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蘇州:職業教育帶來更多選擇

2019-08-18 07:4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太倉姑娘王逸雯,如今已是江蘇省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中德工程學院的一名大一學生。她從未想到,職業教育竟能讓人生如此出彩。

時間回到一年多前,在王逸雯高中即將畢業時,設在太倉的德國企業億邁齒輪有限公司,到她所在的高中來宣講並“招工”。

所謂“招工”也是招生,學生進入該企業與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的雙元培養班。這個班40%的時間在學校學習,60%的時間在企業接受培訓。沒有特殊情況,畢業後學生可以在這家德企工作。

“學院名聲好,工作有保障,做到車間主任的話,年薪能有二三十萬元。”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績位於本科線邊緣的王逸雯不再猶豫。通過考試和雙選,她與該企業簽約並順利入學。

“在讀書的3年裏,企業不僅為我承擔了7萬至8萬元的實訓及考試成本,每個月還補貼1000多元的生活費,基本不用再向家裏要錢了。”王逸雯告訴記者。

在這裡,學生所受的培養模式是“三站互動、4—6輪換”,即每4到6週一個輪換,學生在職業學院、培訓中心、企業崗位3個場所進行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訓練。學校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韓樹明介紹,2007年以來,該學院共與德企聯合培養學生2500多名,而這一模式也已推廣到全國100多所高職院校。

在蘇州,王逸雯的選擇並非個例。蘇州現有中職學校25所、技工學校13所,在校生9.69萬人;高職院校17所,在校生10.47萬人。職業教育主要發展指標和綜合實力位居江蘇省和全國前列。

走進蘇州富強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間教室,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學生們正在上課。講臺上的教師來自企業一線,教材來自於生産一線,與車間設備僅一門之隔。“職業教育需要真實項目,最忌諱脫離實際。”學院副院長溫貽芳説,在這裡,生産線專為教學量身打造,設備更新緊跟行業發展,生産教學圍繞項目展開,真正實現了教師、教材、教法“三教融合”,而這是以往頂崗實習難以達到的。

在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中德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們正穿著統一的工裝在銑床操作區生産線實訓。整個操作過程以學生為主、注重能力挖掘,指導老師及外教主要進行檢查和糾偏。校長萬燁鋒介紹,學校教師團隊由德國外教、企業工程師與學校教師聯合組建;所用教材由活頁教材結集整理而來,將企業工作手冊與學校教材相融合。

今年初,《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前不久,全國首批職教“1+X”證書制度試點名單出爐,其中涉及在蘇職業院校17所,獲批證書試點21個。

以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記者了解到,學院入選“物流管理專業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後,今年暑假已組織教師進行專門培訓,9月將正式啟動實訓建設。“近年來,學院持續推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對接,積極探索技能等級證書考核標準,努力實現證書考核標準向職業考核標準的轉化融通。”學校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馮琳表示,此次入選“1+X”證書制度試點,不僅有利於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也為學校發展帶來契機,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廣泛歡迎。(記者 姚雪青)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