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自貿區六週年:
“高階版”環境支撐更高水平開放

2019-09-29 16:2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9月29日電(記者 何欣榮、楊有宗)昔日播下的開放“種子”,如今已經“開花結果”;率先實施的制度創新,步入常態化運作;更多的外資、更新的業態,正在拔節成長……上海自貿區掛牌六週年之際,記者實地走訪“夢開始的地方”——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在回顧“初心”中展望自貿區前進的方向。

放大貿易優勢 讓企業做全球生意更順暢

位於上海外高橋的施坦威鋼琴亞太有限公司大廳內,一台“黑鑽級”的三角鋼琴十分搶眼。與電腦連接點擊播放後,一首激昂的樂曲就從鋼琴鍵盤上傾瀉而出。不久後,這臺價值600萬元的鋼琴將從外高橋出發,前往它的海外買家。

“我們剛來中國時,只是一個很小的貿易公司,一年只能賣掉幾臺鋼琴。現在已升級為亞太區總部,去年僅施坦威品牌的鋼琴就賣出近500台。”施坦威鋼琴亞太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王鑫説。

施坦威的“飛躍”,得益於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的制度創新。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陳彥峰説,在貿易便利化的基礎上,保稅區推動企業拓展離岸貿易等新功能,積極打造複合型總部。比如,施坦威可以在上海,將德國生産的鋼琴直接賣給東南亞或者澳大利亞的客戶,複合型總部讓其全球生意做得越來越順暢。

統計顯示,當前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內的總部企業達到263家,佔上海全市的近15%。這些總部通過擴大採購銷售、貿易結算、供應鏈管理等功能,不斷提升在中國和全球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

科創、文化等新業態加速成長

談到保稅區,很多人的第一印像是穿梭的集卡、林立的廠房。而如今,越來越多的科創、文化等新業態在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成長起來,為區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走進保稅片區內的鑒甄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整潔的實驗室內匯聚了各類先進儀器。鑒甄檢測相關負責人表示,鑒甄主要從事中藥標準化方面的檢測工作。“由於保稅區屬於海關特殊監管區,我們使用的大量研發設備,可以享受進口關稅及增值稅方面的免稅,從而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也能更好地通過技術服務幫助中藥走出國門。”

像鑒甄這樣的科創企業在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還有不少。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2017年在外高橋設立了創新中心,引進了一批在細分領域領跑的生物醫藥企業。復旦科技園總經理王偉説,科創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在國際商務、人才、資本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動越來越頻繁,這恰好與保稅區的轉型升級需求“合拍”。

文化也是上海自貿區內迅速發展的新業態。近日,上海國際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在外高橋正式啟用。這幢設計前衛的白色建築,是目前全球面積最大的藝術品綜合保稅倉庫。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環中説,自貿區的制度創新促進了藝術品貿易的發展。2018年上海自貿區的文化貿易額突破400億元,較成立之初增長了15倍。

外商用增資為自貿區營商環境“投票”

是制度創新的高地而不是優惠政策的洼地——從2013年掛牌之日起,上海自貿區就通過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不斷推出營商環境的“升級版”“高階版”。6年來,自貿區的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自貿區建設者一門心思“求發展”“再創業”的勁頭並沒有改變。

以施坦威鋼琴為例,市場做大了,售後維修的需求隨之而來。過去,已銷售出去的鋼琴再回保稅區維修,面臨不小的障礙,有的近在咫尺也要送回德國維修。通過大膽先行先試,如今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內的檢測維修業已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形成以飛機、船舶和機電維修為代表的全球維修業務體系,今年營業收入規模有望突破百億元。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嘉能可增資5.1億美元,西門子增資2.6億美元……在紛繁複雜的外部環境中,2018年上海自貿區保稅片區的合同外資增資近25億美元,今年上半年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顯示出“逆勢飛揚”的勢頭。

今年8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掛牌,自貿區建設邁開新的步伐。陳彥峰説,未來保稅區域將與臨港新片區共成長、同進步,一起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將對外開放的大門開得更大更敞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志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