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甘肅東鄉族自治縣:
民企扶貧隊助貧困山鄉擁抱大市場

2019-11-08 10:5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蘭州11月8日電 題: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民企扶貧隊助貧困山鄉擁抱大市場

新華社記者王銘禹、張新新

黃河上遊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已是初冬時節。然而,當地一間刺繡工坊內,卻還是一派“姹紫嫣紅”的暖春景象。繡坊負責人馬簫簫正帶領繡娘們加緊趕制一批手帕、挂畫、U型枕。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刺繡工藝品惟妙惟肖,別具一格。

東鄉族自治縣屬於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貧困並沒有限制當地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裡有悠久的手工刺繡歷史。馬簫簫告訴記者,手工刺繡主要由農村婦女製作,女承母藝,代代相傳。

過去,這些手工藝品只是作為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農村婦女平時帶孩子,做家務,守著鍋臺轉。“完全可以把她們組織起來,擴大生産,把靈巧的才藝轉變為實實在在的財富。”馬簫簫説。

2015年,馬簫簫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返鄉創業者。去年,她在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舀水村辦起了土本土商貿有限公司,實行手工刺繡生産、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她坦言,在貧困地區辦企業,面臨遠離消費市場、資金短缺、營銷能力不足等困難,公司在起步階段發展緩慢,銷量有限。

她的困境很快被幫扶東鄉族自治縣的一家大型民企知悉,並成為該企業的幫扶對象。去年以來,該企業旗下的文創公司對馬簫簫的企業進行了“手把手”的扶持,“從前期設計、包裝、宣傳,到後期的訂單銷售,都進行了詳細策劃,同時對繡娘統一培訓,按標準生産手工刺繡。”馬簫簫説。

馬簫簫的公司很快步入正軌,銷路不斷擴大。“現在一年的銷售額可達80萬元。”馬簫簫説,目前已經有80多名繡娘加入繡坊。繡娘的工資按件計算,繡一個手帕10元,一個U型枕20元,每月可拿到600元到2600元不等的工資。

脫貧攻堅離不開産業壯大。在積極扶持本地公司做大做強的同時,一批民企扶貧隊還緊密結合當地傳統種植業、養殖業,對農産品、畜牧産品進行精深加工、包裝,延伸産業鏈,培育本土品牌,不斷提高産品附加值。

東鄉族自治縣龍泉鎮上的馬鈴薯收購點,連日來交易紅火。“今年的馬鈴薯籽種是幫扶企業免費發放的,趕上雨水好,産量有了明顯的增加,一畝地至少能增加600多元的收入。”正在這裡出售馬鈴薯的村民馬大爺告訴記者。

馬鈴薯是東鄉族自治縣的支柱産業之一。過去,由於對市場信息不敏感,農民生産的馬鈴薯主要作為家裏的口糧。

據了解,今年初,東鄉族自治縣的幫扶企業聯合當地馬鈴薯籽種種植企業,投入200余萬元,為7個鄉鎮32個貧困村的2625戶貧困戶每戶提供586斤籽種,並對東鄉族自治縣馬鈴薯進行精細包裝,打造精品馬鈴薯銷售。此外,幫扶企業還對接了廣東知名食品公司研製馬鈴薯澱粉食品。

“貧困地區並不缺優質的原材料和産品,而是缺少品牌知名度和成熟的營銷渠道,而這些正是我們民企擅長的領域。”一家民企在東鄉族自治縣的扶貧項目部負責人張韜説。

近年來,甘肅省開展“千企幫千村”行動,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和作用,幫助貧困地區開展産業扶貧。在幫扶民企的帶動下,東鄉族自治縣一些原本粗放的種植業、養殖業不斷壯大,而且有了自己的本土品牌和穩定的銷售渠道,民企扶貧隊正將越來越多的山貨、特産“帶入”大市場。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