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服務+體驗”是“夜經濟”發展關鍵所在——訪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

2019-08-07 15: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題:“服務+體驗”是“夜經濟”發展關鍵所在——訪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

新華社記者 林紅梅、王雨蕭、季小波

北京市出臺13條措施推動繁榮夜間經濟,上海設立“夜間區長”“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天津著手打造美麗“夜津城”……

近日,多地政府紛紛出臺發展“夜經濟”相關政策,“夜經濟”怎麼搞?新時代下“夜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政府在發展“夜經濟”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

“夜經濟”的內涵在悄悄變遷

提到“夜經濟”你會想起什麼?是路邊小吃、地攤或是裝滿小商品的後備箱?在技術不斷發展、消費不斷升級的今天,“夜經濟”的內涵已經悄然發生變化。

在許光建看來,談論“夜經濟”,要將它置於時代背景下觀察。

“今天是商品極大豐富的時代,消費者面臨的選擇非常多,消費訴求也在不斷升級。過去談起‘夜經濟’紛紛想起低檔、價廉,而現在人們追求的是品質和享受。”他説。

在許光建看來,“互聯網+”是當代“夜經濟”的另一時代特色。美團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消費數據顯示,有1400萬青年晚8時後叫外賣到辦公區。數據顯示,滴滴國內網約車日單量達到2400萬單。

“外賣、跑腿服務、網約車……技術迭代升級催生‘夜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推動下,白天的主流消費在夜間也煥發了生機。”許光建説。

“夜經濟”要重視“服務+體驗”

數據顯示,上半年,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佔比為49.4%,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隨著收入和供給質量提升,我國居民消費正從實物型向服務型轉變。

在許光建看來,“服務+體驗”正是未來“夜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有了互聯網,人們在家動動手指就完成消費,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去實體店呢?因為店裏可以享受到體驗和服務,這恰恰是網購的短板,也應該是未來發展‘夜經濟’的重點。”他説。

事實上,夜間體驗式消費已經成為人們的剛性需求。2019年春節期間,西安“大唐不夜城”、重慶兩江夜遊等夜間體驗項目火爆;今年元宵節,故宮首次開放“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門票一開售便“秒光”……

“這些僅是旅遊業的案例,在其他方面,夜間體驗式消費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例如博物館夜間開放,個性服務的轟趴場所,戶外文藝表演等,都是未來發展‘夜經濟’的藍海。”許光建説。

採訪時,他還提到,發展“夜經濟”不能一味追求“通宵達旦”,要在不違背當地百姓生活習慣的前提下適度發展。

政府要做好“服務者”

許光建表示,發展“夜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市場監管、環保、交通等多個方面,需要多部門聯動配合,政府應該做好“服務者”,為百姓和商家解決後顧之憂。

“首先交通就是個大問題,不做好交通保障,百姓出門享受‘夜經濟’會‘寸步難行’,這次北京提出延長部分地鐵營運時間,就是一項很好的舉措,除此之外,還可考慮在部分熱門商圈增設夜間停車位,設立網約車停車場等。”他説。

一項網絡調查顯示,限制百姓夜間消費的因素中,擔心安全問題佔據首位。

對此,許光建提出,可在夜間增加巡邏警力,主要商業街區增加攝像頭數量等,為城市“夜經濟”營造安全的發展環境。

“發展‘夜經濟’需要大量的夜間服務者,為社會提供更多靈活就業機會,催生新興職業。此外,還可以通過調動社區工作者、退休人員積極性,以志願者的形式投入‘夜經濟’服務隊伍中。”許光建説。

他還提到,商家延長營業時間的同時,政府也要延長服務時間。

“市場不‘下班’,政府的相應服務也不能‘下班’。”許光建表示,政府部門要創新管理,保障城市有序運行,確保“夜經濟”既活躍又安全。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