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

2019-10-31 07:2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
消費“主引擎”動力減弱了嗎?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5%……今年以來,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國消費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持續顯現。

消費,一頭連著企業生産,一頭牽著民生改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居民消費有哪些亮點?全年消費走勢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數據詮釋火熱的消費現象

10月31日交定金,11月1日刷爆款、8日搶紅包、11日付尾款……這幾天,湖南郴州的“90後”曾柳悄悄地在手機裏標注好了“雙11日曆”。

今年的“雙11”預熱更早——10月21日,天貓“雙11”預售10分鐘內,7個美粧品牌成交額就超過1億元;華為、小米等官方旗艦店的銷售業績在半小時內超過去年預售首日全天。

從最新公佈的前三季度消費數據中,也能看出消費的火爆: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消費升級特徵明顯。前三季度,居民人均食品煙酒類支出4310元,在總支出中佔27.9%,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而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766元,同比增長13.5%,增速位列各類支出之首。

商品消費迭代提速。限額以上單位智慧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慧設備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1.6%、11.1%。

服務消費快速增長。居民人均服務消費支出增速超過10%,“跑贏”消費大勢。

“我國居民消費正從物質生活領域向精神文化層面延伸,升級特徵明顯。”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經濟系統分析研究室主任婁峰説。

新興業態快速發展——

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73237億元,同比增長16.8%,增速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兩倍多。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分析,在各類購物節加強網絡消費黏性的同時,農村電商、跨境電商也不斷拓展消費人群和消費熱點,以網紅短視頻、社區團購為代表的社交電商呈爆髮式增長。

供給創新層出不窮——

據銀聯統計,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夜間餐飲消費金額同比增長55.5%、娛樂類消費增長超過80%,“夜經濟”閃閃發光。

連鎖店主打“會員牌”,人氣爆棚;老字號借力網紅搞“快閃”,活力十足;家居收納師、膳食營養師備受青睞,商機多多……多維度挖掘需求、多場景嵌入消費、全天候提供服務的供給創新,創造出可觀的消費增量。

城鄉區域更加平衡——

前三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增幅高於城鎮1個百分點;多個中西部省份前8月消費增速超過1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比城鎮居民高2.3個百分點。

“推進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戰略,不斷提升農村居民消費能力,實施電商下沉等措施,日益豐富農村居民消費方式,讓農村居民成為擴大消費的重要力量。”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認為。

“主引擎”動力強勁,不必擔憂增速放緩

到2017年,我國消費已連續1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18年放緩至9%,今年前三季度又放緩至8.2%。這是否意味著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源後勁不足?該如何看待消費增速有所放緩?

從經濟形勢看,這一增速反映了當前宏觀經濟承壓運行的客觀現實。

“8.2%的消費增速是經濟下行壓力下的正常反應,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和消費能有如此平穩的表現已是來之不易、難能可貴。”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説。

從消費規律看,這一增速是我國消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超過38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李鳴濤認為,如此體量龐大的消費市場,其增速逐步趨緩是必然的。“這是被發達經濟體反復驗證的客觀規律。未來我們不必糾結于消費增速,而應關注如何通過優化消費結構來做大‘新消費’,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效應。”

從統計指標看,這一增速尚未全面體現居民消費的增長情況。

“目前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統計實物商品的零售額。”李鳴濤説,前三季度,服務消費佔居民最終消費支出比重為50.6%,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居民服務消費增長非常快,這是消費結構優化的表現,也成為消費增量的‘重頭’。但由於統計口徑因素,這些服務消費‘增量’沒有被充分反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上。”

從細分數據看,部分“拖後腿”因素有望逐漸改善。

前三季度消費增速有所放緩,重要原因是汽車及石油類消費下降。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0.7%,石油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同比回落12.7個百分點。如果扣除這兩類商品,消費增速仍高達9.1%。

“汽車消費有所下降,與限購、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等因素有關。隨著汽車消費下調,石油類商品消費也隨之下調。”趙萍表示,當前正通過放鬆汽車限購、鼓勵淘汰老舊汽車、改善用車環境等,推動汽車消費,隨著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跟進和汽車消費政策的調整,相關消費會逐漸回暖。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週密認為,從中長期看,在科技創新、環保約束、消費理念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未來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非石油類商品消費很可能保持平穩增長,能對衝石油類商品消費總體走低的影響。

“總體説,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引擎’的作用依然強勁,對消費增速有所放緩不必過於擔憂。”趙萍表示。

有信心有條件保持穩定增長

展望未來,受訪專家表示,我國宏觀經濟基礎穩固,相關領域改革提速,我們有信心有條件保持消費穩定增長。

收入持續增長、民生保障日益完善,讓居民“能消費”。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1%,快於人均GDP增速;個稅改革效應仍在不斷顯現……“老百姓‘錢袋子’越來越鼓,支付能力不斷提升,這是我國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的堅實基礎。”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説。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商品服務提質增效,讓居民“願消費”。

電信提速降費動真格,5G網絡佈局加快。1—8月全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96.5%,對網絡消費拉動效應將源源釋放。

類似的有利因素還有很多。

政策供給加力,滿足服務消費——十部門聯合發文鼓勵社會辦醫;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社區養老和家政服務業發展措施;衛健委加快推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這些政策“大禮包”,送到了消費者的心坎上。

産業升級提速,推動商品消費——“中國智造”、國貨“爆款”層出不窮,到店裏、網上逛一逛,智慧新潮的物件多得令人眼花繚亂。

加大改革力度,催生更多消費——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密集出臺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擴大金融、電信、養老、醫療等領域對外開放,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徐洪才認為,這些舉措為供給側激發活力、增添動力,將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

凈化消費環境,讓居民“敢消費”。

狠抓問題——集中整頓預付卡亂象,旅遊監管服務平臺在全國全面啟用,對金融消費51類頑症下猛藥……實施精準監管,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落到實處。

鞏固基礎——借助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相關管理部門加快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提高營商環境穩定、透明、公平和可預期程度,建設消費者友好型的營商環境。

一系列消費政策“組合拳”效果可期。趙萍預測,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將達到8%左右,消費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引擎。

“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消費市場潛力大、韌性強、活力足、成長性好,消費一定能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婁峰充滿信心。(記者 曲哲涵 林麗鸝 邱超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