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豬肉價格上漲對物價有何影響?

2019-09-17 07:5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豬肉價格上漲,只對生豬産業上下游以及其他肉類等關聯産品産生影響,對整體物價影響較有限。

糧價是百價之基,在糧食價格平穩的情況下,食品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近日,網絡上有觀點認為,“豬價上漲會帶動其他食品價格上漲,從而帶動整體物價大幅上漲”。應當説,這個判斷並不科學。應客觀認識豬肉價格在整體物價中的地位和其可能産生的聯動效應。

當前豬肉價格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豬肉産能不足,其原因與通貨膨脹無關,也不會引發通貨膨脹。豬肉價格上漲,只對生豬産業上下游以及其他肉類等關聯産品産生影響,對整體物價影響較有限。當前,我國農産品供給充足、消費品生産能力不斷提升、服務供給更加豐富多元、貨幣政策保持穩健,這都為物價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基礎。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8%,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7%;8月份,CPI同比上漲仍為2.8%,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6.7%。可見,8月份豬肉價格雖上漲較快,但其他商品價格並未同步上漲。從原因分析,豬肉價格上漲主要受生豬供給偏緊影響,追溯起來是因為非洲豬瘟疫情和一些地方盲目限養禁養帶來的産能下滑。

保持物價特別是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基本穩定,事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面對豬肉價格上漲,國家保供穩價政策在持續加力。從擇機投放凍肉儲備到啟動價格補貼機制,從糾正不當限養禁養措施到豬場用地應保盡保,從財政專項支持到金融保險護航,各地各部門都在採取措施。隨著措施逐漸見效,未來豬肉價格是有平穩基礎的。值得注意的是,商務部9月10日的數據顯示,豬肉批發價格漲幅比前一週(9月2日至8日)已有所回落。

應當看到,儘管豬肉在肉類總消費中佔比為62.7%,但放到整個食品消費中僅佔一部分。如今,食物來源極為豐富。以初級農産品而言,就包括了糧食、蔬菜、水果、植物油、牛羊肉、禽肉、水産、雞蛋、牛奶等。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我國夏糧産量、質量雙豐收,秋糧面積穩、長勢好;棉油糖等大宗農産品生産形勢好、庫存足、價格穩;蔬菜、水果、水産品等鮮活農産品供給充裕;主要經濟作物和園藝作物生産也保持穩定。如此看來,主要農産品中,除豬肉外均沒有大幅上漲的基礎。

之所以説食品價格穩定,是因為“壓艙石”糧食價格保持穩定。糧價是百價之基,處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基礎性地位。今年我國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秋糧生産形勢很好。稻穀、小麥、玉米庫存較為充足,南美大豆豐産、國産大豆面積增加、大豆供給有保障。總體看,全年糧食豐收有基礎、有條件、有希望。糧食價格7月份同比只上漲了0.6%。在糧食價格平穩的情況下,食品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近期水果、鮮菜價格回落明顯,雞蛋市場供應增加,有望拉動食品類價格漲幅回落。進入8月份後,蔬菜供應增加,預計下半年價格將在常年水平波動,第三季度菜價或低於去年同期。隨著氣溫開始轉涼,蛋雞“歇伏期”結束,産能恢復,雞蛋市場供應增加,隨著雞舍防暑降溫的水電成本降低,預計後期養殖成本將不同程度下降。從水果價格看,8月份至10月份,是南北方各類水果集中收穫的時期,水果陸續大量上市,市場供給十分充足。

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分析,從今後一段時間來看,我國物價不具備全面大幅上漲的基礎。從供給來看,我國工農業産品和服務供給總體是充裕的。從需求來看,居民消費穩定增長,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具備堅實基礎。儘管非洲豬瘟疫情對當前生豬生産造成了一定衝擊,但其他肉禽等替代品生産增長較快,肉蛋奶等供應比較充裕,居民基本飲食消費不會受到大的影響。(記者 喬金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