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青海荒漠化治理助力三江源保護

2019-11-13 20:5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寧11月13日電 題:青海荒漠化治理助力三江源保護

新華社記者 呂雪莉、李琳海

從參加工作起,蔣志雲一直在和沙子做鬥爭。

52歲的蔣志雲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自然資源局三江源辦公室主任。該縣土地總面積997.4萬畝,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積達342萬畝(沙漠面積142萬畝),分佈在木格灘及周邊地區,涉及全縣6個鄉鎮。

上世紀中葉前,當地木格灘和黃沙頭周邊沙漠每年以5至15米的速度擴展蔓延,每年近3000畝的草地耕地被沙漠吞噬,有些牧民為了生存趕著牛羊舉家遷徙。

藏族牧民拉則加説:“以前風沙特別大,我們的草山被沙子覆蓋,牛羊吃不上草,沙漠旁邊的公路也被沙子堵住了,那時特別恨沙子。”拉則加説。

上世紀90年代起,貴南縣政府確立了以治理沙漠化土地為重點的生態治理措施。20多年來,累計投資超過13億元,治理沙漠化面積166.5萬畝,其中人工治沙造林110萬畝,實現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

談起當初治沙時的艱辛,蔣志雲依舊眉頭緊鎖。

蔣志雲説,以前技術滯後,參與治沙的人也少,政府就發動當地百姓參與治沙,“當時先是培訓技術員,然後技術員再把治沙技術手把手教給百姓,當地藏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群眾積極參與到治沙工作中。”

“高溫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那時沙地地面溫度能達到近60攝氏度,有時一陣雨過後,沙地上又潮又熱,霧氣在蒸騰,我們就像待在桑拿房一樣,誰能想到在青藏高原中暑的人這麼多!”蔣志雲説。

蔣志雲回憶,那時有些民工穿著膠底的鞋,由於高溫,幹完活兒回家時鞋底都被粘在地面上,和鞋面成了兩截,“很多工人回家沒鞋穿只能先用綁苗子的繩子把鞋拴住,特別狼狽,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我們在和沙子做鬥爭。”他説。

如今再到貴南縣木格灘和黃沙頭沙漠時,楊樹、沙棘、烏柳等樹種讓荒漠披上了綠色外衣。牧民高興地説:“做夢都不會想到,以前‘隨便欺負牧民’的沙漠現在穩住了。”

位於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大部分省域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沙化土地面積達1.87億畝。青海是“三江之源”,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環境關係全國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青海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結合,採取“造”“管”“封”等綜合措施,厚植綠色基礎,擴展生態空間。五年來,投資210億元,完成營造林1275.7萬畝,義務植樹7500萬株,僅2017年青海營造林規模突破400萬畝。

克圖,原是青海湖東北岸一片沙區。通過40多年的治理,原本風沙肆虐的克圖地區實現了沙漠變綠洲,在青海湖北岸的風沙線上築起了一道長8公里寬3公里的綠色屏障,遏制住了沙丘向東蔓延,確保了青海湖核心區域的生態安全。

克圖沙區位於青海湖環湖東路一側,如今這裡已是一片鬱鬱蔥蔥、繁茂喜人的林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國有林場場長黨永壽告訴記者,在上世紀80年代,這裡還是滿眼黃沙的流沙區。由於距離青藏鐵路直線距離僅100米,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常一夜之間,鐵路就被風沙埋沒……

“我們這裡一般吹的都是西風,每年沙丘以5米的速度由西向東移動。”黨永壽説,由於沙丘前移影響青藏鐵路和環湖公路,鐵路和公路部門每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清沙護路。

上世紀80年代初,在沒有任何參考借鑒經驗的情況下,幾代林業人反復鑽研,試驗成功了沙棘營養土坨造林,烏柳截稈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沙障+植苗種草等一系列適合高寒沙區的先進實用技術,在高寒沙區走出了一條成活率高、見效快的治沙造林新路子。

海晏縣林業站站長馬文虎説,針對造林樹種單一的實際,他們四處學習請教,不斷試驗探索,掌握了樟子松的生物學特性,成功引進並大面積推廣,填補了高寒沙區造林無常綠喬木樹種的空白,形成了今天人們看到的喬、灌、草結合的自然沙漠生態系統。

站在克圖望綠亭上向西眺望,原本黃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已然變成一片綠色的海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