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網”聚美好 “數”聯未來——解讀浙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互聯網基因”

2019-10-18 18:1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 題:“網”聚美好 “數”聯未來——解讀浙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互聯網基因”

新華社記者李亞彪、馬劍

槳聲燈影、百步一橋,源自隋唐的河水在烏鎮靜靜流淌,一同流動著的,還有連通世界的萬兆級光纜。

今年是互聯網誕生50週年,也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5週年。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這個千年古鎮的脈動,真實呈現了智慧互聯、開放合作的發展成果。

2014年以來,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成功舉辦,全方位影響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網絡科技創造美好生活,數字經濟聯接無限未來,這個經濟大省正為高質量發展植入“互聯網基因”。

“一號工程”使産業越來越“智慧”

從騰訊眾創空間、鳳岐茶社,到即將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亮相的全球首條“5G自動微公交”示範線路,自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桐鄉烏鎮以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和技術項目在這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五年來,桐鄉數字經濟企業數量增長了5倍,信息製造業産值和信息軟體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以50%的速度增長。”桐鄉市委書記盛勇軍説。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4年到2018年,浙江省數字經濟總量從10940億元增長至23346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增長14.8%,是GDP增速的2倍以上。

“2017年,浙江提出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現在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主引擎。”浙江省委網信辦主任朱重烈説。

孕育了阿裏巴巴的杭州就畫出了一條漂亮的上揚曲線:數字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數字經濟領域企業佔據上市企業半壁江山。“以前一提杭州會想到西湖,未來提到杭州,人們應該想到一個數字化的城市。”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説。

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漸成各地共識。在傳統産業佔比70%以上的諸暨市,政府對襪業等主導産業的數字化改造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引導傳統産業越來越“聰明”。

放眼浙江,各類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創業創新主戰場。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的85後青年陳思渝辭去在海外大型企業的工作,2015年回國到杭州創業,和一支優秀團隊專注于智慧化無人洗車機器人的開發與運營,累計融資超億元。

網絡科技為社會治理“賦能”

靠近拍照、填寫説明、一鍵上傳……68歲的沈美煜熟練地操作著手機,一則關於一處建築瓦片出現脫落的信息瞬時出現在“烏鎮管家”網絡後臺。“要不了多久,相關部門就會來處置。”

沈美煜是烏鎮的一名普通居民,她的另一個身份是一名“烏鎮管家”。這支成立於2015年的團隊,堅持“管家+管事”相結合,人數約佔烏鎮常住人口的5%,分佈在烏鎮轄區範圍108個網格中,守護著這個江南古鎮的安寧。烏鎮鎮社會治安綜治辦公室主任陳鋼説,每名“管家”通過微信公眾號即時上傳信息,情況可迅速匯總。

在浙江,網絡科技的發展,讓從單向管理到雙向互動,從單純政府監管到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成為常態。

距離烏鎮80多公里的杭州,在與城市擁堵的“過招”中,收穫了“城市大腦”這一互聯網科技的禮包:縱貫南北的城區高架道路出行時間平均節省4.6分鐘;蕭山104個路口信號燈自動調控,車輛通過速度提升15%;30萬個停車泊位實現“先離場後付費”。

這座無數國內外遊客打卡的旅遊城市,每天有來自全市70多個部門、企業的數據匯入“大腦”,日均新增數據超過8000萬條,涵蓋警務、交通、城管、文旅、衛健等11個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城市大腦”還入選首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互聯網徹底改變了城市的形態。”杭州“城市大腦”技術總架構師王堅説。

“指尖”讓生活更加美好

高鐵訂票、出門騎共享單車、掃碼進地鐵站、下高鐵呼叫出租車等過程,從杭州到上海辦事,只需手指輕點,杭州市民小王就實現了“門對門”交通全流程操作。

網絡技術顛覆釋放出無窮的輻射力,攜帶互聯網基因的“數字長三角”逐步崛起。今年5月,長三角7座城市宣佈地鐵一碼通行,朝著交通“一體化”大步邁進。

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養老……大力發展互聯網、運用互聯網、治理互聯網,重新定義了浙江老百姓的經濟社會生活,信息化發展成果正全面惠及民生。

指尖上的政務服務理念轉變和方法創新,也回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款名為“浙裏辦”的政務服務App已成為浙江百姓手機裏必備的“指尖店小二”,匯聚公積金提取、看病就醫、交學費、企業開辦、稅費繳納等423項便民服務應用,註冊用戶超過2550萬。

近年來,浙江省大力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以數據跑路代替群眾和企業跑腿,越來越多的服務流程在精簡,越來越多的服務事項在上線。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礎上,浙江正梳理個人和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政務事項目錄,力爭讓群眾和企業“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