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再立潮頭譜新篇——來自廣東高質量發展一線的報告

2019-07-22 11:0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廣州7月22日電 題:再立潮頭譜新篇——來自廣東高質量發展一線的報告

新華社記者劉大江、劉宏宇、魏玉坤

放眼南粵大地,令人振奮的新格局新氣象正在形成:

2017年、2018年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發展迅猛,形成世界級製造業基地,其中電子信息産業總産值佔全國三分之一;2018年全省單位GDP能耗居全國第二低位……

新格局新氣象背後,是廣東高質量發展不斷向深向好的態勢。

廣東正在全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努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殷殷囑託,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聚焦用力,努力率先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廣東,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再立潮頭。

創新驅動戰略爆發新動力

在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近30年經濟總量連續位居全國第一的廣東,如何實現動力轉換,不斷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挺進?

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如火如荼建設中的廣州南沙區,走進美的無人工廠,目之所及,機器人“大軍”正有條不紊地緊張忙碌著:機器人會組裝會切割,外觀檢測機器人的劃痕識別率達95%,搬運機器人會自動挑選貨物……


這是2018年12月12日在位於深圳的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工廠拍攝的自動化生産線。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美的這家注塑車間經過一系列工業互聯網改造,成效顯著:原材料庫存減少80%,智慧裝備提升生産整體效率17%以上,故障響應時間縮減80%,故障率減少36%,品質得到有效提升。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説,美的以科技創新為轉型驅動力,致力於研發製造智慧化家電設備和推動生産線的工業自動化升級,重新整合整個家居産品生態鏈和系統。

美的集團的轉型升級,是廣東創新驅動發展的縮影。近年,廣東將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和總抓手,迸發強勁的內生新動力,推動改革開放一往無前,闖關奪隘: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這是2018年8月13日無人機航拍的深圳地區。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打開地圖,一條從廣州途經東莞到深圳的科技創新走廊,如今延伸至香港、澳門,這裡是世界夜景衛星圖燈光最璀璨的區域之一。

這條被外界寄予厚望的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目前正加快佈局建設,一條融研發、轉化、製造于一體的創新通道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快速打通,新技術、新思維迅速跨界融合。

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加快佈局,正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正在從西方發達國家向東方轉移,區域性的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的形成,是創新集群效應必然結果。”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主任馮聖中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通過“技術創新—産業創新”諧振的方式産生效應,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持續發展,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先行示範區。

——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不斷提升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

在廣州,雲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託中國科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等平臺,瞄準關鍵領域,潛心鑽研,持續突破核心技術,很快成長為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佼佼者:在國內首次研發成功“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首次商用跨鏡追蹤技術,將人臉識別速度從0.1秒降至0.001秒……

在深圳,一批面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致力於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的鵬城實驗室,致力於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的深圳灣實驗室,以深圳石墨烯研究中心為代表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此外,深圳正在加快佈局下一代超級計算機,啟動大科學裝置群建設,推進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建設,E級計算機有望2022年落戶深圳。

廣東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恒心和韌勁,組織實施九大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下大力氣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廣東已建成東莞散裂中子源、深圳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站等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啟動兩批共7家省實驗室建設,今年還將謀劃啟動第三批省實驗室。

營商環境“蝶變”構築新支撐


在工業機器人生産企業廣東東莞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産線上工作(2019年7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廣東是如何對標國際先進地區,在營商環境難點、痛點、堵點發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支撐,為全國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記者來到位於廣州頤德中心的數字廣東公司,遇到廣州市民張先生,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前不久,張先生因出國留學深造需要申辦本人無犯罪記錄證明。他通過微信刷臉登錄“粵省事”後,上傳本人身份證照片和申請事由的證明材料,便完成了申請,整個過程僅花費2分鐘。“粵省事”將其申請材料自動傳送到公安機關,第二天張先生就到戶籍所在地海珠區新港派出所領到了無犯罪記錄證明。

“‘粵省事’就是省事兒!”張先生由衷感嘆道。

“粵省事”是微信小程序,整合了戶政、出入境、交管、社保、醫保等687項高頻民生服務事項,其中86%的事項實現“零跑動”,還可關聯身份證、社保、駕駛證等59類電子證照。它成為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縮影。


由廣東省數字廣東公司推出的“粵省事”小程序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687項高頻政務服務,只需微信刷臉登錄“粵省事”小程序,就可以一站式“指尖辦理”(2019年7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針對政務信息化建設分散化、碎片化等問題,廣東2017年啟動“數字政府”改革,打造一體化高效運作的“整體政府”。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高尚省介紹説,目前已經實現55個單位超過1.4萬項數據互聯互通,試點部門文電辦理用時較改革前下降約40%。


建設中的廣東珠海橫琴新區(左上方為澳門)(2017年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近年,廣東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強化制度供給和政策創新,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圍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便捷有序流動,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外資負面清單縮減至37項,38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

——制定實施涉企惠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國家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今年1至5月全省新增減稅降費1327億元,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達2674億元。

——在商事制度、企業投資管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6個方面推出30條含金量高的舉措,開辦企業全流程辦理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工業項目開工前政府審批時間原則上不超過45個工作日。

——在擴大市場準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面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新舉措,超過99%的外資項目以備案方式準入。


這是2018年10月25日拍攝的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這種制度創新尤以深圳前海為典型。自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成立以來,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的前海,平均3天推出一項制度創新成果,制度創新總指數評估在全國自貿片區中排名第一。

在全面優化的營商環境中,各類市場主體持續釋放新活力:截至2018年末,廣東省個體工商戶和企業數量達1146萬戶,其中企業492萬戶,均穩居全國第一。各種所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民營企業有15家,12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8家是民營企業。

民生獲得感提升新高度


在廣東東莞松山湖的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産線上工作。據介紹,生益科技的産品覆銅板年産量居全球第二,其中99%以上的産品為自主研發(2019年7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一切發展為了人民。廣東是如何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魚肥鴨壯稻花香,一粒米延伸出了大産業。鴨鵝在田間、果林自在散步,魚兒在稻田裏游來游去……這樣和諧的畫面出現在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絲苗産業園。

稻田裏養的魚、鴨、蛙、鱉、小龍蝦,能清雜草、除害蟲,排泄物還可以肥田,而水稻又為這些動物提供了天然餌料和良好的棲息條件。廣東海納農業將傳統種植業和現代養殖業有機結合,採用稻田立體種養模式的稻田每畝産值,比普通稻田高出7000元。

自2018年起,在廣東省3年安排75億元的財政扶持下,類似于惠城區絲苗産業園的1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在南粵鄉村大地拔地而起,茁壯成長。

這是廣東正在全面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縮影。廣東計劃10年總投入1600億元,加快改變農村面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動農民增收。

廣東持續加大財政民生投入,2018年民生類支出佔比接近70%,切實解決了就業、醫療等一批人民群眾最為關切的“身邊事”。

就業是最大民生。廣東就業總人口約6500萬,佔全國的8.4%,其中在粵外省務工人員約1600萬。廣東制定出臺“促進就業九條”,全省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在廣州市南沙政務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窗口讓群眾的辦事效率得到明顯提高(2019年7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社會保障是底線民生。廣東在全國率先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五大險種參保人數累計2.86億人次,居全國首位,實現制度和人群全覆蓋。

基層農村醫療資源短缺,是全國範圍內較普遍存在的民生供給短板。但在廣東,情況卻大為改觀。近日,記者駛出西部沿海高速汶村出口,江門臺山市汶村鎮中心衛生院10層樓的嶄新住院樓便映入眼簾,與周圍低矮的民居形成鮮明對比。汶村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甄文龍自豪地説:“我們醫院成為鎮上的地標!”在住院樓10樓,記者看到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和腎內科血液透析室的裝修已基本完成,部分設備已基本安裝。而以前的汶村鎮中心衛生院空間小、設施差……

汶村鎮中心衛生院的改變是在2017年。這年起,廣東省財政投入500億元全面提升粵東粵西粵北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支持縣級公立醫院和中心衛生院升級建設、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作為一級醫院的汶村鎮中心醫院,不僅按二級醫院標準升級改造,還和上級醫院構建醫聯體,成功共享上級醫院的優質資源。

廣東省政府負責人説,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東將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努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參與采寫記者:毛鑫、鄧瑞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