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旅遊扶貧紅火了新鄉村

2019-10-04 15:0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10月4日電 題:貴州旅遊扶貧紅火了新鄉村

新華社記者 李凡、劉智強、楊欣

泛舟欣賞風光旖旎的烏江畫廊、吃起風味獨特的烙鍋美食、觀看歡樂的苗家蘆笙舞表演……國慶假期,位於貴州烏蒙山腹地的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花招”不斷,惹來眾多遊客“打卡”,人氣十足。

“這兩天村裏接待了近萬名遊客,比去年增加了一半,車都快停不下了。”新仁苗族鄉黨委書記羅玉鵬説,化屋村緊靠烏江上遊的岸邊,今年國慶假期新開通一條水上觀光路線,投運了多座精品民宿,還準備了小吃展覽、節目表演等活動,村子正在以嶄新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化屋村曾是一個“懸崖村”,被險峭的群山和烏江上遊支流六衝河“包圍”。近年來,村裏修建了約10公里的旅遊公路,加上民居改造、綠化整治、修建旅遊碼頭等,貧困偏僻的化屋村逐漸吃上了旅遊飯。

“村子通了路之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我們老百姓也得了實惠。”45歲的化屋村村民劉毅説,他是村子裏第一批回鄉創業的村民,化屋村進行旅遊開發後,他和妻子回家開了農家樂,主打苗家長桌宴和特色農家菜,現在一年收入有20萬元左右。

劉毅説,在當地政府牽頭下,他還與一家旅遊投資公司簽訂合同,準備將自家空置的老房屋用來打造精品宿舍,有了效益還能參與分紅。

近年來,貴州省實施發展旅遊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以旅遊開發為抓手,大力推進旅遊項目建設、景區帶動、鄉村旅遊等九項旅遊扶貧工程。同時,通過金融支持、文旅融合、産業變革、社會力量幫扶等,鼓勵各地優先推動貧困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助力精準脫貧。

化屋村是受益的村寨之一。在盤州市岩博村,當地把酒文化、製作工藝融入鄉村旅遊,實現“旅遊+工業+文化”融合,村集體資産達到9200萬元;在畢節市織金縣龍潭村,當地通過引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千畝荷塘種植基地,推動農家樂和鄉村旅館發展,帶動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據統計,貴州已在66個貧困縣開發旅遊資源19495處,其中,在16個深度貧困縣開發旅遊資源4490處,建成旅遊項目3105個。

貴州還出臺、實施鄉村旅遊建設管理三個省級標準,從旅遊設施、旅遊安全、主題特色等方面對鄉村旅遊服務質量進行“更新換代”,建成標準級以上鄉村旅遊村寨、客棧、農家樂等1515家。2019年上半年,貴州鄉村旅遊總收入達1381.98億元,同比增長33.8%,佔全省旅遊收入的24.1%。

截至目前,貴州已實現旅遊業帶動就業98.64萬人,幫助近90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