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探訪世界人工智慧大會:AI力量助跑健康中國

2019-08-30 17:3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8月30日電(記者 周琳)當患者、醫院、醫療設備、急救車、藥店等和健康相關的每個環節全部互聯,人工智慧醫生作為“助理”24小時上崗,我們的健康會被AI全天候護佑嗎?

作為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主題論壇之一,全球人工智慧健康峰會30日在徐匯西岸會場舉行。在奔跑著的健康中國,人工智慧正在成為一股助跑新力量。

“2018年一場針對甲狀腺癌的AI讀片大賽裏,醫生的平均讀片時間是45分鐘,準確率74.46%;智慧超聲儀時間為1分36秒,準確率90%。”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他表示,智慧醫療正在出現多個新趨勢:智慧識別與輔助診斷系統迅速落地,新一代智慧醫療硬體裝備正“AI”化。“身體的實時視頻和體內病灶影像,精準疊加顯示,可以延展醫生的手和眼;通過智慧設備和知識雲平臺互聯,將病人、醫院、藥店、急救車連接上網,實現醫養全天候,延展醫生的服務時間和範圍。”

“AI+醫療”的跨界碰撞,正在為醫學界眾多懸而未決的難題,打開新的解決之門。

作為屠呦呦團隊的核心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廖福龍用“值得期待的多米諾效應”,形容人工智慧帶來的醫藥行業跨領域合作。

“對於青蒿素的作用機理、抗藥機理研究,人工智慧都是可以引入的新手段,可能給研究者帶來一扇新的大門,開拓一條有趣又充滿回報的新征程。”廖福龍説,它能從藥化、生物學的數據中挖掘更多有效信息,大幅降低藥物研發的人力物力成本。

不過,在眾多疾病面前,人工智慧還是個懵懂的“小醫生”,它既不全面,又不夠智慧,但這也意味著還有大片藍海,等待人類探索。

“除了AI助力肺部疾病篩查,人類還有2-3萬種疾病需要解決,尤其像神經、腫瘤這些重大疾病的診斷,往往需要依靠的是包括MR(磁共振)、PET-CT等在內的多模態數據。行業的發展才邁出一小步,醫學影像AI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聯影醫療董事長薛敏説。

在醫學眾多的“未知空間”裏,人工和智慧正在更高層次融合。

——産業界正在思考,從源頭提供更加智慧的檢測設備,賦能整個醫療環節。

峰會現場展示的一款智慧化快速掃描技術顯示,通過聯影自主研發的3D成像技術,當患者進入掃描間時,攝像頭能精準捕捉患者的行動和姿勢,識別年齡、身高、體重等信息並自動推送給設備。根據這些信息,設備可以自動形成患者需要掃描的參數,減輕醫生的工作量。

“現在是設備的智慧化,在某一個環節加入AI的能力;未來將成為智慧化的設備,打造貫穿臨床診療全工作流,覆蓋多病種的AI。”薛敏説,到那時,才出現真正的AI醫療産品。

——學術界正在思考,以更開放的心態,呵護像“鑽石”一樣珍貴的醫療數據。

“罕見病的數據怎麼獲得,我的數據集和你的數據集應該如何管理?在數據領域,一個世界全球範圍內的對話非常重要。數據已經成為所有行業以及各個部門的創新引擎,需要在滿足國際標準的時候被充分利用。”國際電信聯盟高級顧問西芒·費拉斯在現場説。

30日,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焦點組)國內對口組也在峰會現場正式成立,將致力於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的標準研究,聯合健康醫療領域及人工智慧跨領域學者專家,共同推動健康醫療人工智慧創新發展。

——政府部門正在思考,為“AI+醫療”提供最優的發展土壤。

作為上海人工智慧産業地圖“人型”佈局的交匯點,徐匯區的信息技術和生命健康兩大創新産業總規模近1500億元。區內120多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10余所高等院校,數十個國家級、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外資研發中心,8家三甲醫院,107名“兩院”院士在徐匯工作或居住,為AI+醫療的交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上海市徐匯區區長方世忠表示,徐匯區將繼續推進AI新高地建設“T計劃”、積極構築“一核一極一帶”空間佈局(徐家匯—楓林創新核、徐匯濱江創新極、軌道交通15號線串聯的漕河涇到紫竹的國家級人工智慧創新帶),打造上海建設國家人工智慧高地的新地標和核心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志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