里,居全國第一,廈門港、福州港、三都澳都是世界上難得的天然深水良港。福建對外交往歷史非常悠久,自古以來就是聯絡海絲國家關鍵的節點,泉州曾經就是我國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福建的長樂是鄭和下西洋的駐泊點和開洋地,漳州月港是明代前期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特別是福建人從東漢時期就開始漂洋過海闖蕩世界謀生機、求發展。福建也是我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國家高度重視福建的發展,賦予福建一系列先行先試等特殊政策。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中央“一帶一路”總體規劃和佈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編制實施我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建設方案,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大力實施絲路海運、絲路飛翔、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境外經貿合作重點園區建設以及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文化旅遊品牌塑造、擴大國際朋友圈等七大標誌性工程,紮實推動了我省海絲核心區建設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的轉變。

在互聯互通方面,我們全力打造海上、陸上、空上、信息“四位一體”的海絲大通道。去年絲路海運正式啟航,目前已經開通34條航線593個航班,2015年開行的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已經形成了6條常態化線路,通達亞歐9個國家、13個城市,實現了海絲和陸絲的無縫對接。我們實施的“絲路飛翔”工程已經開通了國際和港澳臺空中線路79條,通達世界主要城市。近期國家批准廈門、福州機場擴建,相信我們的“絲路飛翔”一定會飛得更高。

今年年初在國家的支持下,海絲衛星數據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6顆衛星的遙感數據可以直接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實時信息服務,可以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運行保障、海上運輸安全、綜合救援、氣象和海洋環境監測、災害預測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經貿合作方面,我們積極加強多元化國際市場開拓。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口保持了10%的增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去年達到了3946億,佔全省貿易總額的31.9%。同時我們率先建成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3.0版,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通關認證認可合作,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比如,通關時間從過去4小時,壓縮到現在的5-10分鐘。在引進來、走出去的同時,我們進一步加大與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産能合作,目前為止我省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和境外分支機構達到了2594家,協議投資額323億美元。

在人文交流方面,我們積極推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高層互訪,與39個國家108個省市建立了友好關係。同時我們進一步推進民間交流交往,成功舉辦了海絲國際藝術節、電影節、旅遊節、南洋文化節、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我們積極推進國際化合作辦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成為國內知名大學在海外設立的第一所分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四千多位學生在那裏就讀。

總之,我們將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繼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經貿合作的前沿平臺、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著力推進海絲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謝謝你的提問。

阿聯酋中阿衛視記者:

幾百多年前,阿拉伯人踏上海上絲綢之路而來,在泉州落地生根。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開啟,這些阿拉伯商人的後裔有機會把這些貿易做回去,請問目前福建省在“一帶一路”倡議和阿拉伯國家有哪些方面的合作?謝謝。

唐登傑:

謝謝你的提問。正像你所説,福建與阿拉伯國家的交流合作、經貿往來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就有許多阿拉伯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到福建經商、置業、生活,有的還在福建安家落戶。福建的泉州一帶至今保留著相關的歷史遺跡。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福建與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進一步深化合作帶來了新機遇。我之前回答記者有關海絲核心區建設提問的時候已經介紹了有關情況,我這裡再主要介紹一下福建和阿拉伯國家的交流合作情況,也是回應這位記者的問題。

當前,我們正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借助“一帶一路”東風,與阿拉伯國家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合作水平不斷提高。比如,經貿合作方面,這些年發展得很快。福建與阿拉伯國家的貿易總額去年達到756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359億元、進口397億元。今年前五個月,貿易總額同比增長了16%,這與和阿拉伯國家緊密經貿投資往來是密不可分的。同時雙方在人文交流方面也保持十分密切的關係,舉辦了一系列的重要活動,比如2014年在泉州舉辦了首屆中國-阿拉伯城市論壇,通過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倡議書等,我們也利用各種資源、各種平臺,進一步推動福建與阿拉伯國家在科技、文化、教育、衛生、旅遊等領域的合作,這些合作項目都是非常成功的。我們將繼續發揮海絲核心區的優勢,進一步深化與阿拉伯國家的友好合作,推動互利共贏,實現共同發展。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請問,福建在推進創新創業創造“三創”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著力點在哪?作為民營經濟大省,福建將如何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謝謝。

于偉國:

“三創”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重要要求,這和新發展理念一以貫之,也是對福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要求。在福建,包括創新在內的新發展理念,特別是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黨委、政府、企業乃至全社會,現在都形成了高度共識。我們的發展一定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為主要驅動力,改變過去那種拼資源、拼要素、拼環境的粗放式發展老路,走內涵集約發展道路。這是全社會的共識。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各級黨委政府要做的是致力於營造一個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努力把每個城市都打造成一個創新的大孵化器,這是黨委政府的一個主要工作目標。在這裡,創新的各種要素資源能夠最大限度地集約、聚集,並通過市場得到最優的配置。創新中的難點、痛點、堵點,瓶頸問題,要通過黨委政府及時打通,這是我們的責任。再就是培育創新主體,企業要成為創新的主體,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創新上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資源和力氣,這樣企業的創新力量增強了,全社會創新的實力就會大大提高了。

福建目前正在做這樣幾件事兒:

一是進一步完善産學研用貫通的體制機制。我們致力於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把産學研用貫通,把“任督二脈”打通。這裡面非常重要的是政府要通過政策,通過有限但必要的資金“四兩撥千斤”。並且以“用”為本,産學研最後都要落實到“用”上,不同的高校、不同的科研機構、不同的科研創新人才,都圍繞在“用”的最終環節聚焦發力。凡是不利於使用、不利於人才的價值效益進一步體現和實現的,這些問題我們都要進行清除,這個方面我們要扮演“清道夫”的角色,大力消除體制機制障礙。

二是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支持。這幾年,福建省政府推出了研發投入獎勵,企業在上年基礎上當年新增的研發投入,根據新投入的增長比例,政府再給予不同比例的獎勵,鼓勵企業在研發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對研發投入進行績效指標挂鉤的分段加計,不僅要看投入多少,還要看研發投入産出的績效如何,績效好的再進一步支持、鼓勵獎勵。目前,全社會的創新潮正在興起。我個人有個不太準確的感受,如果説改革開放初期的創業潮非常濃厚,現在創新潮就像當年創業潮一樣,這個勢頭在福建非常明顯,家家企業都在談創新。要不要創新已經不是主要問題,關鍵是怎麼創新。各個企業、各個高校,科研人員都在想我的創新發力點在哪?突破點在哪?關鍵是要找準關鍵點,這個點找準了,創新就會有新成效、新突破。當然,創新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委政府要不斷地支持、培育、鼓勵各類社會主體、企業、人才的創新。

人才是第一資源,大家都在爭人才。我們覺得人才關鍵還是要培育,關鍵還是在使用。如果一時爭來了人才,沒有他的用武之地,這個人才在你當地也不可能長久,甚至於少數人才慢慢也會不成其為人才了。所以,關鍵要給人才提供舞臺。人才的價值,從福建來看第一位的不是待遇,而是使他的才能、才華得到充分施展,人生的價值、聰明才智慧得到充分發揮。這是現階段創新潮中,人才的主要價值取向。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都要適應人才的這種新追求、新進步。我們要出臺更多富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讓人才在八閩大地不斷培育壯大、不斷發揮他的價值和作用。

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有“3個7、1個8”,70%的GDP、70%的稅收、70%的科技成果,80%的就業都是民營企業創造的,福建的民營企業是支撐發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經濟發展的成果充分證明,我們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包括民營企業家的發展,始終給予大力支持、充分鼓勵,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當前,我們在扶持民營經濟發展中,一是,進一步破壁壘。就是把各種要素的獲取、準入的許可、經營運行等,破除各種彈簧門、玻璃門、旋轉門,顯性的、隱性的各種障礙。二是,進一步優服務。民營企業和各類企業同等對待、公平競爭,消除任何歧視。同時,我們出臺了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25條措施,出臺了支持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的10條措施,進一步優化對民營企業的服務,減少民營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進一步促技改。福建的民營企業大部分在傳統産業領域,當前産業的轉型升級迫切需要進一步的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省政府在前幾年拿出80億元技改基金的基礎上,今年又拿出100億元的技改基金,來支持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技術改造、技術革新,推動實現産業升級,使傳統産業也能成為朝陽産業、成為新動能。福建眾多的紡織、服裝、鞋帽、食品加工等傳統産業企業,運用了新技術、新模式、線上線下結合等,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軍者、領頭雁。這些例子在福建非常多。四是,進一步減稅費。今年力度更大,民營企業也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為他們在新時代加快發展提供了快車道,插上了新翅膀。所以,福建的民營企業和全國各地的民營企業一樣,一定能夠在新發展中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謝謝。

台灣聯合報記者:

剛才有介紹福建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很快,其中充電樁的建設、新能源電池技術在世界都是領先的。台灣在汽車零部件的産業有優勢。未來兩岸在新能源汽車産業可以有什麼樣的合作?剛才書記有介紹還會有新的惠臺措施,是否可以透露有哪些進一步措施,是特別針對臺青或者臺生嗎?謝謝。

于偉國:

志南同志回答前面的問題,後面的問題我來回答。

張志南: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我們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電動福建”建設,制定實施電價優惠、停車優惠、高速公路通行優惠、不限行、完善充電設施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全省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鏈體系基本建立,已經形成超千億元的産業集群。我省新能源汽車産品基本涵蓋了所有類別,動力電池、新能源客車等技術水平處於全國前列,充電樁實現了城市主城區、高速公路服務區、5A級景區全覆蓋。寧德時代新能源動力電池出貨量連續兩年排名世界第一,上汽集團寧德基地新能源汽車已下線,金龍新能源客車産銷量多年位居全國前列,L4級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産落地。

閩臺汽車産業合作具有堅實的基礎。早在1995年,我省汽車集團就與台灣裕隆集團合資組建了東南汽車公司,成為兩岸汽車産業合作的典範。閩臺新能源汽車産業合作具有廣闊前景。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優勢,深化合作,促進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一是加強車聯網領域合作。發揮福建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産、研發以及通訊方面的産業優勢和台灣企業在半導體、集成芯片、光電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共同打造兩岸車聯網産業基地。

二是加強零部件合作。台灣汽車的零部件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目前有50多家台資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東南汽車配套。我們將積極推動福建的汽車企業與台灣企業在發動機、電氣信號設備、自動變速箱控制系統、底盤系統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提升産品競爭力,共同開拓市場。

三是加強技術創新合作。進一步推動閩臺企業、科研機構圍繞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聯合研發、聯合攻關,加快氫燃料電池、無人駕駛汽車智慧系統和車載終端系統等新技術商用步伐,進一步提升閩臺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合作水平。謝謝。

于偉國:

我接著回答後半個問題,惠臺的政策還有沒有新的?對於臺生、臺企有什麼具體政策?惠臺政策,為什麼還做加法呢?因為習近平總書記説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台灣同胞。兩岸一家人、兩岸一家親,我們兩岸同胞的民生福祉,永遠要做加法,永遠沒有句號。從這個意義上講,“31+66+42”一定會有新的加法,而且這些加法可能比已經出臺的會更多,含金量更高,措施會更實,臺胞的獲得感會更多。

我們最近正在做一件事,我和省長以及有關同志正在聽取臺企、臺胞的意見,特別是那些來福建比較早的台灣同胞,他們在福建生活、工作,包括子女、親屬的學習,還有什麼新的需求,也包括台灣青年來閩創業還有什麼新需求。我們下一輪的優惠政策會更直接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再推出新一輪的惠臺政策,歡迎臺青、臺企來閩。現在大家來閩非常活躍,我簡單説兩個數字,廈門航空近兩年到台灣招乘務員,4次赴臺招聘,吸引了7000多名台灣青年應聘,現在4批錄用了312位,錄用率是27:1。再一個數字,2018年報名廈門大學的臺生超過500人,比2017年增長5倍。這兩個數字儘管只是一個側面,但也恰好反映了你剛才提的臺青、臺生現在來大陸、來福建學習就業創業生活這樣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是一家人。這方面我們的政策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針對性,越來越符合臺胞、臺青、臺生的需求,他們的獲得感也會更多更實。謝謝。

胡凱紅:

最後兩個提問。

中新社記者:

福建正在發展數字經濟,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做法?大力發展建設數字福建有什麼進一步的舉措?謝謝。

于偉國:

請志南同志回答。

張志南:

感謝記者朋友對數字福建建設的關心。

早在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極具前瞻性地做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決策,推動建設“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的數字福建,是數字中國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向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發來賀信,給予我們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始終遵循總書記當年確立的發展理念、目標任務,堅持“要統籌,不要多頭”的原則,規劃先行,科學論證,項目帶動,數字福建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效應不斷顯現。2018年,我省信息化發展指數居全國第6位,信息服務應用和互聯網普及率居全國第4位,信息技術産業、産業數字化、信息基礎水平居全國第6位,全國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42萬億元,佔GDP近40%,增速居全國第2位。我省成為許多信息化建設領域的試點省份,為數字中國建設探索福建經驗。

我們的主要做法:一是積極推進“處處相連”。加快新時代寬帶工程建設,加快5G商用試點,光網和4G已全面覆蓋城鄉,陸上行政村實現了100%通光纖,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達到20T。建成海峽兩岸直通光纜和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互聯網性能居全國前列,福州成為全國互聯網核心節點、重要支點和新的數據交換口岸。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日趨完善。

二是積極推進“物物互通”。全面建設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物聯網絡,窄帶物聯網基本實現全省全覆蓋。率先建成全省政務信息網、電子政務外網和無線政務專網,率先實現省級政務數據中心整合,全面推進省屬事業單位和設區市數據中心整合,形成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政務網絡體系。建成全國首個省級生態雲平臺,建成全國最大的應急視頻會商系統,金融服務雲、健康醫療雲、海絲衛星數據服務中心等一批特色雲平臺相繼投入使用。

三是積極推進“事事網辦”。全面建成全省網上辦事大廳,“12345”政務服務熱線覆蓋所有市縣。全省近90%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網上可辦率超過90%,“馬上辦、掌上辦”成為常態。率先推行文件證照電子化應用,基本實現群眾憑身份證號碼、企業憑法人代碼就可以辦理個人和涉企服務事項。

四是積極推進“業業創新”。深入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加快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衛星應用等新産業新業態,數字福建(長樂)産業園、廈門軟體園、泉州芯谷等産業園區集聚效應不斷增強,一批省內互聯網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新型顯示、高端智慧、物聯網等千億産業集群進一步壯大。實施人工智慧百項應用場景、百項示範項目的“雙百工程”,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更加緊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等廣泛應用,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雪亮工程等信息化應用走在全國前列。我們將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努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高地和數字中國建設的示範區。謝謝。

香港紫荊雜誌記者:

福建是我國農村重點林區和重要生態屏障,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態區位變化,一些商品林被劃入了重點生態區內禁止砍伐,林農面臨守著滿山的林木卻不能砍伐的尷尬,請問福建將如何破解這二者矛盾,真正實現綠色惠民?謝謝。

于偉國:

這個問題很有深度。在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程中,這是我們遇到的一個難題。大家知道,集體林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這三權分開之後出現一個情況,林農分到的是商品林,從大方面講,是可以按照砍伐的有關週期規定砍伐的。隨著這些年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發展,許多地方的一些重要地段、重要區域要轉化為生態林,但這個林是集體林權,有的已經農戶承包了。如果簡單地把商品林轉化為生態林、公益林,可以説是剝奪了林農的合法權益和收益,是不能這樣做的。怎麼破解這個難題?福建這些年在實踐中探索了一條目前看可行的路子,就是兩個字“贖買”。用贖買的辦法,贖買林農的商品林,然後轉化為生態林,以政府贖買為主,同時籌集社會資金來贖買。有三種具體的模式和做法:

一是“贖買+生態補助”的模式。就是按照生態公益林的補償辦法,每年給原來商品林的這些林農們一定的補償金,年年給。這樣政府有能力承擔,因為不是一次性贖買,一次性贖買老實講目前沒有財力。這樣既彌補了林農的經濟損失,也加快了商品林轉化為生態林的進度。

二是“贖買+合作經營”的模式。把贖買的資金轉化為林業合作社的發展資本,不直接給到一家一戶,或者給了一家一戶之後,他們再組織林業合作社,作為這個合作社的資本金,把森林保護下來,通過這筆資本金,開拓新的生財門路、生産門路。

三是“贖買+改造提升”的模式。政府補貼林農改造,按商品林轉化為生態林進行贖買,贖買的資金,其中一部分用於改造提升林分結構、林下結構。福建原來有很多生態效益比較低小的單樹種的針葉林,需要按一定年份進行採伐、改造。同時林農要負責按照新林分、林下結構要求、改造要求補種新樹種。這個樹種的生態效益會更高,比原來的單樹種針葉林生態效益更好。這樣政府補貼、林農改造,生態效益更好,這片森林的長期綜合效益也更好,價值更高。

具體就是通過以上三種模式實現贖買路徑,這樣既不斷擴大了生態林,同時也沒有侵害、降低林農應有的權益,包括經濟收益。謝謝。

胡凱紅:

提問環節就到這裡。最後,請於偉國書記再講幾句。

于偉國:

我們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群眾,感謝今天到場的各位媒體記者,也包括你們所在的媒體單位。你們來就是關注我們、支持我們,我們非常感謝。今天,確實意猶未盡,今後大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繼續採訪我們,也歡迎你們到八閩大地走一走、看一看。我們正在推出“全福遊、有全福”,你們去了不僅僅是一般的遊客,還是記者,希望你們幫助我們發現發展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也更多地了解在福建生活的、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八閩鄉親們,他們對美好生活還有哪些新的嚮往,我們在解決群眾這種新的嚮往中哪些做得是對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哪些工作中還存在問題,希望大家給我們提出意見、提出批評,我們會認真吸納。

我剛才在現場努力地看大家,就是想記住大家的面孔。下次你們到福建去,爭取不要遞名片了,當然全體的我可能做不到,但是其中一部分是能夠做到,見面就認識,我們在國新辦新聞發佈廳見過面,我們是老朋友了。歡迎大家到福建,福建是有福之地,到福建一定福氣多多。謝謝大家。

胡凱紅: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于偉國書記、唐登傑省長和張志南常務副省長。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