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長江貨船上的垃圾去哪兒了?——長江貨船水污染調查

2019-10-17 17: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合肥10月17日電 題:長江貨船上的垃圾去哪兒了?——長江貨船水污染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董雪、王賢、汪海月

長江水系14省市有近12萬艘內河貨運船舶,數十萬船員常年在江上生産生活,船上會産生大量生活垃圾、油污水、殘油、化學品洗艙水等污染物。

近日,“新華視點”記者來到長江沿線多省走訪碼頭、登上船隻,發現有的船舶將垃圾扔到江裏,將油污水等直接排入長江。

記者探訪:有船舶將垃圾扔到江裏,污水排入長江

記者登上一艘噸位約7000噸的船,船上有4名船員。船上的垃圾接收記錄簿顯示,該船上一次接收垃圾是在8天以前,但奇怪的是,船上幾乎沒有什麼垃圾。

記者打開船上的三色垃圾桶,只見半人高的垃圾桶裏分別是稻穀、工具和衣物,僅廚房小垃圾桶裏有幾塊西瓜皮。

“剩菜剩飯有時扔到江裏。”面對記者的詢問,船老闆如此回答。

記者近日沿長江走訪碼頭和錨地時發現,船舶垃圾去向不明的情況較為普遍。記者登上11艘船,有5艘均如此——有的沒有垃圾桶,有的用垃圾桶儲物,有的多日未收集垃圾,垃圾桶卻空空如也。這些船舶航行線路不固定,經常在長江中下游多個省份之間流動作業。

某地長江環保協會屢次沿江調研船舶污染物問題,協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船舶垃圾扔進長江的情況比較普遍,除了船上的生活垃圾,有時還有貨運産生的物料垃圾。”

記者發現,一些船舶還把船上的污水直接排入長江。

記者在兩艘船舶上發現了通向江面的神秘軟管,表面黑色油污明顯。記者進入艙底,用手電筒照明,發現軟管的另一頭埋在艙板下的油污水中,看不到深度,旁邊是一個小型抽水泵。

這兩艘船的負責人承認抽取油污水排入長江。“搞船運兩年多了,油污水都是自己抽到江裏去,不然積多了咋弄?”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長江船舶污染物的收集、處理尚處於起步階段。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長江幹線共有船舶污染物接收企業185家,污染物接收船舶僅226艘;長江幹線常年航行的船舶有10萬艘左右,相當於平均每艘接收船舶要服務400多艘船。

據了解,今年以來,僅長江重慶段就查處378起船舶水污染違法行為,其中包括在長江停泊期間排放生活污水、餐飲污水等案件。

污染背後:接收設施建設滯後,管理措施不完善

為什麼這些船舶要把垃圾扔到江裏,把污水直排入江?業內人士稱,這一方面是因為污染物接收設施建設滯後,另一方面是因為相關管理措施不完善。

《水污染防治法》規定,“港口、碼頭、裝卸站和船舶修造廠所在地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建設船舶污染物、廢棄物的接收、轉運及處理處置設施。”但由於缺少具體的建設標準,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建設嚴重滯後。

多位港口企業負責人反映,長江中上遊配備有整套接收設備的港口很少;大部分港區沒有接入市政管網,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體系運行不暢,城管、環保、港航等部門各管各的,沒有形成管理合力。

同時,對船舶污染物的收集,還存在一些管理上的漏洞。

江蘇海事局副局長王士明介紹,目前船舶污染物的收集多采用市場運作,由經過港口行政部門備案的單位提供有償服務。但是,一部分船舶不願接受規範管理,將污染物隨意排放或丟棄在非指定接收點;同時,有的備案單位違規操作,收費高或者收費後不收垃圾等行為時有發生。

一位船老闆稱,很多船員遭遇過被人強行收錢但不收垃圾的情況。“船剛停靠碼頭,一個人就跑過來要錢了。他拿著單子卻只背個小包,用什麼收垃圾?”

一些船員説,“説白了,就是100元買個垃圾記錄簿上的章。”他們告訴記者,“在長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只要靠上碼頭,收垃圾的小船就來了。有垃圾也好,沒垃圾也好,都要收100元錢,跑不掉的。”“好説話的80元、50元也行,不好説話的要100元,有一次直接要300元!”

船上的垃圾記錄簿也印證了這一問題,有的船舶因停靠了3個不同的碼頭,在短短6天時間裏交了3次垃圾費。

業界呼籲:統一管理,疏堵結合

一些業界人士和相關專家建議,防止長江船舶污染,應加強統籌,疏堵結合,完善相關政策,增強對污染行為的打擊和治理力度。

近年來,一些沿江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港口污染物接收轉運設施建設,在宜昌、荊州、安慶、蕪湖、重慶、南京等地,陸續有生活污水接收船和轉運碼頭投入使用。

為規範船舶污染物接收處置,荊州、馬鞍山、蕪湖等沿江城市主動先行探索,採取政府買單模式,統一招標,由中標企業免費接收部分污染物。但記者在這些城市走訪發現,多數船員表示,並不了解相關免費政策。

“船舶是流動的,只有長江各地‘一盤棋’統一管理,才能把船舶污染物管起來。”安徽省長江環保協會會長胡師斌等人建議,應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相關省市按一定比例出資設立長江船舶污染物防治基金,形成共抓船舶污染物防控的合力。

一些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的負責人呼籲,進一步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方案,設定群眾知曉度、群眾投訴、定期檢查和抽查等考核指標,根據中標企業的實際考核情況支付費用。

武漢新港委主任張林認為,應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對船舶垃圾、污染水的監控,提高就地處理和循環利用能力。(參與采寫:韓文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