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青海貧困戶:只要守信用 脫貧不差錢

2019-09-10 10:2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寧9月10日電 題:青海貧困戶:只要守信用 脫貧不差錢

新華社記者王金金

天剛濛濛亮,王生壽就去新房子打掃衛生,接著又去收拾羊圈,一刻不停忙碌了一早晨。很難想象,充滿幹勁的王生壽是一位癌症患者。他説:“政府用真金白銀幫助我,再不努力,怕是以後真就成了子女、國家的負擔了。”

為讓更多貧困戶在資金短缺時找到脫困的錢,青海省將金融扶貧與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相結合,探索實施貧困戶信用修復機制,不僅解了貧困戶發展的燃眉之急,也讓誠實守信在高原鄉村漸成風氣。

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席芨灘村二社的貧困戶王生壽,就是通過信用修復重獲貸款的受益者。

因為過去一次貸款逾期還款,王生壽沒有獲得村裏第一批發放的扶貧小額貸款。“當時我剛查出來癌症,家裏用錢緊張,我覺得銀行貸款就跟借朋友錢一樣,晚幾天還也沒關係,沒想到拖了這幾天,竟成了銀行系統中沒信用的人。”他説。

2017年青海省建立“諒解+救濟”貧困戶信用修復機制,即對有發展項目、有一定還款能力、有勞動技能,但存在徵信不良記錄的貧困戶實施信用修復。

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賈麗均介紹:“扶貧小額信貸不是大水漫灌式地給予貧困戶資金支持,更不是對貧困戶貸款‘一拒了之’,而是要識別出真正有産業發展能力、有貸款意願、有脫貧項目、有勞動技能和一定還款能力的貧困戶,讓每筆扶貧小額貸款貸出質量。”

在了解到王生壽的情況後,村幹部和銀行聯合展開了貸前調查。村委會主任楊佔彪説:“王生壽不是惡意拖欠,平時在村裏信譽也很好。村幹部站在風險把控的最前線,既不能讓國家的錢白花,也有義務讓銀行了解村民的貸款需求,解決村民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2017年1月底,王生壽順利獲得5萬元扶貧貸款。

看著自家的羊圈,王生壽很欣慰:“因為當初這筆貸款,現在我才能養了這200隻羊。家裏有了收入,心情好了,病也好得快了。”

貴德農村商業銀行尕讓支行行長周新安説:“為貧困戶進行信用修復,與當地政府聯合發放扶貧貸款,極大地解決了銀行與村民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降低扶貧貸款金融風險的同時,也節約了銀行信貸成本,扶貧貸款用‘活’了。”

在席芨灘村,扶貧貸款不僅解決了村民們的燃眉之急,也推動了誠實守信的鄉風建設。席芨灘村三社村民康濤家今年遭了水災,十畝莊稼地絕收,家裏今年的收入沒了保障。“砸鍋賣鐵也要還上貸款。”康濤説,“雖然遭了災,但家庭正常開銷還能維持,説到底還是靠著3年前扶貧貸款掙了錢攢下的積蓄。好借好還,明年1月貸款到期,我一定會按期還款。”

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海省已有2189戶貧困戶信用得到修復重建,其中1730戶獲得貸款5798萬元。

青海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青海還將把“普惠金融”擴展到全社會信用體系範疇,大力開展“信用+扶貧貸款”“信用+農牧業政策性保險”等創新服務,持續向貧困人口提供多種金融服務,不斷擴大融資規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