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荊楚大地的綠色蝶變

2019-08-01 12:3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8月1日電 題: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荊楚大地的綠色蝶變

新華社記者 高蕾、樂文婉

湖北有“千湖之省”的美譽,卻曾因污水排放、過度開發利用成為“千湖之殤”。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三峽庫區所在地,湖北是長江幹流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和中部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地位特殊。

日前,記者跟隨全國人大組織的中華環保世紀行採訪團實地調研發現,為了守護母親河,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湖北打響“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非法碼頭整治”等長江大保護十大戰役,開啟一場綠色蝶變。

“明珠”重現:“我們的城市名片回來了”

在武漢市中心,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東湖。東湖水域面積達33.62平方公里,是武漢一張重要的名片。然而20世紀80年代,隨著周邊商業開發,入湖廢污水急劇上升,水質快速惡化,到20世紀末,東湖水質甚至變為劣V類。

21世紀初,武漢向東湖劣質水體“宣戰”。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修復專家康玉輝博士是其中湖邊塘治理工程的負責人之一。調控水位、晾曬底質、殺死湖底厭氧細菌、清除湖底垃圾,待恢復原有水位後,噴灑微生物分解湖底有機污染物,然後種植水生植物和放養水生動物,構建健康的生物鏈。“這種整治手段相比以往簡單清淤,成本降低約四分之一,且不易出現反復。”康玉輝説。

經過一年多的整治,東湖核心區域水質已達到Ⅲ級,再現水清岸綠的美景。“我們的城市名片終於回來了!”康玉輝很是欣慰。

不只是東湖,數據顯示,2018年,湖北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穩中趨好,全省179個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9.4%,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比例為1.1%,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

雷霆行動:春風又綠長江岸

林雅麗是荊州市沙市區玉和坪社區主任,她還有另一個身份,是長江荊江段1.2公里長江岸線管理員。每天早上8點,她都要花40多分鐘巡視自己管理的長江岸線,巡邏時發現垃圾、壞死樹木、非法建築時她會簡單清理,再用手機記錄並傳給相關負責人員進一步處理。“以前我在岸線巡邏時,就是個‘撿垃圾的’,每次巡邏都能撿不少。但現在,走在乾淨的臨江道上,工作成了一種享受。”林雅麗説。

湖北的崛起與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與碼頭密不可分。然而,由於多種原因,湖北碼頭一度呈現“小、散、亂”格局,不僅制約湖北航運吞吐總量,各種排污和生活、建築垃圾也侵害長江。2016年以來,通過三輪雷霆行動整治,湖北已取締各類碼頭1211個、泊位1383個、清退港口吞吐能力1.56億噸,清退岸線長度150公里,復綠面積達809萬平方米,春風又綠長江岸。

並行不悖:奏響環保與發展協奏曲

在長江宜昌段的一處江岸,記者看到一個被水泥封死的排污口。這個排污口本屬於宜昌市興山縣屬國有企業興發集團。

興發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精細磷化工企業和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搬遷企業。2016年以來,為了保護長江生態,興發集團先後拆除化工廠、水電站、草甘膦膜處理車間等臨江裝置,累計拆除資産價值超過12億元。

黃磷是高能耗、高污染行業。興發集團堅持自主創新,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開發出一整套黃磷清潔生産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工信部作為典型經驗,以技術輸出形式在全行業推廣。

歷經關停改造,興發集團經濟效益不降反升。2018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79億元,同比上升6.68%,創歷史最好水平。

興發集團是湖北宜昌經濟轉型的縮影。前不久,總投資35億元、年産能20萬輛的廣汽集團宜昌乘用車智慧工廠正式投産。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業在宜昌“遍地開花”。

“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更何況只要有合理的統籌安排,加快産業轉型升級,也能奏出環保與發展的協奏曲。”興發集團董事長李國璋表示。

立法監督: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

長江保護法立法調研已於今年啟動。作為一部保護長江全流域生態系統,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專門法和特別法,長江保護法將形成長江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法律支撐。

而在湖北各地,已有許多立法、監督方面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黃柏河是葛洲壩庫區的長江一級支流,也是宜昌市重要水源地,承擔著近200萬人飲水和100萬畝農田灌溉重任。然而,隨著流域內城鎮化進程加快和磷礦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礦山廢水排放、農村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排污等問題造成流域污染嚴重,水質惡化。黃柏河水甚至一度變成褐色。

2017年,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出臺《宜昌市黃柏河流域保護條例》,以資源保護與利用、水污染防治為工作主線,對黃柏河流域按核心區、影響區實施分區保護,分級規定管控措施和禁止性事項。

近年來,湖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後制定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21件,批准市州生態法規20件,基本形成了水、土壤、大氣“三位一體”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