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國際市場的大海中游泳——東北老國企“老當益壯”闖天下

2019-09-29 17:1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哈爾濱9月29日電 題:在國際市場的大海中游泳——東北老國企“老當益壯”闖天下

新華社記者韓宇、強勇

近年來,一些東北老牌國企深耕國際市場,在“走出去”基礎上,進一步“走上去”和“走進去”,與各國企業同臺競技,“筋骨”愈發強健,成為海外市場的一支“生力軍”。


在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在進行生産作業(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昔日“小學生”,今朝成為技術領先者

“中國發電設備研製比西方晚近百年,現在卻追趕上來,一些領域還實現反超。”85歲的原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吳愛中説。

汽輪機廠是“一五”時期蘇聯援建的重點項目。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公派留蘇的吳愛中歸來後從技術員做起,“我們虛心學習,最初完全按蘇聯的設計圖紙生産,後來試著創新,不斷縮短技術差距。”


工人在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作業(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從“拜師學藝”起步,哈電集團不斷發展、壯大、創新、引領,成為中國最大電力驅動設備製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上世紀80年代初,哈電在國內率先“走出去”。1983年建設巴基斯坦古杜電廠,中國重型裝備首次商業出口。2008年簽訂俄羅斯特羅伊茨克發電機組合同,依託蘇聯技術起家的中國發電設備反向出口俄羅斯。

哈電集團總經理吳偉章説,海外不只有市場,還是企業的眼界、實力、人才等進行全面鍛鍊培養的重要平臺。


在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在進行生産作業(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哈電集團是老牌國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獲得新生的縮影。吳偉章説,近年來,企業經歷了以國內市場為主,到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並重的轉變,核電、水電、煤電等産品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業務佔總營業收入1/3。

“哈電一直專注專業,我們不幹時髦的事,只做發電設備,做全球最好的發電設備,”吳偉章説,“我們的目標是與國際最好的企業比肩。”


在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在進行生産作業(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硬核”創新挺起老國企脊梁

在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亞洲首個鐵路貨車整機疲勞與振動試驗臺正運行。“車輛試驗20天,就能取得線路上運行25年的各種數據,極大縮短從研發、試製到運營的週期。”企業副總工程師吳天園説。


在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在進行生産作業(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中車齊車公司主導了我國鐵路貨車迄今4次大的升級換代,相關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依託的正是科技創新這一核心競爭力。

“自主知識産權讓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更順利。”中車齊車公司國際貿易部部長王勇説。1999年中車齊車敲開澳大利亞市場,首次向發達國家出口整車,近5年出口到澳大利亞的各類鐵路貨車佔其市場份額的約40%。目前中車齊車建成行業內唯一國家重載快捷鐵路貨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産品遍佈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王勇指著車輪上的轉向架説,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中交叉支撐轉向架,因負載強、安全系數高,成為國內唯一通過美國鐵路協會認證的轉向架,在世界上已裝車近兩萬輛。生産的重載車鉤用於大噸位牽引,比國際主流車鉤強度高40%左右。“機車通過重載車鉤,拉起300多節車廂,僅每個裝滿鐵礦石的車廂就重160噸。”王勇説,“你可以想象這小小車鉤能承受多重力量。”


在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在進行生産作業(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把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是一批國有企業的共同選擇。“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吳偉章説,哈電創造200多項“中國第一”,很多轉折關頭,都是科技挺起企業脊梁。近年來哈電每年研發投入都達十幾億元,有多個行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1萬餘名。

在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攻克100萬千瓦水電機組多項世界性技術壁壘。電機廠副總工程師覃大清説,數十年間中國水電完成四代跨越,在國際上從跟跑到實現領跑,並率先研發第五代水電技術,向世界水電的“5G時代”進軍。


在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質檢部門,工作人員在進行樣品質量檢測(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深度融入海外,換來共建共贏

距阿聯酋迪拜市中心30多公里的海岸,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哈斯彥電站,正從荒蕪的沙地拔地而起。施工期間,這家中國央企花費數千萬元保護生態,將鄰近海域的數萬株珊瑚移植到安全區,對魚類、瀕危珍稀物種鷹嘴海龜等進行保護。

哈斯彥項目折射出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之變:“一建了之”少了,追求共建共贏多了,從最初裝備輸出轉向中國標準、技術、管理、服務和資金等多元輸出。

在厄瓜多爾,哈電建設的900公里50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線路,把源源不斷的電能送至全境。哈電大幅增加聘用外籍員工,對當地非技術工種用工比例至少80%,技術性工種比例至少50%,定期對當地員工培訓,培養了一批電站技術人員。


在中車齊車公司的廠區,起重機吊起出口澳大利亞的自卸式煤炭漏斗車(2018年9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中車齊車公司在海外市場探索“五個本地化”,即本地化生産、採購、用工、維保、管理,進一步融入當地。

“在代表中國標準的蒙內鐵路上,奔跑的鐵路貨車主要是我們提供的。”王勇説,2017年,中車齊車在肯尼亞設立蒙內鐵路貨車維保組,首次在國外擁有維保團隊,深度參與到後期運營中。


中車齊車公司的技術人員在介紹企業生産的重載技術領先的中交叉支撐轉向架(2018年9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企業“出海”帶動文化交流、民心相通。蘇丹小夥穆哈默德應聘到哈電集團蘇丹港材料站,熟練掌握了中文口語,還給自己起了中文名字——“張飛”,“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勇猛的英雄,我愛聽他的故事。”現在,“張飛”已通過中文能力測試,到中國留學。在蘇丹的哈電工程師尹鵬説,當地很多人都能用中文打招呼,當地大學的中文系已從多年招生一次變為每年都招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志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