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俄簽署聯合公報 合作從傳統領域向高科技拓展

2019-09-19 08:45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據新華社報道,應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9月16至18日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並同梅德韋傑夫總理共同舉行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

當地時間9月17日下午,李克強在聖彼得堡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共同主持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李克強表示,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俄加強戰略協作,增進政治互信,拓展務實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不僅有利於雙方,也對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的繁榮穩定釋放出積極信號。

梅德韋傑夫表示,今年對俄中關係而言是一個重要年份,中國即將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俄中也將迎來建交70週年。他強調,俄中是重要友好鄰國,當前兩國關係處於最好水平並進入新時代。發展對華關係是俄方外交優先方向,也符合俄自身發展的需要。在世界形勢不穩定性上升、保護主義持續抬頭的背景下,俄方願同中方深化戰略溝通與務實合作。

在會後共同會見記者時,李克強表示,中俄務實合作呈現全方位、寬領域、高水平的特點。雙方在能源等傳統領域合作取得新突破,在跨境電商、科技創新等新興領域合作不斷呈現新亮點。希望雙方積極探討深化煉化一體化合作,增加能源合作的附加值,助力雙邊貿易額翻番目標如期實現。

李克強此訪正值中俄建交70週年和兩國關係開啟新時代之際,也是繼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訪俄後雙方又一次重要高層交往。在李克強出訪之前,9月9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外交部吹風會上説,“建交70年來,中俄關係愈加成熟、穩定、堅韌,成為世界上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平最高、戰略價值最高的一對大國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柴瑜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説,當前,全球正值“多事之秋”,中俄為大國合作樹立了一個較好的榜樣,雙方相互照顧彼此關切,實現了互利雙贏,體現出了高度的信任,這是非常難得的。更為重要的是,雙方的合作是面向未來的、面向實際的,兩國務實合作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且還在不斷與時俱進地向新領域拓展,展現出了高度的合作誠意。

會晤後,李克強與梅德韋傑夫簽署了《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下稱聯合公報),並共同見證投資、經貿、農業、核能、航天、科技、數字經濟等領域十余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柴瑜認為,此次會晤的成果非常豐富,體現了中俄合作的前瞻性和務實性,比如,在科技創新領域達成了多項成果。“中俄都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增長和發展方面面臨著共同的任務挑戰。如果雙方能在新興領域、尖端領域加強合作,如通訊技術、電子元器件等,這對兩國的産業發展都將有巨大推動作用。”

雙邊貿易額將從1000億美元向2000億美元增長

近年來,中俄雙邊貿易穩步增長。2018年,中俄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連續9年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1-8月,雙邊貿易額達到705.9億美元,同比增長4.5%。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9月10日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表示,今年全年貿易額有望在2018年好成績的基礎上實現又一次突破。此前,今年8月14日,在中國駐俄使館同中俄兩國主流媒體舉行見面會時,張漢暉表示,中俄兩國元首共同確定了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我對實現這一目標充滿信心。

聯合公報顯示,兩國貿易額繼2018年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後繼續保持增長,農業、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海關、環保等領域合作取得積極進展。雙方願繼續挖掘合作潛力,進一步擴大雙邊合作規模,努力向2000億美元的貿易發展目標邁進。

為了實現兩國元首確定的2024年前實現2000億美元的目標,中俄經貿部門將擬定一個路線圖,明確雙方採取的具體措施。在本次會晤期間,雙方發表了關於編制《至2024年中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的聯合聲明。

“這2000億美元不只包括貨物貿易,還包括服務貿易,比如旅遊、運輸、教育、醫療、外包、文創、演藝等,加在一起會達到2000億。”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與歐亞研究所所長劉華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説道。2018年,中俄服務貿易快速發展,金額達175.9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倍,成為雙邊貿易合作的新亮點。

要進一步提升中俄貿易水平,劉華芹指出,就需要消除雙方經貿合作中的障礙,深入挖掘彼此的潛力。聯合公報顯示,雙方的合作領域正在不斷擴展,比如,創新上中下游産業鏈合作模式,深化農業全産業鏈合作,開拓在油氣等領域的上中下游全方位一體化合作;同時,還要為促進雙邊貿易便利化開展很多務實合作。

最近一段時間,中俄大豆經貿合作正穩步推進。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部長馬克西姆∙奧列什金9月3日表示,2019年,俄羅斯有能力將大豆對華出口從2018年的80多萬噸擴大到100萬噸,而2025年有望增至370萬噸。

俄羅斯大豆能否填補中國國內的需求缺口?劉華芹認為,單靠某一個國家來填補這個缺口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俄羅斯大豆當前的産量較低,而農産品的生産也需要至少幾年的培育期。但她強調,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國的農産品進口需要堅持多元化的方針,增加從俄羅斯的進口有助於拓展我國大豆進口渠道。

合作從傳統能源領域向高科技領域拓展

分析認為,此次總理會晤為中俄在新興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指明了方向,為新時代的中俄關係注入強勁的動力。

李克強指出,要共同執行好能源領域大項目合作,擴大雙向開放,探索煉油一體化的合作模式。同時,深化科技創新合作,發揮互補優勢,充分挖掘兩國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科技成果産業化等方面的合作潛力,辦好中俄科技創新年。

梅德韋傑夫表示,俄方願同中方一道努力,將雙方合作重點從傳統能源領域向高科技領域拓展,不斷為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注入新動力。

“當前,中俄的合作重點主要還是在能源領域,包括亞馬爾天然氣項目、今年年底開通的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項目,另外,在航空航天、核能、基礎設施方面也有一些合作項目。”但劉華芹説,“在中俄貿易達到1000億美元之後,未來雙方需要大力拓寬合作領域。”

多年來,能源一直在中俄經貿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8年,俄羅斯連續第3年成為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向中國出口的石油達7149萬噸,比2017年增長了19.7%。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4月對記者指出,在“西伯利亞力量”中俄天然氣管道投入使用後,俄羅斯也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

劉華芹指出,當前,中俄在製造業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這次的聯合公報至少提了十大領域的製造業合作,包括汽車、制藥、有色、石化、鐵礦石、能源裝備、船舶製造、海洋工程、無線電電子、機床等。這些將是我們製造業合作的增長亮點。”

“更重要的就是高新技術領域,其中數字經濟是兩國未來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在數字經濟,包括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等領域,雙方合作空間很大。”劉華芹補充道。

此次會晤期間,雙方簽署了多項高新技術合作文件,包括:關於數字技術開發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關於建立聯合月球與深空探測數據中心的合作協定,關於協同實施“嫦娥七號”月球極區探測任務和“月球-資源-1”軌道器任務合作協定,關於進一步加強科技人文交流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另外,雙方已經決定2020年、2021年互辦“中俄科技創新年”。9月15日,李克強在接受俄羅斯塔斯社書面採訪時説,兩國要以此為契機,將中方的産業、資金和市場優勢與俄方的資源、科技和人才優勢結合起來,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

“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的深入對接正在為中俄區域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在會晤期間,李克強指出,中方願將“一帶一路”倡議同歐亞經濟聯盟更好銜接,保持雙邊貿易穩步增長勢頭,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努力實現雙邊貿易額翻一番的目標。

聯合公報顯示,雙方商定與有關方一道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推動加強“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共同發展經濟走廊,協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有序擴大能源合作,增強數字經濟領域有效互動,促進歐亞地區貿易和投資。

“在全球經濟秩序出現混亂、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給世界帶來了一些穩定性。”柴瑜指出,這樣的區域合作也為中俄未來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也體現了中俄合作素有的戰略性和長期性。

在此次會晤期間,雙方還對《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即將生效給予積極評價。劉華芹介紹道,該協定於2018年5月簽訂,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和區域組織簽訂的第一個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經貿合作文件,旨在減少非關稅貿易壁壘,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是各方未來拓展經貿合作的一個重要的制度性基礎。

劉華芹分析道,這個協定有兩方面的意義:第一,它是以WTO《貿易便利化協定》為基礎簽署的合作文件,是遵守WTO多邊貿易規則的一個範本,也是落實WTO多邊貿易規則的一個實踐。第二,它對於消除中俄貿易中現存的制度性障礙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將有助於降低中俄貿易的成本,從而擴大雙方的貿易規模。

柴瑜指出,該協定是以貿易投資便利化為特徵的安排,不涉及關稅,因此,在協定生效後,中國企業在進入歐亞經濟聯盟成員的市場時,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會大大地提高。在此基礎上,如果在這些國家進行深加工,延長價值鏈,那麼將對區域經濟增長有很大的貢獻。

此外,柴瑜表示,這個協定也讓“一帶一路”倡議在該地區有了一個落腳點,讓中國提出來的倡議更好地與該地區的經貿發展規劃銜接在一起,因此,它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也是非常積極的。

在聯合公報中,雙方還強調,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倡議同大歐亞夥伴關係可以並行不悖,協調發展,雙方將制定協調此項工作的具體措施,以在歐亞地區構建開放、互利、共贏、廣泛、平等的合作空間。鄭青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